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

ID:34754696

大小:208.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_第1页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_第2页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_第3页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_第4页
资源描述: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央行的关系时间:2013-05-2011:59来源:网络作者:股途网阅读:671次  今天来讨论的是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以及国内央行的关系。  1.关于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开始出现的,中国承诺在入世5年后全面开放人民币汇率市场,也即2005年开始全面开放。但实际上是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开放,即央行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在汇率市场上通过投入人民币以稳定汇率  2.现如今,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市场上至关重要的一环,长期的外贸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逐年攀升,央行需要拿出人民币向那些商业银行购买外汇,个人认为在这个环节导致的市场上人民币增量是相当较少的  

2、3.由于市场上美元不断贬值,并采取诸如定量宽松型货币政策,导致中国所持外汇储备不断缩水,因此增印人民币,以平抑汇率  以上各点导致国内增发基础性货币,外储只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点因素.  外汇储备是通过增发人民币由国际贸易购买的,属于央行的负债.顺差——外汇占款(在商业银行)——外汇储备(在央行)  由于美元在国内不能流通,央行需要按现行汇率把随顺差流入的美元买了,这部分为对冲外汇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币构成了国内增发的基础货币,实际上也是人民币的源泉。  、再贴现与再贷款随着商业银行的逐步市场化已渐渐地淡化出了货币发行领域  当市场中没有货币,银行系统需要从无到有创造货币时,央行的再贴

3、现及再贷款的确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正如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逐渐让步于市场经济,以央行独断独裁的再贴现和再贷款逐步让位于商业银行间的业务来往(比如同业拆放或国债质押式回购等),商业银行多选择向其他商业银行借钱(即贷款)或者贴现,而非向央行再贷款及再贴现。这一点从数据上可得到验证:央行对商业银行债权(就是再贴现及再贷款)的绝对值(蓝)及其占央行总资产的比例(红,右轴)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中来自于央行(蓝线)及其他商业银行(红线)绝对额的比较  2、现在的基础货币投放主要以外汇占款的方式进行  在封闭经济体内,货币从无到有的过程的确需要央行(或者财政部)独断专行地通过各种方式推销

4、货币,即使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美元伊始也是首任财长汉密尔顿苦心孤诣造就的产物。随着经济体中的货币越来越多,经济体开始有序地运转,央行直接注资的必要性越来越低,甚至继续注入流动性有扰乱市场秩序,扭曲价格信号之嫌。考虑到经济体自身的成长性,在货币市场取得均衡的情形下,货币总量增长率只需和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即可(这是很典型的货币总量调控方式,也是货币学派泰斗弗里德曼的主张,后因货币总量及经济总量难以测度且时滞太大等不利因素,被逐渐淘汰)。  不妨将经济体中的货币比喻为池子中的水,当池子水浅干涸时,央行需要独断专行地向池子中注入流动性;当池水充沛时,央行只需要保持池中的水位和池子的大小

5、匹配;而当有央行无法控制的因素不断向池子中注水时,央行所需要做的就不再是注水,而是反方向将池子中的水抽出来了。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第三种情况——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外汇占款被动投放是货币发行的泉眼,源源不断地向池子中注入流动性,央行看着只能干着急,在汇率工具一度被束之高阁时,唯有徒之奈何空叹息。推荐软件下载:外汇行情分析软件  以最简单的例子说明,持续的贸易顺差如何投放货币:  假设美国佬A向中国人B买衣服,价值100元,折合美元20刀(假设汇率为1:5),A向B付20美刀,买走衣服,由于国内美刀无法流通,B只能拿着美刀到商业银行去换成100元人民币,形成外汇占款,银行再拿着20美

6、刀到央行结汇,形成央行的国外资产——央行被动向市场投放了100元,而这100元却无法在市场上购买任何商品(因其所对应的衣服已经出口国外变为贸易顺差了),只能形成通胀压力。这也是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一种方式。  央行国外资产(蓝线)与商业银行外汇占款(红线)绝对额同步增长,成为近年特别2004年以来中国货币投放的最主要方式  国外资产占央行总资产比例(蓝线)和外汇占款占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比例(红线)双双上升,央行国外资产占其总资产的80%以上  从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央行所面临的麻烦大概可称为,钱太多愁!  当一个经济体中约1/3的钱找不到商品可以买,只能变为热钱这里窜窜,那里瞅瞅(因

7、为都出口了)时,这个经济体内的物价上涨当然可以预期了——房价!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油你涨,粮食,猪肉……  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是否就更能切中主题,能更清楚的理清之间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