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活动导学单

听听那冷雨活动导学单

ID:34750927

大小:82.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0

听听那冷雨活动导学单_第1页
听听那冷雨活动导学单_第2页
听听那冷雨活动导学单_第3页
听听那冷雨活动导学单_第4页
听听那冷雨活动导学单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听那冷雨活动导学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听听那冷雨》活动导学单高一语文组主备人:郝玲玲2011年11月预习单一.学习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余式散文语言。2感受作者浓郁凄迷的家国愁思,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

2、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当年离开内地,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

3、其诗常常洋溢着对祖国的呼唤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追缅怀念之情,“乡愁”式的中国情结是余诗的一大主题。其散文被称为“诗化了的散文”。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它独特的散文路径。常常思想驰骋千里和句式变化多端,注重散文的容量和弹性,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代表作品:诗歌《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乡愁》,散文《望乡的牧神》、《听听那冷雨》。2.写作背景: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

4、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3.重点字词:惊蛰()  米芾()王禹偁()羯鼓()  惊悸()淅沥()揪()  锹()  啁啾()  愀然()料峭(         ) 裾(    )边   黔(    )首   仓颉(    ) 滂沱(        )   空濛(    )   蠕(    )动   咬啮(    )

5、  氤氲(        )   岑(    )寂   幽黯(    )   羯(   )鼓    寒濑(    )     舔舐(    )     蓊郁() 4.课前预习1、学生自读课文,排除阅读障碍。2、熟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兴趣的、感到困惑的语句或语段。活动单活动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和文章主旨1.从题目来看,最能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是哪一个字?“冷”包含着怎样的含义?“冷”有多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冷”,包含着内心的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

6、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从意境来说,表现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也表现作者人生之思、家国之痛、文化之思。2.“雨”是本文的一个核心意象,文章中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哪些地方和哪些时候的雨?各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这些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和寻找关键句子的能力。)台北的街巷、美国落基山、大陆的江南;从太初有字到南宋再到公寓时代。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第5节开头有一句承上启下局为答题关键“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第1节、第2节可以概括为感觉或“想”,这些不同角度写雨。因为无论

7、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活动二:品读美文,体味情感(重点5-10段)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5-12节中最能打动读者或最美的语段。先自主品读,再分组赏析交流。让学生从句式、修辞等角度揣摩语言,感知意象,把握景物特点和体悟蕴藉的感情。2.在第5段中,作者化用蒋捷的词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之思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

8、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和乡思,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家国之痛。那种乡愁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3.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是故乡是家在呼唤漂泊的游子4.谈谈你对“前尘隔海。古屋不再”的理解。对故乡的苦思苦恋,对踏上故乡的无限期待。活动三:拓展探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