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诗经》学研究

杨慎《诗经》学研究

ID:34937899

大小:2.33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3-14

上传者:U-24835
杨慎《诗经》学研究_第1页
杨慎《诗经》学研究_第2页
杨慎《诗经》学研究_第3页
杨慎《诗经》学研究_第4页
杨慎《诗经》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慎《诗经》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学校代码:10140密级:公开学号:4031230601(£$犬聲LIAONING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THESISFORMASTERDEGREE论文题目:杨慎《诗经》学研究YangShen^sStudyOfTheBookOfPoetry英文题目:论文作者:张晓婷指导教师:王珏讲师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完成时间:_=r〇一五年五月 辽宁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进行了标注,并表不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y/r年f月Y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辽宁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学校须按照授权对学位论文进行管理,不得超越授权对学位论文进行任意处理。保密(),在年后解密适用本授权书。(保密:请在括号内划“V”)授权人签名:姒%_指导教师签名••玉J玉日期:年;r月^日日期:年上月丨p 申请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杨慎《诗经》学研究YangShen’sStudyofTheBookOfPoetry作者:张晓婷指导教师:王珏讲师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答辩时间:2015年5月17日二○一五年五月·中国辽宁II 摘要杨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著作数量非常多,《明史》中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杨慎推为第一。”而且杨慎著作涉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有诗词文赋之类的雅文学,也有弹词、医药、地理等方面的著作,李贽称其:“无一体不备,亦无备不造。”以往对杨慎的研究大多都是集中在对其著作的整理、校对,以及文学思想、诗学思想方面。除这些成就之外,杨慎还是一位在经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学者,特别是在《诗经》学方面。但是前人对于他这方面的研究或是受篇幅限制就其整个经学简要勾勒,或是但就其考据学或音韵学成就展开。本篇论文则是针对杨慎的《诗经》学成就作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杨慎的《诗经》学研究在整个明代来说都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对于清代的研究者来说则是开风气者。他锐意创新,工于考据;他好学穷理,老而弥笃。他将自己非凡的识见和旁征博引的考证方式引入《诗》学研究当中,一改宋元儒者空谈义理的作风,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有价值的观点。他的《诗经》学研究打破了明代已经僵化了的经学研究模式,不仅对明后期的《诗》学研究影响深远,更是为清代考据学的兴盛开启了先河。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杨慎的《诗经》学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介绍杨慎《诗经》学的基本情况,从明代《诗经》学的研究状况入手,分析杨慎《诗经》学的主要主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明代时人或是追随朱子亦步亦趋,或是信奉心学束书不观的学风的批判;二是对宋人,特别是朱子解释《诗经》的谬误之处进行批判;三是杨慎对于考据之学的重视。第二部分,杨慎《诗经》学的主要内容,从其释音、释义、名物制度、《诗》义新解和对朱《传》的反驳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杨慎《诗经》学的研究方法,从对《诗序》的重视、《诗》之异文的相互参照、重视汉魏古注和训诂考证四个方面展开。最后一部分是杨慎《诗经》学研究表现出的学术精神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杨慎研究《诗经》既不像明代时人一样盲目宗宋,也不像复古之风引导下的学者们那样唯汉人之书为是。这样的学术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他的怀疑精神,这是杨慎学术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当时的学者非常欠缺的;二是博学广记,这是杨慎能够取得如此大量成就的一个基础;三是务实的学风,这也是与当时的心学昌盛之风相对而言的;四是对清代考据学的影响。