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初中生物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ID:34896352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3

初中生物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探索_第1页
初中生物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探索_第2页
初中生物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探索_第3页
初中生物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生物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探索——“同课异构”活动评析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陈美玲好课没有一定的标准,但作为好课一定是开放的,它有开放的师生关系,开放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途径,在开放的课堂上不仅能看到教师的聪明才智,更要看到学生的聪明才智;不仅能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看到学生的参与度、自信心、独立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如何开放课堂,笔者想通过曾获厦门市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二节课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是同课异构的二节课,是二位教师各自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设计教学方案并执教,它展示了同一课程标准,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完全不同的处理办法,表现出丰富的、

2、鲜明的个性,使课堂异彩纷呈,达到开放课堂,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下面就二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空气质量与健康》的情况,谈谈构建开放课堂的策略。一、创设不同情景,开放师生关系《空气质量与健康》这节课安排在我市某中学上课,对两位教师来说都是借校上课,课前一周二位教师参与抽签,抽签决定在哪个班上课,提前一周熟悉学生。上课之前两位教师都花了不少时间去了解学生,甚至在短短的一周内就能叫出班级同学的名字,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开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上课的引入中,二位教师都是以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很快将学生引入新课。案例1:第一位教师在引入新课时指着窗外的榕树说到:“这颗榕树挡住了几间教室的光线,

3、有人建议砍掉,谈谈你们的看法。”教学资源来自于校园的一棵树,学生熟悉,学生回答不能砍的原因,除了谈树的作用外,还谈到“这棵树是学校的标志、象征,代表学校的校园文化”,这样的开头语,立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第二位教师引入新课时提到:“听说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的活动,大家知道厦门能承办这个比赛与空气质量优良有关吗?”。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兴趣立即被激发出来。两位教师引入新课的方式都紧扣学生身边的事情,无论是从窗外的榕树说起,还是从学生刚参加的马拉松活动说起,这两件事例都离学生的生活很近,看似很平常例子,却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有趣、形象的学习情境,快速营造了一个安全、温暖

4、、宽松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就是开放的课堂所需要的心理安全感的课堂。这就是一个开放的师生关系。二、创设不同学习机会,开放教学方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儿童的活动和动作,仅坐着而没有活动的学习是缺乏教育、教学和发展价值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学习、理解、思考问题。做一做、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这些不同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案例2:二位教师在学习“空气质量影响着人体健康”这个环节时,第一位教师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投影健康的肺与肺癌的肺图片,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对肺癌的关注;课堂统计亲属

5、中有吸烟的同学,对学生进行关心家属健康的情感教育,同学们得出共识:为了你、我、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第二位教师先让学生表演自主创作的“吸烟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的健康”小品,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吸烟空气和人的健康的危害;课上汇报小组调查的“吸烟与健康”,通过调查家庭成员吸烟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学生在欣赏拒绝吸烟的动画中提高了拒绝烟草的决心。二位教师都在这个环节中有所创新,无论是第一位教师的资料分析、现场调查,还是第二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课外调查、角色扮演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她们都是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学生在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发展了能力、学会了

6、学习。三、扩展教学范围,开放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它为教学提供了基本的内容,但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学习是封闭的,也是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精神的。陶行知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因而照本宣科、按图索骥式的教学不可能造就开放式的课堂,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教学内容的空白点、衔接点、逻辑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教学内容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达到教学内容的开放。二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学校宣传栏里的学生作品”,还是“公共汽车站的一个广告牌”都成为她们教学中的一个资源。下面以“了解厦门的空气质量

7、”这个环节介绍她们是如何开放教学内容的。案例3:第一位教师结合厦门现状设问,学生比较容易有感而发。今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刚好在厦门举行,引发问题:“厦门空气质量总体情况?厦门获得哪些荣誉称号?”教师从汽车站的路牌发现了前不久厦门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课堂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厦门人民正在创建“海湾型城市”,争取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作为厦门人民的一员,根据课本或收集的资料,结合厦门空气质量的现状,提出改善的建议。”通过互动沟通的方式,激发学生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