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晗:带上希望行走

施晗:带上希望行走

ID:34773714

大小:55.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施晗:带上希望行走_第1页
施晗:带上希望行走_第2页
施晗:带上希望行走_第3页
施晗:带上希望行走_第4页
资源描述:

《施晗:带上希望行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带上希望行走文/闻舞不知道文学界之外,是否有80后称谓。文学界之内,80后作家扬名的已不少。这是一股正勃发汹涌的力量,犹如“波涛声震大明湖”的趵突泉,格外引人注目和聆听。80后作家的作品,拥有国内最庞大的读者群,显露出角逐某些畅销书排行榜和文学奖项的非凡实力。在这支创作潜力巨大,有意无意中势必肩负文学事业承前启后重托的队伍中,有一位出生于1983年,曾与蒋峰、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共列80后中国作家年度实力排行榜,自谓“与文学同行”的青年作家施晗。与其他80后相比,他的特点在于,侧重汲取民本、济世、载道等优良文学传统

2、,乐于师从林非、雁翼、贺敬之等德高望重的文学前辈,更多关注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人生,少年即走向文坛并富有成效地参与了书刊编辑和出版策划事务。施晗在为《当代校园文学选》所作的“序”中,表达了80后大学生对文学事业承前启后的意识:“未来的中国是年轻人的中国,未来的文学是年轻人的文学。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应能在校园这块土壤上得到发挥和传承,即使是在纷繁的经济市场冲击下,更要保持一份宁静、鲜活存在。校园文学的最终取向,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更高层次和起点的追求,又是对中国后来文学前所未有的超越。”在市场经济初期,在文坛随着经济繁

3、荣而似乎难免进入的喧哗、躁动时代,年轻的施晗提醒同辈才俊,“宁静致远,”莫唯利是图,莫陷入欣赏假自由的低俗和陈腐。施晗十分珍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历经磨难的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的不懈努力,同时也继承了知识分子面对国家和民族利益敢于担当的历史传统和责任感。他从自我激励写成一本书开始,就决心不再做鲁迅笔下的麻木人,而要用健康的思想参与社会文化建设,使民众在彻底摆脱经济贫困的同时,得以在精神层面真正富裕起来。施晗认为,“一个诗人(或艺术家)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人民的心头,急人们所需,才能创作出有价值和意义的作品。”熟

4、记施晗名字,缘于散文《您能在严冬拜谒萧红故居吗》,发表在他任执行主编时的《青年文学家》杂志2009年1-2期合刊。那之前,在强国博客苏宰西的静心斋,始见他的名字,在转载我作品的《新青年文学网》,初次看到对他兼任主编的简介。那之后,主要是通过方便快捷的互联网,陆续读他的散文、随笔、杂文和诗歌,对他逐步走向而立之年的踪迹和随日历翻新的工作动态有所了解。有一天,施晗发来纸条,说看过我的作品,可编辑后免费出版并获赠样书。这无疑是个难得的机会。网上浏览时见过,有人发表几部文集,都是自费,印数不过千本,回收费用很难。我曾主编经济

5、文集并出版,对作品整理并非生疏,但手头的散文大多写得随意,一旦要出版,应稍加修改和编辑,时逢将进京学习,觉得时间紧迫。于是,开夜车加班赶点,终于归纳为7辑书稿,寄给施晗时告诉他,有部分对评论的改写和1辑杂文,如要删节,可删除杂文。施晗概览一遍后,答复道基本可以。出书必须签订委托出版合同,原来与施晗约定,以电子邮件办理。当我有机会,在北京最舒适的初秋时节,到那里参加续职培训,告诉施晗住址后,他说,见一面吧,并细致地说明,到他所在地点,如何换乘地铁和大巴。为节省他的时间,我打的赶到他所在的小区。面前的施晗,比照片偏瘦的模

6、样显得胖些,容易相认,只是握手后朝饭馆儿并行时,心里隐约有种疼的感觉。他比我儿子只大一岁,在京城无亲无故,仅有个人文学背景,大学毕业后的几年好比独闯龙潭呐!施晗是《青年读者•精品选萃》这套12本散文丛书的主编,为我那本书取的名称是《青年读者•带上希望行走》。这是我俩的名字,继《青年文学家》杂志之后,再次出现在一本文集中,不同的是这次相邻印在书的封面。施晗在大学期间即广为人知,有文章被高龄诗人雁翼先生选作其诗集《爱的旗帜》序一的往事,所以,我与他的邂逅,相形太寻常。著名诗人雁翼,最后一篇文章是写给施晗的,那实际是一封信

7、,一封充满厚爱、期许和慰藉的书简,施晗或许会用作《做自己的非主流》新书的序文。他与雁翼真可谓一脉相承,两位君子。雁翼写道:“《话说中国教育三十年》等35篇文章,总名称《做自己的非主流》,让我读了10天……这字中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暗示出一种力气、一种情思、一种抱负,似乎正是我苦心寻觅的,那就是中国的21世纪的文学应当是怎样的。35篇文章给了我信心。”现在看,当初雁翼将施晗的读后感作序一使用,带有某种故意、执意、愿意和特意,用他最终写给施晗的话讲:是“他给我带来了文学的希望。”我读过那篇“序,”确实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与所

8、张扬的诗作者为思想家具有内在协和的一致性。施晗写道:“雁翼是我十分尊敬的一位诗人,之所以尊敬,不完全是因为他诗的艺术可读性,更因为他的思想,他的哲辨,他的只奉献不索取的精神,甚至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位用诗在发言的思想家。”当得到雁翼仙逝的消息时,因故未能见最后一面的施晗很遗憾,他悼念道:“中国文坛又缺少一个敢说真话的人了。”“看看雁老写给我的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