关键词:杨慎《诗经》学怀疑考据学IV ABSTRACTYangshenisafamouslitterateurandthinkerofMingdynasty,Hisworksarerichinquantity,itisrecordedinHistoryoftheMingDynastythatYangshenisapersonwhoisthemostknowledgeableandhasthemostwritingsinMingdynasty.AndtheYang'sworks'contentarealsoveryrich,notonlyinvolvespoems,butalsohavebooksaboutmedicineandgeography.Lizhisaidthatheis“Nooneunprepared,norhavenotbuild.”Beforeofthispaper,thestudiesoftheYangweremostlyconcentratedinsortingandproofreadingofhiswritings,andhisliteraryideology,andpoeticsthought.Inadditionto,YangshenisacareerofscholarsinthestudyofConfucianclassics,especiallyinTheBookofPoetry.Butpredecessorsforhisresearchinthisfieldorrestrictedbylength,abriefoutlinetheclassics,oronthetextologyandphonologyachievement.ThispaperisaimedattheYang'sstudyofTheBookofPoetry.Yangshen'sstudyofTheBookofPoetrycanbesaidtobeuniqueinthewholeMingdynasty,andheistheopenerforresearchersintheQingdynasty.Helikedtoinnovationandlearnedtheinnate.Heputhisextraordinarysuper-knowledgeanderuditewayoftextualresearchintothepoemstudy,changethestudywayofSongandYuan,andputforwordManynewideasandvaluableopinions.HisstudybroketheclassicsstudyintheMingdynastywhathasrigidmodel,andhadaprofoundimpactonnotonlyinthelateMingpoetrystudy,butalsofortheriseoftextologyoftheQingdynastystartedtheprecedent.Thisarticlemainlystudyfromfouraspects:thefirstpart,introducetheYang’sstudyofTheBookofPoetryfromtheMingdynasty,theresearchstatusofanalysisoftheYangofTheBookofPoetrytolearnthemainclaim.Includesthreeaspects,firstisforpeopleofMingdynastyorfollowingZhuxi'ssuit,orabunchofbooksdon'tbelieveinmindtheconceptofthejudgmentofstyleofstudy;secondisthecriticismtopepleofSongdynasty,especiallyZhiXi’swrongexplainationofTheBookofPoetry;ThirdistheYang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thestudyoftextualresearch.Thesecondpart:themaincontentofYangshen'sstudyofTheBookofPoetry,includeit'sexplainationofthesound,themeaning,theMeibutsusystem,theinnovationandthecontradictiontoZhuxi.TheThirdpartisthemethodshisofhisresearch.It'sresearchedfromfouraspects,theyaretheMaoShiForeword,thederivativesofpoems,thesouth-northancientnoteandexegesisV research.ThelastpartistheYang'sacademicspiritofhisstudiesofTheBookofPoetryanditsinfluenceonlatergenerations.Yangshen’sstudyofTheBookofPoetryisneitherblindlythesongaspeopleinMingdynasty,alsodon'tlikepepleunderthewindofrestoringancientwayswhowerejustfocusonthebookoftheHandynasty.Hisacademicspiritisvaluable,thispapermainlydiscussesfromfouraspects.TheFirstoneishisspiritofdoubt,thisisanimportantcontentoftheYang'sacademicspirit,andit'salsotheverylackoneoftheMing'sscholars;Secondly,hiswideknowledge,thisisthereasonwhyYangshencangetsomuchachievement;Thirdlyisapragmaticstyle,thisisalsowiththemindandthewindofrelative;ThefourthoneistheimpactiononthetextologyoftheQingdynasty.KeyWords:YangshenStudyofthebookofpoetryDoubtTextologyVI 