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反映的民俗文化及对其影响

庙会反映的民俗文化及对其影响

ID:34765036

大小:54.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0

庙会反映的民俗文化及对其影响_第1页
庙会反映的民俗文化及对其影响_第2页
庙会反映的民俗文化及对其影响_第3页
庙会反映的民俗文化及对其影响_第4页
庙会反映的民俗文化及对其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庙会反映的民俗文化及对其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庙会反映的中国民俗文化及对其的影响》文化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陈怡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庙会的形成是和我国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分不开的。换句话说,宗庙制度对于庙会的形成及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宗庙社郊呢?从整体来看,它是指祭祀神灵的信仰形式。宗庙是祭祀宗族祖宗的场所,社郊是宗庙之外的祭祀场所,其祭祀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我们熟知的盘古、伏羲、女娲等等创世神,也包括普通的英雄神。而庙会,这一围绕着庙宇所发生的群体性信仰活动,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在远古时代,一定程度上都是依靠着宗庙社郊为发生场所的。严格来说,宗、庙、社、郊,这四个概念是有差别的。

2、宗,尊崇之意。《说文解字》曰“尊祖庙也”。由此可以得出,“宗”是我国古代社会对祖先崇拜的產物。“宗与庙的结合,形成宗庙制,则是随着民族的高度统一为前提的宗法社会制度中的产物”。而受宗法制影响最深刻的西周,其所产生的宗庙对后世庙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源头意义,也直接影响了后世庙会的发展变化。不论是迁主毁庙制还是庙祀现象等都表明,宗庙制度是庙会文化的基础内容。社,从示从土,从字形上就可以明显看出它与宗庙制度的不同。并非出于对祖先神的崇拜,社的主要意义在于自然崇拜,它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时代的保护神,体现出特定地区的人民对自己所处区域的神圣崇拜之情,是“神性化的自然”。可以说,社

3、的出现完成了崇拜由上层贵族垄断到民间个人完成的形式。这一漫长的演变过程对后世庙会文化中香火社、鼓乐社等社会团体的活跃具有渊源作用。郊,毋庸置疑是一种地理概念,虽有远郊和近郊之分,但总体都是指城以外的地方。郊祭的场所一般在近郊,是距离城五十里以内的区域。郊祭的内容丰富,但主要内容无外乎祭天地,祭日月。其意义就在于它是社祭的延伸,也是宗庙制度的补充。而庙,学界普遍的认识是,其为人类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发展的基本标志。所以,与宗庙祭祀不同,庙会的产生并不是和宗庙制度、祭祀制度、牺牲制度等平行、同时进行的,而是有了这些制度的奠基之后出现的。在此之前,原始歌舞与牺牲制度并存的庙

4、会,并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庙会,充其量只能称为庙会的萌芽。从宏观角度来考察庙会的起源,主要分为祭品和行为两大角度。其中,祭品又包括牺牲和各种礼器。首先需要明确,牺牲制度在庙会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庙会起源于的原始社会所使用的牺牲一般指牲畜,但在历史上,把人当作牲畜也是常有的事。在此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牺、牲、畜的区分。仅仅是养殖的动物称之为“畜”,用作祭品的动物为“牲”,而“牺”则是指毛色纯净的动物。古代先民认为只有毛色纯净的“牺”才能表达人们纯洁、庄重的祭祀感情,于是直到今天,民间祭祀的动物仍选用毛色纯净的,把杂色认为污秽。所以民间“杂毛”这一谩骂也就

5、找到了源头。庙会的考察,不能忽视牺牲制度,因为深受重视祭祀的宗庙制度影响的庙会,必定包含着各式各样的祭品,而通过祭品不仅可以探究到中国文化、信仰的发展轨迹,也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以及其对庙会的影响。比如祭品中的玉帛制度:玉的运用,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主题,现在学界普遍认可了玉是权利的象征这一说法;而帛作为财富,具有原始货币的交换作用,作为服饰,既为人所用,也为神所用。再比如酒,不仅是中国庙会文化中最动人的主题,也构成了我国民间“无酒不成席”、“酒在神在”的酒文化。这些祭品所包含的意义,正是通过庙会这一民俗活动得以扩展而延续下来,让我们有幸窥得中国文化中那

6、些迷人的细致之处,也是这些礼器所构成的牺牲制度,完整、丰富了庙会,使其避免拘泥于严肃隆重的形式,而总显得感人。而关于庙会的行为,现在学者都认可,其主体为各种形式的民间文化艺术,“主要包括:民间戏曲、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社火、民间杂技、民间工艺等内容。这些艺术行为集中反映出庙会所在地区的艺术水平和艺术个性”。一个地区的艺术水平和艺术个性自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分不开。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更是一个农业大国,这就注定农耕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人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多少都会受其影响。作为敬天祷地的信仰活动,庙会也很难摆脱与农耕地联系,加之农耕孕育了中国最早的

7、文字、最早的诗、最早的歌谣等等,更是赋予了中国文化以深深的农业烙印。而庙会,则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立足于劳苦大众的中国文化。比如庙会中的“唱神戏”,所反映出的就是汇聚了民间音乐、歌曲、舞蹈等内容的民间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地区最典型的民间艺术与民众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吕氏春秋古乐篇》有“昔葛天氏之作乐,三人操牛尾,以歌八阙”,其中“乐”与“歌”可以看作是民间戏曲的早期存在形态,而“牛尾”所代表的农耕符号表明,民间艺术,起码民间戏曲的起源与发展确实与农业息息相关。作为占了我国古代人口的大多数的农业劳动者,同时兼具了传播者的身份,于是,任何以人民为主体的活动就难免会深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