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乡村基础教育

未来的乡村基础教育

ID:34775853

大小:60.6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3-10

未来的乡村基础教育_第1页
未来的乡村基础教育_第2页
资源描述:

《未来的乡村基础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未来农村的基础教育王正军中国教育要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现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仅仅靠精英教育、依靠提高城市及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是没法实现的,必须看到的是还有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又特别是基础教育,制约着当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不过相信这种状况不会存在太久,国家也在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所以未来农村的基础教育,会向以下几个方面转变。第一、由“人人能上学”向“人人上好学”转变经济的发展带动的是人们观念的转变,现在到乡村的路修好了,住房宽敞了,生活富裕了,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潮也在蔓

2、延,而这新的读书无用论滋生的一个根源就是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所受的教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是不想读书,而是读书以后出身社会不能适应,孩子只要能掌握最基本的文化,再学到一些实用的技术就行了,所以1—6年级小学阶段没有学生辍学,到7—9年级初中阶段辍学现象就比较严重。学生能上学是浅层次的,上好学也不仅仅是学校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改变,这也是浅层次的东西。深层次的就是学校的教育要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能够拥有一批热爱乡村教育事业、安心乡村教育事业的教师,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掌握适应学生“上好学”要求的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每一位

3、教师都能拥有顺应教育发展的教育科研能力。设备设施的合理配置,再配备具有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安心乡村基础教育的教师,这是保证学生上好学的基础条件,也是转变家长读书无用论的关键。到那时,全国就可以尽量做到教育均衡发展,乡村的学生就可以就近享受其他学校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就可以在同是一流教师的引导下,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亲自动手搜索学习需要的信息,发展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为自己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第二、教师由“能教书”向“享受到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转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个规律是亘古不变的,教师素质的

4、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培养人才的高低。而现在农村义务阶段学校教师的状况是老弱病残,又特别是小学阶段。因为教育体制的转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流失严重。稍微年轻有能力的教师都通过各种渠道到经济条件好的地方任教,实在没有关系的就辞职了。同是教师,他们在乡村工作条件较差,收入也低了很多,没有网络,没有合适的交往圈子,甚至谈恋爱都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他们也就没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可言了。很多中老年教师的思想已经形成定势,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社会上许多的部平衡的不平等的现象,这些同志的成就感和幸福

5、感也不是很强烈。没有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就不会有工作的动力和激情了。到那时,教育的均衡首先体现在教师的均衡上。城里的教师经济条件好的教师和乡村的教师享有同等的经济收入,享受同等的待遇,得到同等的职业提升,得到同等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些教师的交往圈子扩大了,得到职业的认同。因为教师的轮岗,也会在条件好的地方任教,这样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增强。第三、小学阶段有“寄宿读书”向“就近在父母身边入学”转变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因为村小校点的拆并,很多小学生不得不寄宿读书,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学生,过早离开父母,生活不能自理,安全

6、感和信任感得不到满足,很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星期一早上到校,星期五下午回家,有一种被抛弃感,要么对父母的生疏,要么就是用读书来要挟父母,从小就缺乏读书成长的热情。虽然有老师的照顾,但老师永远不能代替父母。到那时,从法律和教育体制上就可以保证小学生可以在父母身边就近入学,只要有学生,就应该有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就应该在孩子成长期间和老师一道陪伴着孩子成长,而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教育体制的原因等等,把孩子托付给其他人代理监护,或是托付给社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健全的身心。当然还有其他的转变,学龄前的儿童的教育、职

7、业教育等也会随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变而改变。这些转变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相信农村基础教育的转变,会带动中国整体教育的转变,会给国家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王正军电话:13990177701地址:四川省三台县建设中学邮编:6211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