目录摘要..................................................................................................................................IVABSTRACT...........................................................................................................................V绪论....................................................................................................................................11杨慎《诗经》学的基本情况......................................................................................41.1明代《诗经》学研究特点...............................................................................51.2杨慎的《诗经》学主张...................................................................................91.2.1讽刺时人学风......................................................................................101.2.2批评宋人之失......................................................................................121.2.3重视考据之学......................................................................................132杨慎《诗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62.1释音.................................................................................................................162.2释义.................................................................................................................172.3释名物制度.....................................................................................................192.4《诗》意新解.................................................................................................202.5对《朱传》的反驳.........................................................................................223杨慎《诗经》学研究的方法....................................................................................253.1重视《诗序》.................................................................................................253.2重《诗》之异文.............................................................................................263.3重汉魏古注.....................................................................................................283.4重考证、训诂.................................................................................................294杨慎学术精神及其影响............................................................................................314.1怀疑的精神.....................................................................................................314.2博学广记.........................................................................................................33IV 4.3务实的学风.....................................................................................................344.4对清代考据学的影响.....................................................................................35结束语..............................................................................................................................38参考文献..........................................................................................................................39致谢..................................................................................................................................4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2V 绪论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在其晚年的著作中也常自号为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等,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在经学研究方面有着较高造诣的学者。杨慎于明孝宗弘治元年生于京师,其母曾因艰嗣为忧祷于神,后梦神语曰:“当①以聪明奇慧子畀君。”