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林山水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

游东林山水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

ID:3483787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2

游东林山水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_第1页
游东林山水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_第2页
游东林山水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_第3页
游东林山水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游东林山水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游东林山水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附翻译译文游东林山水记【宋】王质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①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犹容与若无所为。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

2、,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曲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隶而从者:曰学童③页脚..页眉.,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

3、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嘹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注】①阛阓:市区。②容与:悠闲的样子。③学童:与下文“沈庆”均为仆人的名字。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溪未穷,得支径穷:走到……尽头B.或远一舍外舍:客舍,房舍C.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披:分开,被吹开D.引领长望而不可归引:伸长,伸着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描写东林的山和水的一组是()①

4、锐者如簪,缺者如玦②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③冈重岭复,乔木苍苍④冲怀罥袖,掩苒不脱⑤风起水面,细生鳞甲⑥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②③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游记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东林山水。第一天重在写山,游览方式是步行;第二天重在画水,游览方式是舟游。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丽多彩的山水画。描写景物的词句多为四字,显得灵动而不板滞。C页脚..页眉..文章最后交代了写作缘由。姚、沈、周三君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却连年患病,遭遇不幸;作者羁旅异乡,满怀愁绪。D.丰富的想象,丰满的描述是本

5、文的一大特色。写景时运用远近结合,山景、水景相互映衬等手法,富有变化。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志得意满而归,或犹容与若无所为。(3分)译文:(2)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3分)译文:(3)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3分)译文:1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9.B【解析】舍:古代三十里

6、为一舍。10.A【解析】②写的是松树;④写的是水中荷花;⑥写的是歌声。用排除法,故选A项。11.C【解析】C项,“姚、沈、周三君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却连年饱含忧患意识”。页脚..页眉.12.(1)有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家,有的人悠闲自得,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做。(得分点:“或”“无所”各1分,大意1分)(2)夜已经很深了,山愈发显得高峻与迫近,阴森森地好像要下来与人搏斗。(得分点:“高”“下”各1分,大意1分)(3)我们抓紧时间游赏了不到两昼夜,东林的美景几乎游赏完毕。(得分点:“朝昏”“殆”各1分,大意1分)13.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

7、学数有终【参考译文】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案是: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从诵读《诗经》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才停止。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尚书》,是政事的记载;《诗》,是和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