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pdf

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pdf

ID:34499857

大小:9.68 MB

页数:94页

时间:2019-03-07

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pdf_第1页
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pdf_第2页
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pdf_第3页
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pdf_第4页
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O62单位代码:10346密级:无学号:2015111009015硕士学位论文中文题目: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英文题目:Design,SynthesisandPropertiesofNovelOrganicPhotovoltaicSmallMolecularDonorMaterials申请人姓名:陈显杰指导教师:邱化玉合作导师:张倩专业名称:有机化学研究方向:有机光伏材料所在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3月新型有机光伏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陈显杰杭州师范大学杭

2、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白驹过隙,在杭州师范大学的三年硕士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这里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感谢我的导师邱化玉教授,您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早在我本科时就深深吸引了我,让我下定决心要在研究生三年的生涯中跟着您学习、探究;在这三年里,您的谆谆教诲使我在科研上和做人做事上都有所提高。感谢我的合作导师张倩,您的到来对课题组的帮助和成长至关重要。您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对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科研的热情也变得更加浓厚。感谢课题组的尹守春教授,作为我本科时期的班主任,您督促

3、着我要对自己的生涯有所规划,向更优秀的人看齐。在这七年里,您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让我更加清楚自身的不足,不断改正和进步。感谢课题组的其他老师,感谢你们在科研上提供的指导和帮助,使我们课题组能够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不断茁壮成长。感谢辅导员白芸和潘玉银老师,感谢你们在生活上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可以更加专心地投身于科研上;感谢李晓霞老师,感谢您在课程上对我们的帮助;还要感谢学院里的其他老师们,在你们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感谢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感谢我的师兄贺李文斐,江兆伟,陈鑫博,陈栋,陶杰和师姐刘娟,陆亚红,林翠玲

4、,张静,余宵秀在科研和生活上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我的同学卢陈杰,徐洛楠,顾峥烨对我的支持和建议;感谢我的师弟林志靖,王兆龙,潘宇航,范逸琦,李忠正,袁鑫超,郑煜佳和师妹沈茜,汤丹婷,王丽君,徐欣,王琪铭,王琳在实验上给予我的帮助。感谢在这三年里帮助过我的人们,愿你们身体健康,一切顺利!I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摘要近些年来,可溶液处理的本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质轻、柔性好、成本低以及可通过印刷进行大面积制造等优点,已经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研究化学结构-光谱和能级-器件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通过分子

5、设计进一步提高光伏性能是非常重要的。而相比于共轭聚合物,小分子展现了更多独特的优点,例如结构明确、纯度高、能级易于调控以及器件性能无批次差异。所以,小分子更有利于研究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各章节的内容如下:一、分别以噻吩取代的苯并二噻吩(BDTT)、辛氧基取代的苯并二噻吩(BDTO)和二噻吩并噻咯(DTS)为中心给体单元设计合成了三个D1-A-D2-A-D1型小分子给体材料DTBTBDTT、DTBTBDTO和DTBTDTS,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中心给体单元对分子的热学、光学、电化学性质以及器件性能的影响。三个化合物都具

6、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可见-近红外区域都有较宽的吸收和较高的吸光系数。化合物DTBTDTS的最大吸收峰相对于其他两个化合物有明显的红移现象,其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也要高于另外两个化合物,这是因为DTS单元的给电子能力强于BDT单元,分子内D-A相互作用更强。此外,相比于联噻吩,在两个噻吩中间引入乙烯基的反式联噻吩有着更长的有效共轭长度,带隙更窄;然而乙烯基的引入降低了三个化合物的溶解性,导致在器件制备过程中活性层的成膜性较差,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不理想。二、分别以1,3-茚满二酮(IN)以及其丙二腈衍生物(INCN)为端基

7、、以二噻吩并噻咯为核,设计合成了两个新型A-D-A型小分子给体材料DINDTS和DINCNDTS,并系统地研究这两种不同的端基对分子的热学、光学、电化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能的影响。两个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中化合物DINCNDTS的结晶性能要好于化合物DINDTS。具有更强吸电子端基INCN的化合物DINCNDTS的最大吸收峰相对于化合物DINDTS有明显的红移现象,其LUMO能级也更低,带隙更窄。基于DINDTS的器件能量转化效率(PCE)为6.60%,其短路电流密度(J-2sc)为13.50mAcm;然而基于DINCN

8、DTS的器件其PCE只有0.58%,其短路电流密度仅为1.82mAcm-2,这主要是由于化合物DINCNDTS与PC71BM的共混薄膜形貌的相分离尺寸过大,以及给受体的LUMO能级差太小,II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导致激子分离效率太低。三、设计合成了以DTS单元为核、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