杨慎自幼聪慧,十一岁时已有“只疑梅枝燃,不觉灯花落”的佳句,为王廷相所称赞。十二岁时作《过秦论》,祖父留耕公阅后称奇,认为他有贾谊之才。十四岁时,李东阳见其诗作,称之为“吾小友也”,“令其受业门下”。二十四岁时得殿试第一,并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三十七岁是杨慎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一年他因两上议大礼疏而两次受廷杖,并被永久充军云南永昌卫。杨慎所受的充军是明代充军之刑中最重的一种,不仅要承担国家军役,而且在本人死②后还要“勾丁补缺,由子孙替役”。之后的数十年,因为世宗的余怒未消,朝廷的数次大赦都把杨慎排除在外。六十岁后他依照军政条例提出的由子替役的请求也③未能得到许可,甚至在七十岁时他请求免戍役,从云南回到四川老家,仍然被世宗皇帝派人将他押送回了云南戍所。他在《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中写道:“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迁谪本非明主④意,网罗巧中细人谋。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可见其处境的凄凉。又有《病中永诀李张唐三公诗》:“魑魅御客八千里,羲皇上人四十年。怨诽不学《离骚》侣,正葩仍为《风雅》仙。知我罪我《春秋》笔,今吾故吾《逍遥》篇。⑤中溪半谷池南叟,此意非公谁与传。”诗中不难看出他对自身遭遇的悲愤以及对于世俗的留恋。杨慎在云南谪居共三十五年之久,一直到嘉靖三十八年卒于永昌,享年七十二岁。杨慎少有才名又生于历代仕宦之家,本应是前途无限的,但因为“大礼议”而被永远充军,以至于在云南度过了艰苦而漫长的余生。对于杨慎自身来说这样的遭遇应该是不幸的,但这种不幸却也是文学史的大幸。正是因为谪戍云南数十年,杨慎才有机会,也有时间和精力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才造就了作为文学家的杨慎。李贽也赞同这样的说法,所以他在《读升庵集小引》中写道:“先生之人品如此,道德如此,才望如此,而终身不得一试。故发之于文,无一体不备,亦无备不造。”①(明)杨慎.升庵全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②丰家骅.杨慎与云南沐氏-杨慎交游考述之一[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3):16③丰家骅.杨慎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4④(明)杨慎.总纂升庵合集10[M].新都王鸿文堂藏板,光绪壬午八年新镌:97⑤(明)杨慎.总纂升庵合集10[M].新都王鸿文堂藏板,光绪壬午八年新镌:521 ①正是因为仕途的不顺,才造就他了文学创作方面的莫大成就。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杨慎一生著作甚丰,在好友简绍芳为他所作的《年谱》中介绍其平生著述约有四百余种。《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②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诗文外杂著至二百余种,并行于世。”顾起元也在《升庵③外集序》中写道:“国初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作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这些著作中有诗、词、文、赋等雅文学,也有小说、戏曲、弹词等的俗文学,甚至在地理、气象、医药等方面也都有涉猎,且都有上佳之作。萧如松在《重刻杨太史升庵先生文集后序》中有云:“余观先生集,其赋颂之作,雄辞丽藻,章含秀发,亦汉扬、马之流亚也;诗则取材六朝汉唐,与子昂、太白异曲而同工;议论博辩,略④有苏氏风。盖昔人所读善者,庶几兼撮其长。”清代的俞廷举更是将他同唐李白、宋苏轼一起列为四川古今三大才子之一。有鉴于此,历代研究杨慎者大多集中在其文学作品的整理及其文学思想的探究方面。但实际上,除了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外,杨慎还是一位在《诗经》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学者。杨慎的《诗经》学打破了明代已经僵化了的经学研究模式,走出了宋学的笼罩,同时也不拘泥于《诗经》汉学的范围,而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考证得出更忠实于《诗经》本身的结论,在明代可谓是独树一帜的。由于杨慎长期谪居在云南,他的著作一直远离当时的学术活动中心,因而没能大量的刊刻流传,自然也没有立即产生重大的影响。后世对于杨慎研究的基础工作就是对于其著作、典籍的整理与校勘,这也是杨慎研究的一大重点。对杨慎著作整理的最初是他的门人邱文举,再有他的第三子杨有仁,然后是焦竑、何宇度、黄虞稷等人。特别是焦竑,他耗费数十年之力,搜求杨慎的著作,改订谱目,共一百三十八种,并编成《升庵外集》一百卷,流传最广。到了清代,经过周亮工的整理之后,李调元时的编目已达二百种。《四库全书》中收录有杨慎的著作四十二种,三百三十二卷。近现代仍然有学者在整理杨慎的著述,力图将它发扬光大。如四川省图书馆编的《杨升庵著述目录》收录有他的著作二百九十八种。而对杨慎的生平及其著述的考证最为详尽的,要数王文才的《杨慎学谱》,其中收录有杨慎的著作共三百余种。2002年,天地出版社出版的《杨升庵丛书》共六册,由王文才、万光治联合主编,选录其著作四十二种,选本以嘉历初刻为主,且皆用原著,很有价值。①王文才.杨慎学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54②(清)张廷玉撰.点校本二十四史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5081③王文才,张锡厚.升庵著述序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58④王文才,张锡厚.升庵著述序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1152 除了对著作典籍的整理、校勘外,也有对其诗学及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门研究。