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2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2

ID:34713384

大小:55.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9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2_第1页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2_第2页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2_第3页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2_第4页
资源描述: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枣园革命旧址参观。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7.5公里处,因枣树多而得名。园内现有22孔窑洞、100余间瓦房和一座苏式小礼堂,占地面积80多亩。现在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粥时、张闻天等革命领导旧居,书记处小礼堂,幸福渠,以及为纪念张思德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书记处小礼堂】首先请大家参观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书记处小礼堂坐落在绿树环绕之中,1941年建成的,砖木石结构,礼堂呈凸字形。当年中央书记处在这里举行过各种会议、舞会、宴会等活动。1945年,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的重大决定就是在

2、这里作出的。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曾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事。蒋介石的用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但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民主,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党中央决定由毛泽东亲自率代表团赴重庆谈判,28日晨,毛主席、周恩来、王若飞从这里出发去机场飞往重庆。这幅照片是主席临行前挥帽向送别的群众告别的情景。另一幅照片是10月11日主席胜利归来在延安机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情景。我们看到墙上有《为人民服务》的条幅,这是毛泽东为中央机关干部的题词,它的用意就是要提醒大家不忘宗旨,处处为民。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中央领导同志就在这里请群众吃饭。【幸福渠】说话间,我们看到眼前有一

3、条渠,这一条渠叫幸福渠,是当地群众集资、政府资助共同修建而成的。渠全长6公里,是边区第一条长渠,可浇地1400亩。这条渠修成后,靠天吃饭的旱地变成水浇地,庄稼连年丰收,给群众带来了幸福生活,群众亲切地为它取名“幸福渠”。【任弼时】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当年几位书记居住过的旧居。眼前这座小院是任弼时的旧居。1943年10月,任弼时由杨家岭搬来枣园居住。他在指导陕甘宁边区党的工作中,为克服困难、发展经济、提高党的政治水平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任弼时由于长期辛勤工作和两次在敌人监狱中受到残酷折磨,因而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伤,患上了多种严重的疾病。鉴于这种情况,医

4、生要求他马上休息。可是任弼时依然坚持工作。有一次,他工作到深夜3点钟,警卫员怕他太累,就和医生一起劝说他休息。他坚持不肯休息,说:没有关系,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能坚持100步,就决不走99步。凭着这种精神,他带病坚持转战陕北,协助毛主席指挥了人民解放战争。1950年10月,也就是新中国刚刚建立一年的时间,任弼时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北京,年仅46岁。叶剑英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任何个人的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周恩来】拾级而上,我们便来到了周恩来的旧居。他是1

5、944年10月由杨家岭搬到这里的。1946年1月29日,周恩来乘飞机由延安启程赶赴重庆。当飞机飞行到秦岭山区上空时,遇到了一股强冷气团,机身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冰甲,失去了平衡,迅速下沉。机长一面命令打开舱门,把行李扔下去,一面命令大家系好降落伞。以备不时之需。正当周恩来按命令背好伞包,却发现叶挺将军的女儿、11岁的小杨眉因座位上没有伞包急得要哭,周恩来迅速解下伞包为小杨眉系好,并鼓励她要像爸爸一样勇敢坚强,要与困难和危险作斗争。在危难时刻,周恩来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杨眉,而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值得庆幸的是,飞机不久冲出了冷气团,飞向高空。这辆纺车是周恩来同志在大

6、生产运动中用过的。周恩来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一有时间就参加生产劳动。1943年,枣园机关开展纺线比赛,他就是用这辆纺车纺的线,他纺出来的线又细又匀,因此还被评为甲等奖。中央领导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生产热情。【张闻天】周恩来旧居的隔壁就是张闻天的旧居。1944年秋至1945年10月,张闻天居住在这里。张闻天是我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遵义会议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由张闻天负总责。他为党中央起草过著名的遵义会议决议、瓦窑堡会议决议等,发表过许多有影响的文章。张闻天作风民主,谦虚谨慎。毛泽东多次赞扬他模范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称他是我们党的“明君”。

7、 【毛泽东】地处半山坡上的这座幽静的小院,是毛主席1943年10月至1945年底居住过的地方。毛主席在此居住期间,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其中有《学习和时局》、《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愚公移山》、以及《重庆谈判》等,收入毛选的有28篇。桌上的这根一尺长的生铁条,是大生产运动中边区炼出的第一炉铁的样品,主席用它一来作镇尺压纸用,二来用于活动写作疲劳时发困的手指。每当手心发热,手指发酸时,主席就用力地握一握这根生铁条,让手指舒展舒展,然后继续写作。作为党的领袖,主席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无论在哪儿,他都同群众水乳交融,亲如一家。这孔窑洞是

8、毛主席的寝室。为了中国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