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整合问题研究

三峡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整合问题研究

ID:34847792

大小:1.45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3-12

三峡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整合问题研究_第1页
三峡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整合问题研究_第2页
三峡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整合问题研究_第3页
三峡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整合问题研究_第4页
三峡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整合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峡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整合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速发展,为沿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和西部大丌发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三峡区域境外游客络绎不绝,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树立中国内陆地区在国外人士心中的良好形象。1.2研究方法本课题涉及政治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因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学科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思路为:(1)理论分析:综合分析三峡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及发展现状,考察其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由于行政区划分割所带来的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公共经济政策建议。(2)定量分析:鉴于三

2、峡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运用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定量分析系统内各因素的联系及影响,找出影响系统平衡的关键性敏感因素,给出三峡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协调发展的量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3)案例分析:选择长江三峡区域内的宜昌、重庆等地的若干地区,实地考察这些地区的矿产、生物、土地、水能和旅游等典型资源,并且重点结合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模式和进行调控的途径。在研究路线上,采取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最后返回去指导实践;从典型案例到一股原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再回到定性结论;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做到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定性与

3、定量相结合。13内容和结构本文的结构框架分为五章:第1章为导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方法。第2章为理论回顾和综述部分,重点阐述区域分工的相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并由这些理论引发出对三峡区域经济开发的诸多启示。第3章介绍了三峡区域经济开发的条件及现状,并由该区域发展条件优越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状落后的强烈反差,提出统一、协调开发三峡区域资源,整合发展优势的重要现实意义。第4章进一步分析了湖北、重庆两省市在三峡区域经济开发中的现实矛盾,并以旅游业为例分析了三峡区域行政分割给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巨大障碍。第5章站在全局的高度,研究并提出了实现三峡区域整合的宏观、中

4、观及微观层面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措施。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区域分工理论及其对三峡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三峡区域的经济关系及区域整合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协调好三蛱区域内各地之间(尤其是重庆、湖北两省市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三峡区域的整体优势,并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地实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三峡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区域分工理论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1关于经济贸易问题的区域分工理论所谓区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区域进行的分工,即各个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生产产品

5、与外区交换,叉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的产品。区域分工理论是利用区域差异进行专业化生产与贸易,以求得比较利益的理论。区域之问的分工与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经济规律,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理论主要包括:1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源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亚当.斯密在着重论证了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家庭联系到整个社会。他指出:“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使用自己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交换”。。每个国家(地域

6、)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各国(地域)的资源就能得以j下确的分配和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斯密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占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该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绝对优势的产品,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然而,如果一个地域在任何商品生产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地域是否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应参加区域分工昵?如果参与,就与绝对优势理论矛盾;如果不参与,则又与地域分工的现

7、实不相符合。比较优势理论正是针对绝对优势的这一缺陷发展起来的。劲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理论源于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分析两个国家在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的基础上,他指出:任何国家,即使在生产上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由于它同其他国家在生产上的相对成本不同(即贸易之前各国具有不同的比价),均可以利用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更加专业地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通过相互贸易,使

8、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使贸易双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