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ID:34429398

大小:265.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1页
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2页
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3页
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4页
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林业科学研究2003,16(4):453~458ForestResearch文章编号:10011498(2003)04045306雪松针叶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1211雷桂林,刘云龙,刘雪峰,冯志伟(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2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01)摘要:按分离接种再分离的柯赫原则对昆明市人工栽培雪松上的一种新病害进行研究,根据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鉴定为极细枝孢(CladosporiumtenuissinumCooke)。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为:生长的最佳C源为

2、葡萄糖,对N源和维生素均不能很好地利用,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最佳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4,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为100%才萌发。关键词:雪松;极细枝孢;针叶枯斑病中图分类号:S7631文献标识码:A雪松(Cedrusdeodara(Roxb.)G.Don)为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是世界三大著名观赏树种之一,原产喜马拉雅山区西部及喀喇昆仑山海拔1200~3300m地带,我国西藏西南部海拔[1]1200~3000m地带有天然林。由于雪松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树形优美,常作为城市庭园

3、和道路绿化树种,现已发展为云南省庭院和道路的主要观赏树种。雪松很少发生病害,目前国内报道有以下几种:(1)假蜜环菌(Armillariemellea(Vahl.)[2]Karst.)引起的根朽病。(2)异担孔菌(Heterobasidionannosum(Fr.)Bref.)引起的针叶树根白[2][3,4]腐病。(3)蛛形葡萄孢菌(BotrysislatebricolaJaap.)引起雪松枯梢病。(4)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sapinea(Fr.)Dyko&Sutton),异名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

4、ed(Desm.)Kickx.)引起[5][6,7]雪松梢枯病。(5)聚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gregariaSacc.)引起雪松溃疡病。(6)樟疫霉菌(PhytophthoracinnamomiRands)、掘氏疫霉菌(P.drechsleriTucker)和寄生疫霉菌(P.parasiti[8]ca)引起雪松疫病,主要症状为根腐、溃疡(干腐)、猝倒和立枯,造成植株直立枯死。(7)葡萄[9]孢菌(Botrytissp.)引起雪松灰霉病,造成嫩梢发生溃疡、枯梢及小枝枝枯。以上病害除蛛形葡萄孢菌和松球壳孢菌引起

5、雪松梢枝枯死外,其他5种病害分别危害根茎和干部皮层。尚未[2~15]见到引起雪松针叶枯斑状病害的报道。1999年5月,云南省昆明市万能驾驶学校人工栽培的雪松发生针叶枯斑病,病叶初期为退绿色黄斑,后变为红褐色,逐渐枯死。约有50%以上的雪松发病严重,影响雪松的生长和观赏价值。为此,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系统鉴定,并对病原菌的营养要求、适宜温度、pH值、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湿度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收稿日期:20010827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云南省重点基金项目资助(95C004Z)作者简介:雷桂林(1965

6、),女,云南省昆明人,助理研究员.454林业科学研究第16卷1病原菌的鉴定11材料与方法111供试菌1999年5月,从3年生雪松病针叶分离并经纯化后获得。112培养基分离培养用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水1000[16]mL)。113病原菌分离自病株叶部病健交界处切取03~04cm的小块组织。在超净工作台内,先将分离块在75%的酒精中浸10s,取出后在1∀14的漂白粉滤液中浸3~5min,再用灭菌[16]水漂洗3次,接种在PDA培养基上,每

7、一平板放置5块组织,然后置于25!温箱中培养。待长出菌落后,进行逐次移植培养,直到菌落完全纯化为止。将纯化菌种移植到斜面培养基上待用。114致病性测定将3年生的健康雪松针叶经75%酒精表面消毒,将病叶分离所得3种真菌分别进行接种。对已产孢的真菌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40#15视野中20~30个孢子,并有一些菌丝),对于未产孢的真菌取菌丝块(直径约为0.5cm)进行接种。接种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组雪松针叶为30束,CK组为30束。(1)针叶针刺接种:用消毒昆虫针扎伤表面已消毒的雪松针叶,然后将灭过菌的棉花用灭

8、菌水蘸湿,并将用于接种的孢子或菌丝涂在湿棉花上,再将其包在扎伤的针叶上,同时用塑料布包好,保湿。CK直接用蘸灭菌水的无菌棉花包扎扎伤的针叶,同时进行保湿。(2)针叶直接接种:直接将已有接种菌孢子或菌丝的湿棉花直接包在表面消毒的针叶上进行保湿。CK用灭菌水湿棉花包在直接表面消毒的针叶上保湿。1.1.5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