如雷磊有《杨慎诗学研究》,对杨慎的诗歌从“渊源”“本体”“影响”三个方面进①行分析。高小慧的博士论文《杨慎文学思想研究》则在其生平、著述及交游考的基础上,对杨慎文学思想的思想构建、诗学思想以及文学史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②王文才、李锡厚所辑《杨慎著述序跋》是杨慎著作之序、跋等的整理本。林庆彰先生的《杨慎研究资料汇编》则将各种对杨慎及其思想的研究文章合为一编。对于杨慎经学的研究向来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其中仅有的研究还主要是单就其考据学而言。比如林庆彰先生在《明代考据学研究》第二章中对杨慎的生平、考据学著作、考订之得失进行了论述,其中只有第二节“考订经书”的第二部分专论《诗经》。③④另外,林庆彰先生还著有论文《杨慎之<诗经>学》及《杨慎之经学》。但由于篇幅的限制,都只是对杨慎之《诗经》学作了简要的概括。对于杨慎的经学,《四库提要》中有评价称:“论说考证,往往恃于强势,不⑤及检核原书,致多疎舛,又恃气求胜,每说多窒碍,辄造古书以实之。”因为谪居云南,手边无书可供检校,只凭记忆写作,杨慎的著述中难免有讹误或臆测不实之处,这也是杨慎作品饱受争议的一个原因。对于这一点,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胡耀文《正杨》等书中都多有辩驳。而且杨慎好古书,亦好造古书。《四库全书总目·通雅》就曾指出“慎好伪说以欺售”。梁启超在《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也称杨慎、丰坊等人利用当时的复古风气,制造古书以“哗世取名”。王世贞称:“杨工于证经而疏于解经,博于稗史而忽于正史,详于诗事而不⑥得诗旨,精于字学而拙于字法,求之宇宙之外而失之耳目之前。”杨慎学术的确有缺失之处,其《诗经》学研究之作还充斥着文人习气,缺乏严谨的学术规范,但是他对于经学研究的贡献却也是不能否认的。民国初年的《续修四库提要》已明确指出杨慎《升庵经说》与清人之研究多有相合之处,并称此书为“明人经说之翘楚”。本篇论文旨在从明代经学的研究状况入手,分析杨慎的《诗经》学思想及主张,从而总结并阐明杨慎研究《诗经》的方法和成果,以及他的《诗经》学研究精神对后世造成的影响。①雷磊.杨慎诗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03:1-2②高小慧.杨慎文学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5:1-2③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私立东吴大学,1983:57-62④林庆彰,贾顺先编.杨慎研究资料汇编[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548-561⑤纪昀等纂,王云五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33[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1026⑥(清)王世贞著,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艺苑卮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6:10533 1杨慎《诗经》学的基本情况杨慎关于《诗经》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保存在其《升庵经说》中。《升庵经说》共十四卷,其中《诗经》部分有三卷。丹铅诸录以及《谭苑醍醐》中也有部分与《诗经》研究相关的内容。除此之外,在《升庵诗话笺证》、《升庵集》等著述中也略能见出杨慎关于《诗经》学的研究态度和方向。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将宋以后称为经学的“积衰时代”,而其中“论宋、元、明三朝之经学,元不及宋,明又不①及元。”至于明代的《诗经》学则“无甚精义”,甚至可以略而不论。胡朴安也在其《诗经学》中总结道:“大概明人之学,在义理一方面言,不如宋人之精;在②考证一方面言,不及汉唐之密。”从这些论断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明代的经学研究在整个经学历史中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具体来看,明初的《诗经》学还笼罩在朱学的权威影响之下,主要承宋、元之余绪,无甚新意可言。到了明中叶,弘治、嘉靖年间复古风气在文学以及学术界逐渐兴起。这股复古风气打破了明代已经僵化的经学研究之路,也结束了《诗经》“宋学”的独尊局面,从而使《诗经》“汉学”开始了复兴。一大批的学者或是阐发“毛序”,或是专门“抑朱”,开始寻求“宋学”之外的《诗经》研究方法。在这些人之中杨慎可以说是一个先驱者的存在,而且他的《诗经》学主张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他并不是从儒家传统的“经天地,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实用功能出发看待《诗经》,从学术观点上来看也并不能简单的认定为宗毛、郑,或者宗宋、宗朱。他重视《诗序》的阐发,但并不过度依赖;他参照《毛传》、《郑笺》,对于朱熹关于《诗经》的正确解释也同样采纳。他重视字词的训诂和诠释,对于其中的名物典制以及古音韵学内容也有相当多的考证。李调元更是在《升庵经说序》中称赞他:“先生雄才博雅,精于③考证,为有明一代之冠。”在《诗经》学的研究中,杨慎敢于挑战权威,大胆的提出怀疑,并旁征博引、细心考证,运用多种证据以证明观点。他的这种研究态度结束了明代学者间不知训诂考证、只一味空论义理的学术风气,开创了经学研究的新风尚。①(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283②胡朴安.诗经学[M].长沙:岳麓书社,2010:83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4 1.1明代《诗经》学研究特点《诗经》学的存在与《诗经》几乎是同时的。早在春秋之时,孔子就已经开始了对《诗经》的认真研究,相传现存的《诗经》就是经过他删订的。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孔子以《诗》教授学生的确是不能否认的事实,《论语》中就有不少他与弟子谈论《诗》的记录。