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

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

ID:34716494

大小:50.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0

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_第1页
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_第2页
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_第3页
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_第4页
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少林武术中的禅宗思想信息管理学院摘要:少林武术是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少林寺这种特定的宗教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分析对少林武术中的禅宗思想进行逻辑的分析和归纳总结,使人们对少林武术有个初步的认识。关键词:少林寺武术禅宗1、少林武术的起源及发展少林武术的起源,说法很多,比较可靠的有达摩拳说、僧稠创拳说、隋唐创拳说、明清创拳说等。达摩拳说认为少林武术的创始人是“禅宗初祖”达摩。证据《易筋经》中托名李靖写的序。序中说在后

2、魏孝明帝太和年间,达摩大师自梁适魏,面壁于少林寺。久之发现弟子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为疏筋活络,滑利关节,随传授功法于僧众,并遗有“易筋”“洗髓”二经。后世据此认为少林武术为达摩所传,尊达摩为少林武功之祖。但从古代文献典籍中,却从未发现有关达摩有任何习武或授武之记载;再者,达摩传的是大乘教与当时少林寺的小乘教格格不入,教派之别,不可能让达摩向少林寺僧传授武技。达摩是“禅宗初祖”不假,但他和同产生于“禅宗祖庭”的少林拳却没有关系。近代武术史家考证,认为此说始于明朝天启四年天台紫凝道人伪造的《易筋经》,达摩创少林拳之说,自

3、难立论。安阳师范学院的马爱民教授有多篇文献研究了少林武术的起源问题。如《论我国武术史上的稠禅师与篙山少林寺一兼析北朝时期邺下寺院的武术活动》、《从稠禅师及邺下定晋禅院考察看少林武术发端》、《邺下高僧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贡献与影响》等,在其研究中得出结果:“少林武术起源在河南安阳”。他根据文献记载准确地推算到:僧稠33岁入少林寺,入寺前已是集佛学思想与武术技能于一身的佛教领袖。田桂菊在《邺下寺院武术与少林武术文化起源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论述了少林寺武祖稠禅师少年习武邺下寺院和受戒为僧的过程,稠禅师是少林寺有文献可考的最

4、早武僧,他少年习武与少林寺无关,与外国信佛高僧也没有关系,少林寺武术的始祖实为北魏时期的稠禅师。少林寺武术的开创和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对于中国武术这个文化母体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武僧们进入少林寺前就学有武艺密不可分的,这些人在进入少林寺后,相互交流,将自己所学武艺传于寺内不会武功的其它僧人,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和少林寺特殊的环境影响下,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在外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的中国佛教的影响下,才能产生少林寺僧众好武的传统阁。历史上的佛教教义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成佛,而寺院内练习武术是以自卫健身,护寺护法为根

5、本目的,僧人习武正是迎合了这一时代需要,才得以在古代佛教寺院中有了合理生存的空间。2.、禅宗思想概述禅宗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若想融入中国文化,必须合乎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独特性;二是适应中国原有思想文化发展的轨迹,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心性理论和修养方法就是合乎这样的条件而被吸收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的。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为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而进行了一次自我革新运动,而后又历经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等大德高僧们的不断传承与创新最终经过六祖慧能的改革和创新,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在六祖慧能以后的

6、近百年中,禅宗既吸收了印度大乘空宗(主张一切皆空)和大乘有宗(主张佛性为实有的思想)又继承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人性论学说与道家的主静思想,进而进化成“五家七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禅的宗教生命仅在于“见性成佛”,同释迦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同一意思。一切众生本来都具备圆满的佛性,明确地自觉体验“真实的自己”,这就是悟禅的根本。初祖达磨大师所说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说不要依赖文字,真实是文字和语言所难以传达的,亦即真实是超越以论议为主体的悟性

7、,必须从体验中去会得。因此禅的表现样式是蔑视逻辑,对事物的表象持漠然寡默的态度,喜好直接把握事物的真髓。对所要表现的对象,不取其形式,而是直截了当地把握对象的本质,采取简洁粗放的表现样式。3、少林武术中的禅宗思想3.1少林武术理论中的禅宗思想禅宗六祖慧能有诗云:“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在广州传法时,院中风吹幡动,有人说风动,有人说幡动,印宗法师一时不能决断,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些都说明了僧人要有“清静本心”。禅思想中的“清静本心”也为“无住心”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只

8、靠习惯的逻辑思维和表层意识活动是体验不到的,只有在心灵澄澈、抛开一切心理负担、心中空无一物时,才能使平日被理智、逻辑判断活动以及习惯动力定型所抑制的潜在直觉悟性重新显现活力。少林武术在禅思想的影响下,讲究在练心时“心为一身之主,五官四肢百骸之帅。心一动则气容易上浮,气上浮后,视觉恍惚,听觉失聪,手足失措,何能应敌变化于仓猝间。”古人喻参禅如用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