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

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

ID:34838029

大小:1.60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3-12

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_第1页
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_第2页
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_第3页
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_第4页
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1绪论1.1研究的背景改革开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已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但就总体来说,我国农业落后于工业,中西部落后于东部,农村落后于城市的总体格局还没有改变。目前,中国人均占有耕地仅一亩左右,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科技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优势农产品相对不足;农产品科技转换率低,效益低下,以售卖初级农产品为主,发展方式粗放,农民增收困难;县域特色产业优势得不到发挥,品牌不够好

2、、效益不够高等问题还十分突出;支柱产业的定位与周边县市趋同,带动力不强。在改革开发不断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农村经济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就是必须立足县情,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培育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集聚、一村一品建设,力求县域资源优势最大化,走以高效农业立县、以特色产业富民、支柱产业兴县的路子,把走中国特色县域道路作为基本方向。1.2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2.1研究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2009年中

3、央第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充分说明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战场,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农村发展对全国又好又快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希望和潜力也在农村。抓住农村改革发展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就能带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1.2.2研究的目的本论文利

4、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原理,吸取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粮食高产县—温县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温县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提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进而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优化农产品结构,促进温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目的就是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为我国以农业为基础的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式。1.3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1.3.1国内情况(1)梯度推移理论主张产业和要素从高梯度到低梯度有序发展,该理论重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差距,认为较为发达地区属于高梯度地区,不发达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河南农业大学

5、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县为例业应在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而传统产业应在低梯度地区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2)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必须坚持和利用比较优势的原则,充分考虑到经营主体、地区和国家三层次的比较优势。指出比较优势理论为传统农业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某一时点说,传统农业地区发展应依据比较优势,长远来说,一国应不断增强和形成比较优势,并将其同国家农业竞争力的增强联系起来。’,(3)区域经济理论从区域产业布局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中城市的作用以及布局理论的应用三方面来论述,指出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当中,应该

6、积极学习区域经济学的知识,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指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划,使各地农业的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农业、农民的经济效益。(4)非均衡理论要求在研究和制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注重在区域、领域上突出重点,让投资、政策、措施等围绕开发重点倾斜,避免到处“天女散花”齐头并进。1.3.2国外情况(1)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在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指出,如果理论能参加选美竞赛的话,相对有利条件论肯定会名列前茅,因为它具有无比优美的逻辑

7、结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一样的,这样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各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就能发挥比较优势。这个理论表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的潜质,只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处在劣势的也能找到劣势中的优势。(2)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