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ID:34850062

大小:3.42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3-12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_第1页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_第2页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_第3页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_第4页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嘴’芯:.II分类号密缴UDC编号107%巧jnf莊A聲硕:t学位论文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生姓名:王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张勃教授专业名称:环境工程’研究方向:生态环境安全二〇—五年五月硕士学位论文M.D.Thesis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近25年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动态评价LandscapePatternChangeanditsEvaluationoftheEnvironmentalSecurityEffectovertheLastTwenty-FiveYea

2、rsintheUpstreamandMiddleofHeiheWatershed王婷WangTing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二〇一五年五月郑重声明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接受社会监督。本人授权西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3、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本论文提交□当年/□一年/□两年/□三年以后,同意发布。若不选填则视为一年以后同意发布。注: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摘要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分支,是在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估环境污染、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大小的过程。黑河流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然而受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流域出现严重的生态问题。本文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风险有机结合来分析该生态系统内遭

4、受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受到生态危害程度的大小,最终为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本研究在GIS、RS技术支持下,以人类活动为风险源,选取耕地、林地、草地、居民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等六类景观类型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作为风险受体,根据景观格局和景观生态损失指数确定流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数,以此建立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作为生态终点度量的指标,来反映不同景观类型所代表的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干扰程度,评价流域的生态风险变化动态。主要结论有:(1)土地类型时间变化方面,1986—2000年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是林地、草地、水域减少和耕地、未利用地和城乡、居民、工矿用地增加,

5、这种土地类型变化过程导致了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2000—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是林地、草地、耕地、和城乡、居民、工矿用地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减少,使得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到部分改善。土地类型空间变化方面,上游地区天然植被林地,草地面积不断减少,虽然有所恢复,但是耕地面积,城乡、居民、工矿面积不断扩大,说明生态有进一步恶化的态势。中游地区绿洲农业有较大发展,但同时由于西部大开发及本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作用,使得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域减少速率变缓,说明生态风险略有减轻,生态环境环境略有好转。(2)从斑块水平分析可得出:自1986年以来,耕地斑块数目及面积都以增长为主要

6、趋势;林地在第一阶段面积有所减小,在第二阶段又呈现恢复状态,但由于毁林开荒严重导致其面积最终呈减少状态;草地斑块面积变化与林地变化具相似性,但其变化原因主要是放牧;未利用地斑块面积先增加然后减少;水域斑块面积不断减小,这与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斑块面积变化成反比。从斑块类型水平分析:耕地斑块优势度呈现先增长下降趋势,其斑块优势度始终在整个流域内所占比例较小,无明显优势;林地最大斑块优势度一直处于较稳定数值。草地斑I块优势度变化比较复杂,先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后又大幅回落,但其斑块优势度的主导地位在流域内不可动摇。城镇、居民工矿用地斑块优势度失踪呈现增长趋势,这与城市化导致的用地扩张密不可分

7、。未利用地最大斑块指数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其斑块优势度逐渐消失。(3)从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高风险等级区主要分布在居民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和耕地等景观中,低风险等级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景观中。居民及工矿用地是纯人为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因此其生态风险最高;耕地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烈的景观,其景观特征的变化完全受人类控制,因此其生态风险较高;未利用地的植被覆盖极低,岩石裸露,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之后容易被破坏,因此其生态风险较高。从生态风险时间特征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