比如《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①不伤。”两汉时期,《鲁》、《齐》、《韩》三家诗和《毛诗》有今、古文之分,在经文解说、师承授受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却共同将《诗经》学推向了全面的经典化,这正是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所谓的“经学极盛时代”。宋代学者具有怀疑精神,他们敢于挑战《诗经》汉学的权威,将其从政治和历史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但却又为它戴上了人伦道德的枷锁,使其走入了理学的困境之中。但不得不承认,宋儒在对《诗》义的理解和诠释上迈进了一大步。他们不恪守于门户之见,强调对《诗经》的独立感受,以己意解《诗》,特别是“疑序”一派,不屈从于古意,可谓新见迭出,有一种超脱之前的大气概。然而也正因此,《诗经》学刚刚从两汉“政教”意义的权威下走出,接着就又步入了宋儒特别是朱子《诗》学的权威之中。元代的《诗经》学研究也没有什么新的拓展,只是沿着宋人开辟的道路进行衍生和解释,但总的来说却还能写出一些自身的真实见解来。特别是入明之后的一些元朝遗老,如范祖干、陈谟等人,由于生逢乱世,功名无望,埋头于学术,打下了坚实的经学基础。明代的《诗经》学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笼罩在朱子《诗集传》的巨大阴影之下的人云亦云,甚至是照搬他人之说为己用,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明代的《诗经》学研究可以分为前期和中后期两个部分。明初,太祖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和朝廷刑罚的严酷造成了士人拘谨而保守的学术作风,“文字之祸”也层出不穷。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诗经》学主要是承接元人之余绪,继续诠释朱子《诗》学,从而使其更进一步的走向理学化。如《诗演义》是梁寅倾注一生思考所作的一部《诗经》学专著,然而《四库提要》中称:“是书推演朱子《诗传》之②义,故以‘演义’为名。”在《诗演义·凡例》中他也明确写道:“《诗演义》之作,本以申朱子《集传》之义,非敢违异。间有他说可取,必先用《传》义,而①(春秋)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新编诸子集成论语集释1[M].北京:中华书局,1990:65-198②(明)梁寅.诗演义文渊阁四库全书78[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35 ①他说附之其后。”可见梁寅所着力做的就是对朱子《诗》学的阐释工作。在明代前期类似《诗演义》这样的解《诗》之作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是永乐年间颁布的《四书五经大全》系列中的《诗传大全》。此书完全是对宋儒之说的演绎,至于汉魏之古注疏则完全废弃了。《四库全书·诗传大全》云:“⋯⋯广等是书,亦主于羽翼朱《传》,遵宪典也。然元人笃守师传,有所阐明,皆由心得。明则靖难以后,耆儒宿学,略已丧亡。广等无可与谋,乃剽窃旧文以应诏。②此书名为官撰,实本元安城刘瑾所著《诗传通释》而稍损益之。”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中也评价道:“《诗经大全》则全袭元人刘瑾《诗传通释》,③而改其中‘愚按’二字为‘安成刘氏曰’。”他们认为元人虽固守《朱传》,但也总算是由心而发,至于明人则完全是“剽窃”了。像《四书五经大全》这样由朝廷牵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编成的巨制也不过是照搬元人之作而略有改动。于是之后的士子们连宋、元之时的传疏也不看了,只是拘泥此书,用以应付科举而已。顾炎武先生更是疾呼“经学之废,实自此始”。对于当时的这种情况,杨慎在《升庵集》卷五十二《文字之衰》中这样描述道:“⋯⋯今之学者黄茅白苇甚矣。余尝言宋世儒者失之专,今世学者失之陋。失之专者,一骋意见,扫灭前贤;失之陋者,惟从宋人,不知有汉唐前说也。宋人曰是,今人亦曰是;宋人曰非,今人亦曰非。④高者谈性命,祖宋人之语录;卑者习举业,抄宋人之策论。”这种说法虽然听来有些讽刺,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明初学术界不思创新、因袭守旧的普遍现象。明中叶,大约弘治、嘉靖年间,学术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复古主义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古文也开始兴起,许多士子凡写字必用篆体或隶书。叶德辉在《书林清话·明刻书用古体字之陋》条下称:“明中叶以后诸刻稿者,除七子及王、唐、⑤罗、归外,亦颇有可采者,然多喜用古体字,即如海盐冯、丰诸人尤甚。”像前后七子、唐顺之、归有光等的名家也没有逃开用古字的“陋习”,可见当时的风气是多么的昌盛。然而,士人中好古却不知古的也大有人在。明于慎行《榖山笔麈·卷十三·称谓》条下有这样一段描写:“自嘉、隆以来,士风文字雅好古风,官名称亦多从古,如称六卿大司徒、大司马之类,此皆周官旧名,职任相合,称之是也。惟至台长无以称之,乃曰大中丞,则误甚矣⋯⋯至于锦衣掌印称为大金吾,顺天府①(明)梁寅.诗演义文渊阁四库全书78[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3②(清)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128③(明)顾炎武著,张京华校释.日知录校释下[M].长沙:岳麓书社,2011:486④(明)杨慎.升庵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447⑤(清)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266 ①尹称为大京兆,益无稽矣。”不知缘由、不知所谓,只因古时有类似的官名便随意衍生,至于荒谬。这样徒有好古之心而不知古的风气弥漫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刊印古书的风气也开始盛行。藏书家骤然增多,且都以收藏古籍的多少相争,以好古、嗜古之名相标榜。