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ID:34752879

大小:69.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0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_第1页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_第2页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_第3页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_第4页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抓住后发优势,确保同步小康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美好蓝图,吹响了科学发展的新号角。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三个不能代替”,突出“三个核心指标”,“实现‘531’、同步达小康”的目标,向全省发出了动员令。沿河作为新阶段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面大、发展滞后,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任务。沿河作为后发地区,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焕发出的强大动力,抓住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机遇,把握规律,

2、前瞻谋划,高位切入,发挥后发优势,推动加速发展、跨越赶超、同步小康。构建战略通道夯实发展基础实践证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的发达程度。依托交通大通道,很容易实现产业向通道集聚和扩散,使国内外生产要素向通道区域涌流,从而实现通道区域的经济发展。然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境内至今没通高速公路、铁路,交通基础落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步伐。地处乌江背部前沿的沿河,打通战略通道意义重大,就需要抓住交通这个根本,突出交通先行的思路,抢抓机遇,全力搞好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

3、础设施建设,创造一切条件、排除一切阻力,加快推进沿河至德江、沿河至酉阳高速公路建设,大力争取沿河至印江木黄、重庆5南川至秀山沿河段高速公路和过境沿河铁路建设,积极构建“三高两铁一航道”的水陆交通骨架,建设北上成渝、东出湖广的快捷通道,实现2小时铜仁、3小时重庆、4小时贵阳、6小时北部湾目标。规划建设沿乌江二级公路,进一步实施乌江航道提级整治,把乌江建成黔中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同时,统筹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电力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为加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培育支柱产业促

4、进增收致富沿河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没有全县农村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必须千方百计把增加群众收入,加快推进“减贫摘帽”步伐作为头等大事,依托全县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劳动力资源,发挥积极优势,围绕乌江经济走廊战略布局,开发战略性资源,培育战略性产业,进一步发挥支柱产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推动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产业支撑。一是要大力发展山区新型工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能源、建材、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特色轻工等重点工业产业,启动风能发电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和产业在园区落户投产,提

5、高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解决工业短腿问题。二是要大力发展山区现代农业,围绕建设“武陵山区农特产品基地县”目标,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规划建设“三线四园”产业带、产业区5,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生态畜牧、生态茶叶、生态烤烟、生态果蔬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生态林、生态竹等具有乌江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走开放农业、市场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子,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三是要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沿河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水

6、利风景区乌江山峡、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四张国家级名片”,是著名的“中国土家山歌之乡”。要依托这些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以养生度假、运动休闲、探险科考、红色旅游、观光体验为主的旅游景区。积极发展教育培训、咨询策划、设计制作、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商业街、加盟店、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力争在乌江经济走廊建设中优先发展、率先突破。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美丽城镇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利

7、于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描绘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需要把城镇作为重要的支撑,着力建设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沿河地处乌江中下游,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自治县之一,贵州省唯一的单一土家族自治县,要围绕“画廊乌江·山歌沿河”的形象定位和建设“乌江物流港口门户城市”、“中国土家第一城”的战略目标,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城乡统筹、产城一体,加快山区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抓好县城龙头。按照“拉开框架、路网先行、建设新区、松散老城”思路,坚持城市综合体理念,加快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改

8、造,建好5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农业公园,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彰显土家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打造乌江流域最具区域竞争力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实力城市。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的思路加快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物流、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就业、聚集人口,实现产城一体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积极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