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

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

ID:34825947

大小:16.25 MB

页数:132页

时间:2019-03-11

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_第1页
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_第2页
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_第3页
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_第4页
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姓名:张瑞泉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化学工程指导教师:梁成浩20080301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基于碳酸钠的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具有对地层伤害低、采出液成分简单、井筒和采出液地面处理设施结垢轻微的优势,近年来驱油剂配方研制和矿藏试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前期开展的有关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乳化、稳定和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而对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对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进行油水乳化、稳定和油水分离技

2、术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课题针对大庆油田北三西小井距试验区的弱碱体系烷基苯磺酸赫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进行理化性质、油水乳化和分离机理的研究,并研制和评价了采出液破乳剂及采出水清水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的碱和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聚合物通过增大水相粘度使采出液油水乳化程度增大,油珠粒径减小;聚合物对水相的增粘作用使油珠上浮和水膜排液速度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低含量的碱使油水界面负电性、粘度和刚性增强,阻碍了油珠之间的聚集和聚并。∞(表面活性剂)=O.06%时,油水动态界面张力下降至10

3、.2~l1.1mN/m。∞(碱)=0.1%,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含量为O.04%时,油珠粒径中值仅为2.649m。∞(聚合物)=O.04%、∞(表面活性剂)=0.02%、CO(碱)=0.12%时,含水率为80%的O/W型采出液经过150min静置沉降后的油层上部含水率高达6.93%。未添加聚合物、∞(碱)=O.12%、∞(表面活性剂)=0.03%时,含水率为80%的O/W型采出液经过30min静置沉降后的水相含油量高达1344mg/L。: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原油中的Ba、Na和S元素比水驱原油有所提高,而Fe、Ni、Mg元

4、素的含量则有所下降。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相分离过程中水层中悬浮固体颗粒主要是硅铝酸盐和二氧化硅颗粒,粒径分布在1一-'79m之间。油水界面张力低(26.1mN/m),油珠表面负电性强(Zeta电位为.27.7mV),油珠之间存在明显的静电排斥力,对油珠之间的聚集和聚并有显著的阻碍作用。油水乳化程度高(油珠粒径为l~10岬),分离速率低,含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水相悬浮固体含量高(156mg/L)。低驱油剂含量的采出液中未投加破乳剂的情况下,需要在40。C静置沉降16h才能达到100mg/L的过滤器进水含油量控制

5、指标。将量子化学方法用于破乳剂的分子设计,计算多种官能团与沥青分子中特征官能团和水分子的氢键键能。结果表明,2.甲基丁基磺酸负离子与水的氢键作用能较大(-221.8535KJ/m01),2.甲基丁基酰胺与水的氢键作用能次之(.109.4827Ⅺ/m01),而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离技术及机理研究5.氨基萘酚与水的氢键作用能较小(.92.6796KJ/m01)。优选出磺酸基和酰胺基作为破乳剂中的功能基团,进而研制了破乳剂GFD410.8,解决了当前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不达标的技术难题。添加GFD410-8为3

6、0mg/L的现场动态条件下,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脱除游离水后的含水率在4.4~14.6%之间,分离采出水含油量在490"--840mg/L之间,远低于30%和3000mg/L的游离水脱除指标。复合清水剂CFl002对低驱油剂含量的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具有良好的清水效果。添加CFl002为757mg/L时,可将处理后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悬浮固体含量降低到8.4mg/L,远低于20mg/L的大庆油田有限公司含聚合物采出水回注高渗透率油藏的悬浮固体含量指标。关键词:三元复合驱;弱碱;采出液;分离;机理大连理工大学博

7、士学位论文StudyontheseparationtechnologyandmechanismsofproducedliquidbyNa2C03alkali--surfactant--polymerfloodingAbstractIncomparison、^,iththeNaOHASP(alkali-surfactant—polymer)flooding,Na2C03ASPfloodinghasnumerousadvantagessuchaslower,formationdamage,simplerproducedliqu

8、idcompositionandlessscaledepositioninoilwellandsurfaceproductionfacilities.ResearchworkonthechemicalformulationofNa2C03Aspfloodinganditspilottestshave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