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秘法呼吸之间李谨伯

修炼秘法呼吸之间李谨伯

ID:34580687

大小:43.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08

修炼秘法呼吸之间李谨伯_第1页
修炼秘法呼吸之间李谨伯_第2页
修炼秘法呼吸之间李谨伯_第3页
修炼秘法呼吸之间李谨伯_第4页
修炼秘法呼吸之间李谨伯_第5页
资源描述:

《修炼秘法呼吸之间李谨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修炼秘法呼吸之间李谨伯前言昔日“竹林七贤”之一,晋代的嵇康曾撰写《养生论》,他提出:世间神仙之学,其主旨在于养生。姑且不论世间是否真有神仙,道家的“仙学”思想及其技术方法,对于古今中国人养生长寿方面的助益,屡屡见诸史书,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道家“仙学”的核心,就是“内丹之道”。修习内丹,对于我们的身心喜乐、健康长寿,极有功效。笔者曾与李谨伯老先生同登武夷山,只见年逾九旬的老先生健步如飞,气不喘脸不红;一帮年轻人落在后面气喘吁吁,不能不令人对内丹之道生起油然的信服、崇敬

2、与敬仰。李谨伯老先生生于1919年,出身于银行世家,拥有丰富而传奇的人世。1949年,李老因昔日忘我地工作而身患恶疾。李老为此寻师访道,先后获得道家多位高人的青睐,并得到他们秘传的修道真诀。李老至诚用功、潜心实践,真正掌握了道家内丹修炼中的上百种秘诀。退休后,李老不辞辛劳地为国内外的友人同好传授内丹之道,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贡献。精彩文档实用标准千古以来,有关内丹之道的修习与证悟,多以私传秘诀口耳相授,丹经道书上又多“以象会意”,读起来难免云山雾罩不知其意。今李老能够打破私藏秘授的传统,将自己大半生实践研究的心得一一道来,对于我们这些

3、讲求养生、希望健康长寿的人,不啻为甘霖雨露。本书根据2008年2月9日至13日李老在山西讲授内丹修道之学的录音稿整理而成。正文两侧的注解,则是笔者广泛引用道家的经书典籍,与李老的讲授内容互为启发、互相佐证;同时,也可作为李老相关说法的延伸阅读的素材。如有题意不符的情况,实属笔者才疏学浅,敬请见谅。陈阳2008年11月9日志于北京□整理加的注解以◎标示。〔〕中文字为深圳版所无。目录第一部分从身体入手我们身体最不正的是什么现在的人几乎都是鼻子冲前翘,弯腰伸颈,这个样子的身体外形,影响体内的生命能的流通,这就叫“气不通”。要想身体健康,第一步就需要做到

4、全身的气脉通。人的精气神从哪里来精彩文档实用标准单凭我们吃的这点水和饭来补充我们的精力,补充我们的营养够不够呢?其实远远不够。实际情况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接天气,接地气,还接人气,通过天地人三宝补充能量,可不只是吃喝。关键要“开窍”道家理论说“玄空造化场”里,会产生一种对生命界影响很大的能量,古人就叫“生气”。修道的人除了被动地接受“生气”,还必须“开窍”,开发人身上的窍门、窍点,这相当于安装了“信号放大器”。现代人为什么

5、不“开心”呢夹脊窍和中丹田窍,这两个窍是接人气的。人与人交流,打开这两个窍,就叫“开心”。现代人天天防着别人,两窍紧闭,自然不接人气,活得不开心,痛苦也就没办法开解。问答第二部分体会一个“静”字修道的方法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有为法在修道来讲叫“筑基法”,也就是打基础的方法,这时候“法无定法,因人而异”。所以,每个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修道。方法不是教的,是闻得而后悟得的;悟也不是真得,要自己修得;修得也不是真得,证得才是真得。修道的目的“内

6、虚灵”才是修行的正路。现在,不少信道信佛的人,越信越不灵活,越搞越愚蠢,就是不上正路导致的。我们一定要注意,修道不是为了变麻木,是为了开智。如何理解“静”静的对立面就是气动,动的对立面就是心静。人无时无刻不在动。所以修道练功,看着我表面不动,其实我里面气在动,血在动,动得还很厉害。所以要想真静,必须是动中之静。动的时候,应该心静,这才叫修炼。如何修这个“静”动是绝对的,动中求静,才能真静。那么怎么练呢?修道用的方法就是“返”字。我们修道可以从返听、返嗅、返观、返舌、返思开始。就是反其道而

7、行之,就是要返璞归真,用的都是返。少林寺的《洗髓经》“动中之静为真静”,放松不是背越来越驼了,不是像面团了,是慢慢地像面包似的自动发开了——内空虚,外挺拔。这也就是少林寺的《洗髓经》,这就是洗髓,洗你的髓,髓就在你的脊椎骨里。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正身”必“内省”修道的古人认为,正身,就是调整姿势。调整姿势本身是个小道,是个技术;但是,古人同时认为它也是大道,就是要做人正派,堂堂正正地做人,这个是修炼的大道。小道是调整姿势,大道是凝神内省。要真正理解传统文化,必须修道要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