好古的风气还导致了“伪古”现象的出现。比如丰坊伪造《子贡诗传》、《申培诗说》,杨慎伪造大禹碑等。这些不同领域的“复古”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解放的讯息,是长期沉闷的文化统治之下人们对于程朱理学权威的冲击。在这种大氛围的影响之下《诗经》汉学也开始苏醒,并逐渐打破了明初《诗》学领域内独尊宋人之说的局面,给明代已经僵化了的《诗经》学研究带来了一线生机。在思想文化界最早表现出对宋人和宋学的不满并起来反抗的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后七子。《明史·文苑传一》称:“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②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李梦阳《缶音序》云:“诗至唐,古调亡矣,然自有唐调可歌咏,高者犹足被管弦。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黄、陈师法杜甫,号大家,今其词艰涩,不香色流动,如入神庙,坐土木骸,即冠服与③人等,谓之人可乎?”宋人中即使是黄庭坚、陈师道这样的大家在他看来也只是徒有衣冠,没有生命和灵气的“坐土木骸”,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偏激的。何景明则更为直接的指出“宋人书不必收,宋人诗不必观”。他们对于宋人是有成见的,而且是在宋人长期的权威统治之下,从思想深处产生的极端看法。因而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文学上的复古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针对宋儒而发的。这一点在《诗经》学的研究领域内则表现为尊从汉儒推重《诗序》的呼声与抵抑朱子废除《诗序》的主张之间的冲突。刘毓庆在其《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中将这一时期尊崇汉儒的潮流划分为三派,即尊序抑朱派、杂采汉宋派、辨正汉说派。无论是哪一派,都在打破朱子《诗》学的权威统治并复兴汉学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事实上,迫于朱子《诗》学长期统治的压力,即使是尊序抑朱派在开始的时候对待朱子的态度也并不激烈。如吕柟所著《毛诗序说》主要就在于申述汉儒,而当朱子与《诗序》发生冲突时,他或是采取回避之法,只申《诗序》之是而不言朱子之非,或是只取朱子《诗集传》与《诗序》相符合者以表明《序》之合理性。总之在说明自己立场的前提下还要维护朱子的尊严,对朱学的不满也只是意到而已,并不作批评。当然,这只是最初的情况,袁仁所作《毛诗或问》中已经展现出了批判朱子的锋芒,①(明)于慎行.榖山笔塵[M].北京:中华书局,1984:148-149②(清)张廷玉撰.点校本二十四史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7307③(明)李梦阳.空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262[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4777 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到郝敬作《毛诗原解》已经将朱熹对《诗》的解释方法斥为“说梦”,甚至发出“凡朱子言诗类此”的论断,表现出对于朱熹解《诗》之说的全面否定,对于《诗序》则表现出了盲从的倾向。这样极端的认识已经偏离了学术思想界最初反抗朱学的初衷,也并不能真正达到振兴《诗》学的目的。其中值得称道的是刘毓庆所谓“辨正汉说”一派的学者,他们虽然也是主要围绕《毛诗序》展开,但却不是盲目认同,而是能辨其得失,正其谬误。同时,他们并不拘泥于《毛诗》,而是能结合《齐》、《鲁》、《韩》三家之说,所论颇有新意。如朱谋玮有《诗故》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云:“谋玮是编,盖用汉儒之旧名。故其说诗,①亦多以汉学为主,与朱子《集传》多所异同。其间自立新意者⋯⋯”林庆彰先生在其论文《朱谋玮<诗故>研究》中统计,朱谋玮《诗故》中赞同《诗序》之说的有183篇,与《诗序》立异者有120篇,还有2篇对《诗序》进行了修正。另外朱谋玮还对《诗经》中的篇名、诗文进行了考订和校释,虽然这些考证工作不够详尽且有证据不足之感,但是却代表了明中后期《诗经》学研究的一大进步。胡绍曾的《诗经胡传》还作了文字训释与名物考证方面的工作,亦可以看做是清代汉学的先驱者。明代的经学研究在整个的中国经学史中一直是比较被忽视的部分,前代学者在谈及时对它也是多有指斥,认为其空疏无用,是经学历史上的“积衰时代”。顾炎武的《日知录》更是认为整个明代的著书“无非盗窃而已”。然而也有学者对明代之经学研究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比如清朝末年的学者刘师培,其《国学发微》称:②“近儒之学,多赖明儒植其基,若转斥明学为空疏,夫亦忘本之甚矣。”他还一一列举明学的可贵之处共十点,并举出其代表学者和作品,其中有三次提到了杨慎。在《明代考据学研究》中,林庆彰也提到了明代考据学对于清学的重大作用,认为:“若非明人筚路蓝缕之功,恐清人亦无此康庄大道也。明代考据既有启导清学之功,③则凡欲究清学之发展演变者,首应穷究明人之学,始可免忘本之讥。”其中也有多次提到杨慎在明代考据学发展中的作用。由此可见,杨慎在明代经学由义理学派转向考据学派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是清代朴学产生的先导,是明代最值得肯定的经学学者之一。①(清)纪昀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129②刘师培.国学发微[M].台北:国民出版社.1959:102③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83-5848 1.2杨慎的《诗经》学主张自明中叶时起,文学上的复古主义浪潮席卷而来,学者们纷纷“舍宋人之议论,求朱子以前之六经”,开始广泛阅读古之书籍,并着重对史实进行考辨。在这其中引领风尚者,首推杨慎。《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①为第一。”他不仅著述丰富,所涉内容更是多种多样。