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海关上岸经验分享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国考海关上岸经验分享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ID:34710949

大小:57.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9

国考海关上岸经验分享从失败中吸取教训_第1页
国考海关上岸经验分享从失败中吸取教训_第2页
国考海关上岸经验分享从失败中吸取教训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考海关上岸经验分享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http://www.luckao.com国考海关上岸经验分享,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历本人经历过2次省考失败,之后卧薪尝胆复习近半年时间,终于在2015年国考以笔试135+的成绩上岸。复习期间走过许多弯路,经受近一年精神摧残,受惠于论坛各方牛人的优秀经验帖,终得柳暗花明,今日发帖分享半年以来的各种经验心得,回报一二,望助各位考友一举成“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一)行测的复习步骤:Step1:做1-2套前几年的真题,了解行测考试的各类题型,以及个人的优劣势。(国考建议做11,12年,难度中等;10年难度过大,09年以前难度太低;做的很慢、错的很多

2、也不要灰心,绝大多数人刚开始做题时水平相差不大。)Step2:购买一套华图的模块宝典+上网学习教学视频,分模块深入学习各类题目的解题技巧,时间充裕可以反复做2-3遍;做好归类[b][color=#8b0000]总结(切记)(重点练习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常识覆盖面太大,不建议专攻)Step3:真题练习题量:至少>5000题,最好>10000题,每做一套总结一套。国考,联考,省考(其中国考和联考试题质量最高,最有研究价值)方法:严格掐点计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每个模块的时间分布,同时对每个模块的得分率

3、要有个初步设定,比如我在做资料分析时设定的时间和得分率为:4篇材料,总做题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每篇平均6分钟,每道题1分-1分半。20道题至少对16题,有4题可以舍弃。这样一来,在做题时遇到计算量大的题,可以先跳过,不至于纠结半天影响后面的做题。心态:行测考试:1/3考察知识储备,1/3考察思维模式(即智商),1/3考察心态(即:舍得的心态和乐观平稳的心态)。最短的时间内做尽可能多的题,同时保证做题的正确率,有技巧的舍弃难题怪题,同时不因一时遇到的小挫折小障碍而影响后面的做题心态,唯有如此,行测才能获取高分。(几次考试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帮助

4、更多的人少走弯路)http://www.luckao.com计分:行测每部分题目分值的分布,一直以来都是个迷。某机构认为分值是按照模块来分布的:如言语0.8,数量、资料1分,常识0.5,判断0.8;其实这种说法是误人子弟的。因为行测的得分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如75.67),按照上面的算法无论如何是算不出这样的分数的。其实,行测估分很简单:得分=(正确题目数/总题数)*100,在此基础上向上或向下波动1-2分。也就是说不论是难死人的数量关系,还是一看就会的常识判断,每道题的分值都在0.74分上下,不会差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要尽

5、量多做,快做,做准确;遇到难题不要死扣,而是先跳过,简单的都做完了再回来攻坚克难。(二)各模块的技巧分享:详细内容见资料下载,均为本人亲笔总结,供各位考友参考。其中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中的选词填空对国考、联考、省考是通用的。但是言语理解中的片段阅读我认为主要适用于国考和联考,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方法总结一套适合当地省考的技巧。申论相信很多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战友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复习申论焦虑迷茫的煎熬,找不到有效的备考方向,书看了一堆,文章背了不少,各种名师网校课堂听了一遍又一遍,答题时还是无从下手。如果你也遇到这种

6、情况,说明你走上了我曾经走过,很多人仍然在走的弯路,并不理解申论到底考什么和怎么考。我曾经在复习申论时犯过同样的错误,花了大量的时间背诵所谓的三段式高分范文,结果两次省考按照模板化套路答题,以44分、52分的成绩惨淡收。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因为现在公考反模板趋势越来越明显(反模板主要针对国考,省考情况没有国考严重),阅卷人每天阅卷无数,大量的重复性文章很容易引起反感,直接打入低分档。http://www.luckao.com我理解的申论考试并非纯粹考察政治理论知识,而是考察运用材料的能力,说白了就是“抄”材料的本事。大家都在抄,可是有的人抄出了

7、高分有的却越抄越错,抄的方式不同抄出来的内容自然也不一样,可是答案是固定的几个关键词,只有抄到踩分点上才能得分。这一“抄”的技巧的把握,才是申论复习的关键,而这一功夫也是需要不断揣摩练习才能掌握的。每一套申论真题,特别是国考的题目,都非常有研究价值,每套题至少做三遍,反复揣摩题目的答案,每一遍都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每一篇国考的申论材料都来自于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权威期刊,大多数都可以从网络上找到材料原文,根据原文挖掘答案,反复练习逐渐理解出题人的考试意图,摸清答案的分布规律,从而在有限的字数内抄对抄全关键词,这是最讨巧也是最管用的复习方法。如

8、果原文材料找不到,推荐大家多方参考“猿题库”和中公、华图的申论答案,但是他们的答案并非权威的官方答案,有些内容甚至严重脱离材料,错的离奇。所以大家要辩证的学习吸收。切记答案出于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