《悠久灿烂的达斡尔》校本教材

《悠久灿烂的达斡尔》校本教材

ID:34421469

大小:42.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06

《悠久灿烂的达斡尔》校本教材_第1页
《悠久灿烂的达斡尔》校本教材_第2页
《悠久灿烂的达斡尔》校本教材_第3页
《悠久灿烂的达斡尔》校本教材_第4页
《悠久灿烂的达斡尔》校本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悠久灿烂的达斡尔》校本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达斡尔族中学校本教材悠久灿烂的达斡尔第一册《历史类》22达斡尔族中学校本教材悠久灿烂的达斡尔第一册《历史类》22目录一、族源民族识别二、早期地域分布三、历史传说四、历代建制机构五、民族区域自治六、兵制、战事七、历史事件八、城镇驿站22一、族源民族识别达斡尔民族名称,对于“达斡尔”这一固有的自称,在清代以来的汉文史志和文献类书籍中,由于音译用字互异,有过诸多写法:达呼尔、达呼儿、达呼里、达胡里、达胡尔、达瑚尔、达瑚里、达古尔、达虎里、打虎儿、打虎尔、打虎力、达乌尔、达乌里、等。满族史料也有三种写法,以汉文可音译为达霍尔、达高尔、达库

2、尔。历代中国汉文史乘和文献,在记载我国北方民族族称、部族名号、地名时,多有省略其词末颤音R而用短尾译写形式的实例。史书上记载古代契丹族的大贺氏,曾是契丹族的一个强大部族,拥有雄兵四万三千人。大贺氏即大贺部,而其全称则是“大贺尔”部。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最初的部族之号成为民族名称的整合是不鲜见的。随着时代的推移,“大贺尔”和“达呼尔”的H辅音脱落后变音为“达斡尔”现在的“达斡尔”这个民族名称便是古代契丹族的“大贺尔”部族名称的保留和延续。达斡尔族族源22自清代以来,达斡尔族起源于古代哪一民族的问题,引起了官方和史学界的关注综观官方的

3、调查和志乘,以及中外学者的论著,大都认为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乾隆年间,钦定《辽金元三史语解》时,将《辽史》上的契丹族的强大部族大贺氏改为“达呼尔”,无证民大贺部族有着渊源关系,大贺一称的完整称呼应是“达呼尔”。在《关于达呼尔的民族成分识别问题》一文中记述,清朝于光绪六年,曾派官员调查达斡尔族人的族源,其结论为契丹后裔。光绪二十九年修订的《辽史纽带本末》一书记云:“唐武德初,其君达呼尔(原作大贺氏)”。认为当代的达斡尔族硬仗这呼尔错失后裔。修于宣统元年的《呼兰府志》记载:“达呼尔,本契丹种,辽亡徙黑龙江北境。”宣统二年,黑龙江省官方

4、也曾派员进行西布特哈地区种族调查后,在其所撰的《近世达呼尔和索伦史稿》中公布的答案是:“达呼尔系辽国皇族后裔。天祚之时,迁至黑龙江北格尔必齐河一带居住。”成书于中华民国初期的《瑷珲县志》、《黑龙江志稿》、《黑水先民传》、《呼伦贝尔志略》等,都将达斡尔族记载为契丹之后裔。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发表于《新亚细亚》十一卷的《契丹源流说略》一文认为,“故从民俗学上研究,契丹人与达瑚尔人同族,亦无扦隔不入之处了。”22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达斡尔族族源问题,包括达斡尔族学者在内的中国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在《试论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

5、、《契丹后裔的达斡尔族社会》等二十作篇论文中,以及在《契丹政治史稿》等十余部书中,都论述了达斡尔族属于契丹后裔的考据。始于20世纪初叶,外国学者在他们的论著中,也曾涉及到对达斡尔族源的探究。如日本国的鸟居龙所著《东北亚洲搜访记》、蒙古人民共和国贺.佩尔列所著《契丹和蒙古的关系》等书,以及苏联尽管学家札尔金特所撰《契丹及其族属》,无不认为达斡尔族源于契丹。持该见解的外国学者,曾有日本国的白鸟库吉、英国的哈奥斯苏联的伊万诺夫斯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巴那、匈牙利的李盖提等人。1999年在《国中协和医科大学学报》发表的《契丹古尸考古学研究》

6、一文中说:“综合Y染色体多态分析和线粒体DNA序列分析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我们所分析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和汉族群体中,达斡尔族与契丹具有最近的遗传关系。”22中国科学家利用高科技手机检测得出的上述结论,进一步证实了达斡尔族确系契丹后裔之说。在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的探讨中,学术界亦曾有如下不同观点:东胡说,认为达斡尔族源于秦汉时期的东胡;白鞑靼说,认为雁过留声塘沽源于宋辽金时代和白鞑靼;室韦产,认为达斡尔族源于唐代的室韦部;蒙古同源说,认为达斡尔族是古代蒙古的一个分支,与古代蒙古有共同的渊源关系;大夏说,认为达斡尔族

7、是古代中原地区夏部族的后代。达斡尔族民族识别自清初以来达斡尔族即“以达斡尔族”名记载于中外史籍。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黑龙江龙江县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乡级)。1954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新疆地区原来因编入清代“索伦营”之中而被称为“索伦族”的达斡尔族恢复本民族固有的族称“达斡尔”22,并批准成章塔城县瓜尔本设达斡尔族自治区(乡级)。当时,在内蒙古地区达斡尔族的民族成分,仍冠以蒙古族。1953年8月至10月央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下,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派出阵容强大的达斡尔民族成分识别调查组,深入达斡尔族聚居

8、的内蒙古莫力达瓦旗、索伦旗和黑龙江省龙江县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组由傅尔焕教授、林耀华教授、王辅仁、阿勇克图、陈雪白组成,并有历史学字陈述、历史学和语言学系属的专题研究。调查工作从达斡尔人的民族特征(民族名称、民族语言、地域分布、经济生活、社会文化、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