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易道生态生命向度旨要

“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易道生态生命向度旨要

ID:34530738

大小:318.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7

“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易道生态生命向度旨要_第1页
“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易道生态生命向度旨要_第2页
“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易道生态生命向度旨要_第3页
“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易道生态生命向度旨要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易道生态生命向度旨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第5期学术论坛NO.5,2010(总第232期)ACADEMICFORUM(CumulativelyNO.232)“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易道生态生命向度旨要郭刚[摘要】“自然界最懂自然”。自然界是以“自然”的形式存在,通过“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来显现,孕育着一定秩序的生命之态,即“生态”。“一阴一阳之谓道”有着宇宙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性;“万物负阴而抱阳”不是指生态的单一性,而是生态的多样性。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宽,二者需要通过人的价值实现形式来维系生态平衡和生态的多样性,但人的价值实现是以合于自然为前提的。[关键词]“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

2、负阴而抱阳”;生态;秩序;《周易》;道家[作者简介]郭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哲学博士,江苏南京210044[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OLO)O5—0018—04“自然界最懂自然”⋯。。自然界是以“自道家人士深深晓得万物恒久地存在于对待物之中,然”的形式存在,通过“一阴一阳”而“负阴抱阳”来但更强调彼此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万物从和谐产生,显现,孕育着一定秩序的生命之态,即“生态”。又在和谐中存在,和谐成了宇宙秩序的最高准则。“一阴一阳之谓道”有着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性;这样,“一阴一阳之为道”和“万物负阴而抱

3、“万物负阴而抱阳”不是指生态的单一性,而是生阳”不仅揭示了宇宙变化之理,而且蕴涵着万物一态的多样性。体、天人合一的思想。焦循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之谓性。分道之一,以成一人之性。合万物之生,以为一贯之道。一阴一一、“阴阳”之宇宙生态生命秩序生成阳,道之所以不已。”L2](P21)阴阳是宇宙创生的动力,万物都有生命之质,而且变化不已,其表现形式从整观上而言,因“《易》以道阴阳”,且蕴含着是“道”,说明“道”是天地万物产生之理;同时,万“一阴一阳之为道”(《周易·系辞上》)之理,故而物禀赋于“道”而有形体,即“性”,尤其人性是从道《周易》在一定程

4、度上反映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过中所分得的一部分,从而说明人性与天道在本体上程。《周易》通过对生命的起源问题的精辟论述,是同一的。道家的道同样具有“一阴一阳之为道”提出了“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的涵义,不仅是道含有阴阳两气,而且是构成万物生”思想,揭示了生长变化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最基本的原质和本性的来源在于含有阴阳的道。自然界处在生生不已的过程中。所谓“阴阳不测于是,在《周易》和道家思想里,有着深刻的阴之谓神”,是指阴阳的作用促使天地“变革”,“天地阳秩序生成论。它既有向前发展的、变化不已的秩革而四时成”,才有“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的序,又有往返运

5、动与交替进行的秩序,是周而复始、现象。因此,《周易》揭示了宇宙是处在一个生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还有自因创造与自我运动的不息而有序和谐的生命整体中。内在秩序;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因此,这给予道家同样强调万物通过阴阳“和气”作用所产人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形式(“太极生两仪,两生,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仪生四象”的生成结构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42章》)的道理,有着“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三,三生万物”的生成结构)而变易的自组织(自己者,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是自己的原因——“阴阳”)的无限循环(既济而未于成必得和之

6、精,故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济、“反者道之动”)的“神圣的宇宙秩序”。这种宇接,乃能成和”(《文子·上仁》)的和谐共生现象。宙秩序“提出了一种有关宇宙秩序的思想:宇宙秩18序不像在传统的神谱中那样建立在一个主神的威变化之机,但却遵循着一定的动态平衡规则。如果力、它的个人统治或‘王权’之上,这种规律和法则说动变是自然界存在的形式因,那么趋于(达于)要求大自然的所有组成部分都遵循一种平等的秩平衡则是它的目的因,同时也是人的价值体现——序,任何部分都不能统治其他部分”[3】(。它不仅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性[4]。贯穿《周易》动态平指出了宇宙生命存在的合理性和平等性,

7、而且规约衡始终的,就在于“阴阳之变”与“阴阳之和”。动了人类行为有义务来维持宇宙生命的平衡性和多态与平衡具有互依并生、相成相济、均衡融通、守中样性。致和的关系。《周易》整体的阴阳协调平衡象征宇在此,《周易》和道家给予人们的是整全的宇宙一切自然现象、生物和人事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宙发展模式,它是一般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的生生不息循环变化的动态平衡过程。所谓天地方法;因而,其方法论是广博的,基本上有着普适(阴阳)二气相互交接、融合则为泰,分隔、不相交性。这种思维模式体现着以人为本与以人与自然则为否;以及道德和合则通泰,道德隔离则否闭;它和谐相统一为内容的有序理念:它是

8、在自然中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