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

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

ID:34426139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_第1页
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_第2页
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_第3页
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_第4页
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  常常说念佛要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万缘放下如果听不懂,古大德换了一个词比较易懂,叫舍弃今生。  一、两个著名公案  (一)阿底峡尊者在印藏弘法事业圆满,即将示现圆寂之时,有一位弟子请教尊者:「上师圆寂后,我将闭关修行。」上师并不满意。弟子又说:「那讲经说法呢?」上师仍不满意。弟子再问:「我一边说法一边修行如何?」上师仍如前面一样否定。「那么,弟子应当如何行事?」尊者回答说:「舍弃今生!」指舍弃贪执此生的心。  (二)一位僧人正在转绕寺院,种敦巴尊者语重心长的说:「你这样转绕当然令人高兴,但若能独自修习某一法门则更加令

2、人开心。」僧人心想:也许顶礼可以讨得欢心吧?于是,就开始顶礼。谁知,尊者仍然如前面一样的劝诫。僧人又尝试了念诵及观修,得到的仍是同一答案。他无计可施,只得询问道:「那么,我该如何是好呢?」尊者毋庸置疑的回答:「舍弃今生!舍弃今生!舍弃今生!」  修行人有无所得,先看他有无舍现世心,有则入于修行人的行列。所以法本无过,而过在于行人之能否转变其心。舍现世心,并不是徒具外形,而是重在内心。内心所应舍的,总而言之,不过世间八风而已。世间八风,总摄为名闻、衣、食三者,亦非必须远拒,不过心不应贪执追逐而已。  二、为何要舍弃今生  (一)如同杂毒的美味般,

3、乍一品尝,香甜爽口,但紧接着便是毒性入身的痛苦。同样,本质上是苦谛的所谓今生圆满,表面上看来似有安乐可享,但实际上若贪着这虚幻不实的假相,结果只能是备受欺诳以至摧毁清净善根。因为它就像一副漂亮的金手铐,虽然看起来金光闪闪,但若戴上去,便会被紧紧束缚,无有半点自由。在这个世间不知有多少人被巨额的财富、显赫的名声等一副副光亮的「金手铐」所紧紧束缚,从而令自己的心不能与真正的安乐之因——正法相应。它又像具有魔力的迷幻药,服用之后,便被其支配得颠颠倒倒,无有半点智慧。放眼世间,凡是极其热衷今生圆满的人,心中除围绕名利所转动之外,又怎会有清净的世出世间智

4、慧?  如同芭蕉树,外表看起来硕大、坚实,但稍经剖析,便空空如也。同样,无智之人,将希望寄托于表面上似有安乐的所谓今生圆满之上,便如同水中捞月般,毕竟无有实义可得。此今生圆满的欺诳性还在于如同盐水,看起来好像能解渴,但其实愈喝愈渴,永远无有满足之时。  如是便知:世间法是痛苦的本性,所以要厌离。  (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之所以要舍弃今生,是因为贪着今生是解脱道的最大障碍,也是一切罪业的来源。  1、贪着今生是解脱道的最大障碍  若专注于今生圆满的追求,则势必会将绝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的求取中,这样又能有多少时间用来修行?

5、即使稍有时间可以支配,但由于心早已被杂染的世法所束缚,又怎能与解脱道相应?因为脱离以出离心摄持的任何身心所作,都不可能积聚与解脱道相应的善根。并且,若仅贪恋今生,则包括后世获得人天安乐的善根都不会有。所以,被今生圆满所束缚的人身是可怜之至的无暇人身,无有希望解脱,叫做「息灭解脱灯」。  华智仁波切云:「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将导致现在与将来无法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所以应该斩断今生的绳索,修持后世的菩提。今生的父母、亲友、财产受用皆要如唾液般舍弃,衣服、饮食等应当随遇而安,知足少欲,唯一修持妙法。」  2、贪着今生是一切罪业的源泉  为今生圆满而求

6、取的人,任何罪业都会毫无顾忌的去造作。如为获取物质财富,在强烈贪心的驱动下,会千方百计乃至不择手段的将他人的钱财攫取到自己的囊中。在此过程中,不要说造下绮语、妄语等恶业,甚至于不惜将自己拥有财富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倾家荡产的极度痛苦的基础之上。若求取不到,便大动瞋心,以至想方设法欲将障碍铲除。同样,为了名声、地位及男女感情等,身口意三门亦全部围绕罪业而转。所以,若沉醉于追求今世圆满,则举心动念无不是罪,结局只有堕入三恶趣。所以应看破今生、厌离今生而少欲知足。  古德说:「使我们今生、来世蒙受痛苦的一切祸根,就是对今生的贪执,所以必须削减对今生的贪执

7、。如果丧心病狂地追求今世的安乐,其心就绝对不会快乐,即使忙忙碌碌、东奔西跑、疲惫不堪也于事无补,甚至痛苦、罪业、恶言也会不约而同的降临。因此,应当将泛滥成灾的贪欲之念驱之门外,如果能将贪念赶尽杀绝的话,幸福安乐的生活将从此拉开帷幕。因此,若想让今生来世都获得快乐,至少应从心底生起什么也不贪求、什么也不蓄积的心念。不欲获得是最殊胜的获得,不念名声是最殊胜的名声,不趋赞誉是最殊胜的赞誉,不求眷属是最殊胜的眷属。如果诚心想修法,就必须让心依于贫穷,贫穷乃至死亡。一旦生出此种念头,则无论天、魔、人都不能侵犯。如果不遗余力的算计今生,则只能自取其辱,不但

8、自己品尝自己酿成的苦酒,还要承受他人的讥讽,来世还须奔赴恶趣去感受无边无际的痛苦。」  三、世间没有双全法  世间法、出世间法不可兼得。舍弃今生,包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