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刍议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刍议

ID:34451624

大小:236.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6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刍议_第1页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刍议_第2页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刍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5月安阳工学院学报May2013第12卷第3期(总第63期)Journalof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Vo1.12No.3(Gen.No.6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刍议王迎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肥230051)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是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将《大学语文》与现代汉语、写作等课程整合,开设《文学作品欣赏》及《汉语写作》两门课程,《文学作品欣赏》通过丰富的阅读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与了解文化背景,《汉语写作》课程引导学生通过有目标的训练更加熟悉写作技巧。在高职院校中强

2、化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相关工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关键词:《大学语文》;改革;人文素养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13)03—0115—03《大学语文》课程是各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之吸引到学生的参与和跟随。这些对于传统教学模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升人文综式及传统文学、语言教学来说造成的冲击更为明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理应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显和强烈。.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不可否认,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原因。《大学语越来越陷入窘境,一方面,学校为精简学时减少文》课程的开设和教

3、学现状越来越有被边缘化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传趋势,虽然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要培养实践能统、陈旧的教学模式缺乏学习积极性。这两方面因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但是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素叠加作用的结果是《大学语文》得不到学生的重的文化课程的缺失令学生文化内涵缺失,在个人视。课程教学也未能发挥应担负的使命,达到预期发展的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虽然掌握了技术,但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及研究。提出关于高职并不符合高等教育中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二、语文教育的目的一高职院校学生《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传承、《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现状目前,

4、高职院校基本都会开设《大学语文》课传统文化和弘扬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素质,程.这些课程大多开设于文科应用类专业及部分提高其人文底蕴,并通过这种综合素质人才的培理工科专业。旨在通过本门课程起到提高学生阅养最终实现建设文化大国的目标。读及写作能力。可是《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与教学(一)提高文字基本功,适应社会需要内容与学生在中小学学习的内容并无本质差别,.高职教育发展的理念是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因此学生对于本课程大多兴趣淡漠,究其原因,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娴熟掌握大一部分是因为现有的教育模式陈旧,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自然是这所有的技能中这种学习课文。囿于书

5、本学习的方式已经产生审最基本的一项。在日常的工作中,文字的阅读和处美疲劳,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理是很多工作的基础,因此,加强文字基本功的教另一方面升学教育的培养重点使学生更重视育.有助于学生在走上就业岗位前,全面和系统地英语、数学及其他科目。可以说,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这对于以后他们更对语文课程的忽视态度.这种忽视的态度在他们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寻求个人发展也是非常有升人高职学校以后依然存在。而且高职学生的基必要的。础较弱,基本功不扎实.这些也体现在他们对于语(二)提高综合素质,适应发展需要言类课程的缺乏兴趣上。人才的综合素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语文课程的与

6、《大学语文》课程的单调及对学生缺乏吸引教学内容有强烈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各种有具体力相比。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学及新思潮对传统纯形象和带有个人情感的内容对学习的个体来说,文学作品与表达方式的冲击更加强烈,借助于新会带来不同的审美感知,激发人的形象思维更加媒体传播的这些流行文化元素更容易深入人心,活跃、开放。这种培养方式可能不会立刻显示出来收稿日期:20t3—03-13作者简介:王迎春(1976一),女,安徽东至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116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正效果。但是对学生的影响是渐进式的,会深入学生其与《大学语文》课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7、改的心灵。理工科专业也不应忽视语文课程的教育,革传统课本的固有文本教育模式,按照中外不同文科教育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文领域的素质提的文化背景介绍不同时代、背景中的文化知识,文升。还有助于学生在其他领域的知识学习和个人学成就。及介绍文学作品的欣赏方式方法。在介绍能力的提高,丰富其精神世界。在中国当代很多知文化背景之外。课本中包含少量文学作品的节选,名的科学家如钱学森、杨振宁等都在青少年时期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而更多的学习内容是在接受了长期的国学教育,有深厚的国学素养,他们固有的文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