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志·审判志》的成功与不足

《陕西省志·审判志》的成功与不足

ID:34728660

大小:66.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陕西省志·审判志》的成功与不足_第1页
《陕西省志·审判志》的成功与不足_第2页
《陕西省志·审判志》的成功与不足_第3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志·审判志》的成功与不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陕西省志·审判志》的成功与不足权新广《陕西省志》第58卷《审判志》,由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承编,历经7年,于1994年底正式出版发行。其间,省法院领导高度重视,省志办专家悉心指导,院志办同志及撰稿人全身心投入,精心编纂。志书以106万字的篇幅,浓缩了4000多年来发生在陕西境内各级政权的司法审判活动,不溢美,不掩疵,如实记述。资料翔实可靠,内容丰富多彩,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明显,是陕西有史以来第一部司法审判志,也是全国第一部正式出版发行的省级审判专业志书。一、资料翔实一部志书的质量如何,就看资料的收集占有是否充实、真实。本

2、志在编写中,共收集资料达2000多万字,照片500余幅。我们对每份资料,包括事件、案例、人物简况等,都逐一反复进行考证核实,核实不了的,宁可不用。如陕西的秦腔和全国许多剧种多年来盛演不衰的名剧《法门寺》,讲的是明朝张太后偕公公刘瑾到眉邬县(今扶风县)法门寺进香时,平反纠正了孙玉姣、傅朋和宋巧姣一案的故事。人们普遍认为是真人真事,并将《宋巧姣告状》一书作为佐证。为将这一典型案例收入志书,我们多方走访调查,翻阅有关古旧资料,三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认真查阅明史有关部分,调阅张太后传和刘瑾传,但均对此事无有记载。基于对历史、对

3、社会负责的态度,坚持写真人真事的原则,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对这一案例舍弃不用。二、篇目合理《审判志》属于政治类志书,其所记述的内容具有明显的、不可回避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倾向一些法律制度、审判机构、官职名称、职责范围等,古代和现代差异很大。其实历朝历代也各不相同。如古代的谋反、谋大逆,国民党时期的内乱罪、危害国家罪同我们建国后的反革命罪,各有各的概念和内涵。再如古代的司寇、廷尉、刑部、大理寺、按察使等,有的是官职称谓,有的是机关名称,有的则是兼而有之,其行政长官大多兼有行政、审判、侦查、监察权,职能差别很大。这种行政权和司法

4、权混同(即行政兼理司法)、刑事和民事案件不分的状况,不好清清楚楚地分开哪个是审判机关(官),哪个又不是。如果因为他们有断案的职责而把县衙横排在法院机构沿革序列里,把县令横排在法官序列里,显然是不确切、不恰当的,因为他们的主要职责还是行政权。如果不安排在法院和法官序列里,又有漏项之虞。所以,硬要教条式地按现在的分工通古至今、横排竖写下来的话,必然会引起混乱。所以,本志依照宜横则横、宜竖则竖的原则,按朝代分段横排竖写,既便于记述,又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三、记述规范指导思想是一部志书的灵魂,是修志成败的关键。本志以马列主义、毛

5、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确定的原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陕西司法审判活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述。志书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教材、传奇小说,也不是资料的胡乱堆砌。我们根据经过考证核实的资料,秉笔直书,一般只叙不议,寓褒贬于记述之中。不扩大也不缩小,不形容也不渲染。既充分肯定成功的进步的一面,又如实反映失败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一面。但鉴于本志属政治类志书,所涉及的事件均带

6、有阶级性和政治内涵,如果不带观点立场进行纯客观的记述,那就不可能发挥志书资治教化的功能,就会丧失修志的意义。所以,本志对有些事件在必要处作了概括或论断,以揭示它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如对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在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严格依照法定诉讼程序和实体法开展审判活动,从而为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就给予了充分的记述。同时也对1958年违反法定程序,实行“一员顶三员”(审判员、检察员、侦查员)、“一长代三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长)等办案方法,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期间“

7、彻底砸烂公检法”、实行“群众专政”、任意扩大打击面、混淆罪与非罪的法律界定,铸成诸多冤假错案,给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造成深重灾难的严重错误等,也作了如实记述。这些记述完全符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观点和原则。四、特色鲜明《审判志》问世后,引起了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政法界的关注,纷纷发表评论,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见诸《陕西史志》、《陕西审判》、《警戒线》、《作者之友》、《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报刊的评论就有20多篇,发表出版消息5条。各省市及本省有关法院前来学习取经的就有十几批,函索经验材料

8、的也有十几家。本志的特色比较明显,尤其是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更为突出。如果你读完这本《审判志》,就不难发现一个颇有趣味的审判历史脉胳。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司法审判活动及其制度是从公元前22世纪以前开始,由原始社会的习俗和惯例逐步演变而来的。夏商时期的法律思想和制度主要是借助神权裁判,实行占卜巫(师)判,即所谓“受命于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