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ID:34865999

大小:3.00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3-12

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学位申请人:宁小李指导教师:门明新教授学科专业:土壤学学位类别:农学硕士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答辩日期:二〇一五年六月五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丨、签字日期

2、:年丨月t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太学位论i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桴权河;!匕农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6月乂円签字曰期:>/彡年6月円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由RH扁通讯地址:分类号:F323单位代码:10086密级:公开学号:2012264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nalysisofS

3、patialPatternoftheIntensiveUtilizationofCultivatedLandanditsImpactFactors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学位申请人:宁小李指导教师:门明新教授学科专业:土壤学学位类别:农学硕士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答辩日期:二〇一五年六月五日摘要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和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加,耕地数量减少与农产品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加剧。在宜耕后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有效途径。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分析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现有研究侧

4、重于对空间差异特征分析以及时空变化规律揭示等,对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有待深入。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区域内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使农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地域分异。基于此,从人地关系角度入手,运用TOPSIS模型、变异系数法、GeoDA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状况、空间格局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明确了造成现有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得到以下结论:(1)2011年,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度均值为0.1632,区域内有54.7%的县域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区域平均值;区域间差异显著,呈现“中南部

5、高,西北部低”阶梯式分布特征以及“平原区高、山地丘陵区低”的分布特点。(2)2011年,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度全局Moran’sI指数为0.3507,通过置信度为99.9%的假设检验,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集聚性,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局部自相关发现:H-H“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冀中南平原区的9个县(市),高值区的扩散效应不显著;L-L“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冀北山地、坝上高原以及冀西北间山盆地区21个县(区),该区域是今后耕地集约利用提升的重点区域。(3)从区域整体角度上看:京津冀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的核心影响因素为地形高程、交通、资源持续状况和地形坡度,影响能力值所占比例分别

6、为18.22%、16.14%、14.51%和14.02%。分省市来看: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的核心因素构成在三省市间存在差异,北京市核心影响因素为交通、地形坡度、资源持续状况和地形高程,影响能力值占比分别为17.27%、16.79%、15.14%和14.90%;天津市为人口城镇化、交通和资源持续状况,影响能力值占比分别为23.88%、15.93%和12.21%,人口城镇化对天津市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决定性影响能力;河北省为地形高程、交通、资源持续状况和地形坡度,影响能力值占比分别为17.87%、16.42%、14.10%和13.59%。不同区域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主导因素各异,由

7、此建议,制定差别化的耕地利用管控策略,通过采取农地整治、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村路网建设等措施,因地制宜,提升不同地区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缩小区域差异,以此化解不断突出的“人地矛盾”,助推京津冀地区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科研线索,也可以为制定差别化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模型;京津冀地区AnalysisofSpa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