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至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福大至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ID:34787056

大小:73.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0

福大至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1页
福大至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2页
福大至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3页
福大至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4页
福大至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大至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中国先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如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的提出符合人民愿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

2、的一个社会理想。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今天,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一)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3、。毛泽东同志非常珍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他指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其中也有人民的东西,反封建的东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遗产。毛泽东同志把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的特性”,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

4、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经常借用中国传统典籍中的典故、成语或警句,如“实事求是”、“愚公移山”、“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等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相结合而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5、,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都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人合一、民为邦本、讲信修睦、先义后利等思想精华。因此,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同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结合起来。弘扬传统文化,应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二)继承和弘扬

6、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青少年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广东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7、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增强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传统文化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广东省努力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文化发展战略和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在高校教师中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主题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教育活动。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课程

8、中充实传统文化如重要典籍、唐诗宋词、中国书法、戏曲等方面的内容,使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同时强化礼仪文化的训练和熏陶,增强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借鉴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成功做法。深入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的积极成果,并结合时代发展,注入时代精神。组织专家学者编辑解释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编写《中华道德名言精粹》、《广东人精神丛书》,出版面向社会各阶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