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

ID:34646606

大小:519.1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8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_第1页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_第2页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_第3页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_第4页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5卷 第6期地 震 学 报Vol.25,No.62003年11月 (630~636)ACTASEISMOLOGICASINICANov.,2003文章编号:025323782(2003)0620630207综  述X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高孟潭(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摘要 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即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于2001年8月正式出版.该地震区划图包括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该区划图风险水平为50年超越概率0.1,比例尺为1∶400万.该区划图已经作为国家标准颁布.本文介绍了该区划图编制的背景、编图的技术思路以及主要科学问题、基本特

2、征和使用.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 地震区划 抗震设计 反应谱 烈度 特征周期中图分类号:P315.9文献标识码:A1 编制新区划图的背景中国大陆减轻地震灾害的方针是预防为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要求,一般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必须满足国家地震区划图的要求(汤泉,1998;邬福肇等,1998).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资料的积累,地震区划图必须不断更新.此次区划图颁布之前,我国已进行了3次全国地震区划图的编制.1957年,李善邦教授编制我国第一代地震区划图,该图给出了全国最大地震影响烈度的分布;第二版全国地震区划图于1977年出版.该区划图是用中长期地震预测的方法编制的,给出

3、未来一百年内场地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该区划图已正式被抗震设计规范引用;第三版全国地震区划图是1990年颁布的.编图采用了概率分析方法,给出了50年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该图被建筑抗震规范和其它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新的全国地震区划图的颁布是正常的国家地震区划图的更替.前3次区划图编制均采用地震烈度作为编图参数.目前,抗震设计早已进入反应谱阶段,用单一的烈度参数难以构成设计反应谱.为此,许多国家均采用地震地面运动参数进行地震区划.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阶段,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型结构和中高层建筑出现.因此,非常需要提供与地震环境相关的地震反应谱,以满足

4、新形势下的抗震设计需求.国家地震区划图必须提供地震地面运动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应该很容易地形成抗震设计反应谱.根据社会的需求,地震烈度区划图必须被取代.本版地震区划图的颁布完全是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上一次国家地震区划图编制所使用的基础资料(包括地质、地震和地球物理资料)截止X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著03AC1020.2003202219收到初稿,2003206206收到修改稿,2003206217决定采用.6期             高孟潭: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631日期是1987年12月31日.从那时起,在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获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地震观测台网的

5、建设,仪器地震资料增加了一倍,记录了将近10万次地震事件.新增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事件资料491份.在中国西部、西北和华北地区进行了更详细的活动断层研究工作.为了解地震孕震环境,在东部地区还进行了大量的人工地震测深工作.大量新资料和新成果的积累,也是编制新的国家地震区划图的原因之一.进行国家地震区划图更替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重大工程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城市小区划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特别是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中国抗震设防区划图编委会,1998).在这些工作中,包括地震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的地震动参数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已积累了确定地震动参数衰

6、减关系的经验.这使得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从技术上成为可能.编制国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工作从1996年底开始,由胡聿贤院士任主编、高孟潭、张培震、陈国星、薄景山、谢富仁为副主编,5个研究所,28个地方地震局和168位科研人员参加了这项工作.编制工作于2000年完成,之后与广大的用户和地方地震局进行了广泛的讨论.2 编图技术途径与关键科学问题中国地震动区划图编制的总体思路是,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有关地震区划的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七五”和“八五”期间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手段,充分考虑中国地震环境和地震活动区域性差异以及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预测结果,科学地考

7、虑各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影响,编制完成以地震动参数表示的,综合反映场地影响和地震环境特点,适用于一般工程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抗震设防政策的延续性,抗震设防标准的先进性以及地方对抗震设防要求的特殊性,对预编结果进行合理修订,最终给出正式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图的技术途径如图1所示.图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技术方案                     地  震  学  报               63225卷       本次编图的关键科学问题为:①如何处理地震活动性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