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换权利视角的我国城乡差距研究

基于交换权利视角的我国城乡差距研究

ID:34850356

大小:2.00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3-12

基于交换权利视角的我国城乡差距研究_第1页
基于交换权利视角的我国城乡差距研究_第2页
基于交换权利视角的我国城乡差距研究_第3页
基于交换权利视角的我国城乡差距研究_第4页
基于交换权利视角的我国城乡差距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交换权利视角的我国城乡差距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导论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应该说,中央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无论是2004年、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三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是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都是基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黄祖辉,2007]。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持续扩大,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使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特别在当今全球性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对外出口出

2、现很大困难,因此,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扩大内需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和城乡差距的扩大,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依然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而言,没有农村的稳定,整个国家也不可能稳定。所以,要高度认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把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来对待。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研究我国城乡差距就有着重大的意义。1.1.2研究意义很多学者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基于不同视角对我国城乡差距问题都做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

3、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城乡差距现象,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和解决我国城乡差距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也必须指出,既往许多研究往往是从特定角度重点考察某些因素对我国城乡差距的影响,既往研究其缺陷在于:一方面它对我国城乡差距成因的考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它对城乡差距的度量并不能够全面反映出我国城乡差距的实际状况。因此,对我国城乡差距的研究无论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上,还是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上,现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是远远不够的【田侃,20051。因此,基于交换权利的视角,重新考虑我国城乡差距,用交换权利的差别来度量城乡差距,

4、将城乡差距归结为城乡居民之间交换权利的差距,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我国城乡差距成因,并由此提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之间交换权利差别的对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我国城乡差距目前已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构成潜在威胁,所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2西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心,而且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基于交换权利理论研究视角,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为我国中央政府决策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以解决我国目前越来越严重的城乡差距问题,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

5、会环境,就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2文献综述1.2.1国外文献综述近年来,关于城乡差距问题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国外的许多经济学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并尝试着用各种不同的测算方法证明他们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第一是库兹列茨的“倒U理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1955)是很早就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者,而且他的研究比较系统并具有代表性。他的“倒U理论”是对收入分配规律的一个总结。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变化趋势是“先扩大、后缩小”。库

6、兹涅茨研究认为,收入分配状况长期变化特征可以概括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快速扩大,然后是短暂的稳定,接着在增长的后期又慢慢变小”。第二是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1989)认为在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建设,必然存在着工业上的优先发展与城市的优先发展问题,从而导致工业人员收入和城市人口收入的增加速度快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随着农业人口向工业以及城市的流动,最终城乡差距会缩小。第三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1961)认为,全面的资本概念应当包括人

7、和物质两个方面,即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人力资本很显然包括量与质的两个方面。一个社会中从事有用工作的人数及百分比、劳动时间,这是指量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社会的人力资本的多少;而人的技艺、知识、熟练程度与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人从事生产性工作能力的东西,则是质的方面。对此,舒尔茨更加强调后者,认为它是人力资本概念的内涵。舒尔茨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种资本。人力资本理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人力资本与个人财富和收入的关系。这

8、一问题最早的模型是由3第一章导论统计学家和科学家艾尔弗雷德·洛特卡与达布林给出的,赫尔曼·米勒对此作了修正。他们反复证实,人力资本与个人的收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有规则的联系【靳贞来,20061。1.2.2国内文献综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