简绍芳《赠光禄卿前翰林修撰升菴杨慎年谱》称:“公家学相承,益以该博,凡宇宙名物之广,经史百家之奥,下至稗官小说之微,医卜技能、草木虫鱼之细,靡不究心多识,阐其理,博其②趣,而订其讹谬焉。”张素在为杨慎所作的《丹铅余录原序》中也写道:“太史氏杨子用修昔居馆阁时,凡六经、三史、诸子百家中有疑于辞、悖于理者,皆精察③而明辨之。居滇日暇尤以敷文析理自娱,汇为一帙,曰《丹铅余录》。”在治学方向上的重视经书、重视古之注疏,是汉学复兴的前奏。杨慎有关经学研究的著述颇多,据前人资料显示,其中与《诗经》研究相关的有《升庵经说》十四卷,《四诗表传》一卷,《经子难字》两卷,《转注古音略》五卷等,子部的《丹铅余录》、《谭苑醍醐》等书中也有部分《诗经》学研究相关的内容。其中关于《升庵经说》,《千顷堂书目》卷三:“《升庵经说》八卷,一作《经说丛钞》六卷。”此二目本属一书,仅仅是卷帙有异。后李调元本根据《千》本所列书目增补《丛钞》才导致了重复,《四川通志》将其列为两书也是由李调元而来的。《升庵外集》增辑为十四卷,包括《周易》二卷,《尚书》一卷,《毛诗》三卷,《春秋三传》二卷,《礼记》二卷,《周礼》一卷,《仪礼》一卷,《论语》一卷,《孟子》《尔雅》一卷。在王廷表《刻丹铅余录序》、梁佐《丹铅总录序》中曾提及《四诗表传》一书,《千顷堂书目》中也有著录。《经义考》中有云:“杨氏慎《四诗表传》一卷,未见。”焦竑、何宇度本称之为《四诗表证》。此书是杨慎中年所著,后来散入了《升庵经说》之中,故而单书已不见传。焦竑本十四卷《升庵经说》也是本文研究杨慎《诗经》学的主要参考文献。杨慎说经重视音韵训诂,敢于对前人之传统经典提出怀疑并作新颖的解释。他的很多言论都是针对宋儒而发的,特别是对朱子之学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在这些书中,杨慎或是阐明经义,或是考订字音、字义,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同样的绝非因袭旧说,表现出了非凡的怀疑、创新精神。因而《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称赞杨①(清)王世贞著,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艺苑卮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6:1053②王文才.杨慎学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47③(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9 ①慎,说他是“明代经说之翘楚”。具体来说,杨慎的《诗经》学主张主要有以下三点:1.2.1讽刺时人学风明前期士人虽然推重程朱之学,但此时的学风早已远离了朱子“即物穷理”、“博学审问”的本义。所谓承朱熹经学派的学者们也都只是沿着前人之成法照本宣科,即使是刻苦努力如吴与弼,也只是“一禀宋人成说”,并无新的建树。正如《明儒学案》中所记载章懋之说:“经自程朱后不必再注,只遵闻行知,于其门人②语录,芟繁去芜可也。”经学研究在这种思想的禁锢下走上了日趋僵化的道路,博学致知的精神也逐渐消失了。另外,明代朝廷颁布官方的经学传注之后,墨守一经即可取得功名,这也导致学子们不再认真研读、考校,只为剿取剽窃,苟取功名而已。特别是《四书五经大全》作为科举考试的专用书之后,士人们不仅不再读汉唐注疏,更是连宋人的著述都不看了。顾炎武在《日知录》“四书五经大全”条下痛斥:“唐宋之时,有是事乎?岂非骨鲠之臣己空于建文之代,而制义初行,一时士人尽弃宋、元以来所传之实学,上下相蒙,以饕禄利而莫之问也。呜呼!经学之废实③自此始。”也正因为如此,在提及《四书五经大全》时,后代学者多是批判之辞。对此杨慎在《升庵集·卷五十二》“举业之陋”条云:“本朝以经学取人,士子自一经之外罕所通贯。近日稍知务博以哗名苟进,而不究本原,徒事末节。《五经》诸子则割取其碎语而诵之,谓之‘蠡测’;历代诸史则抄节其碎事而缀之,谓之‘策套’。其割取抄节之人已不通经涉史,而章句血脉皆失其真。有以汉人为唐人、唐④事为宋事者,有以一人折为二人、二事合为一事者。”不认真研读经书,只是抄取其中的细枝末节,或是抄录、或是杂糅,全失其真,完全丧失了文人士子应有的精神和风度。对于当时这种罔顾古人之书,墨守一经、陈陈相因而不能考镜源流的肤浅、空疏的学风杨慎甚是痛恨,因而在其著述中颇多“怒其不争”的批评之语。杨慎在《升庵集》中已提及今人对宋人的盲目崇拜达到了“宋人曰是,今人亦曰是;宋人曰非,今人亦曰非”的程度,在《丹铅续录·卷二》“孟子注”条下又一次提到。“今之学者,吾惑之摭拾宋人之绪,言不究古昔之妙论,尽扫百家而归⑤之宋人,又尽扫宋人而归之朱子。”杨慎对于士人对宋学的这种崇拜非常困惑,①郭素红.明代经学的发展[D].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83②(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78③(明)顾炎武著,张京华校释.日知录校释下[M].长沙:岳麓书社,2011:486④(明)杨慎撰,张士佩编.升庵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47-448⑤(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60-16110 所以他在《丹铅总录》中曰:“未知其粗,则其精者岂能知也;近者未尽,则其远者岂能尽也。六经自火于秦、传注于汉、疏释于唐、议论于宋,日起而日变,学者亦当知其先后。近世学者往往舍传注、疏释,便读宋儒之议论,盖不知议论之学自传注、疏释出,特更作正大高明之论尔。传注、疏释之于经,十得其六七,宋儒用①力之勤,铲伪以真,补其三四而备之也。”即使只从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来看,也应是先有汉唐注疏,后才有宋人之议论。更遑论,宋之议论本就是从汉唐注疏中衍生出来的。纵使宋儒用力勤勉、去伪存真,也仍不及汉唐之时的著述更接近经学本来的面貌。如此来说,相比宋学,汉儒之学才是更应着力研究的。因而杨慎认为今人如此尽信宋人之作为有些舍本而取末了。《升庵集·卷七十五》“珠椟鱼筌”条云:“今之学者谓:六经皆圣人之迹,不必学之。又谓:格物者,非穷理也。格物者,格其物之心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修身者,修其物之身也;齐家者,齐其物之家也;治国者,治其物之国也;平天下者,平其物之天下也。是②全不在我,全不用工,是无椟而欲市珠,无筌而欲得鱼也。”这里的今之学者指的正是心学的倡导者王守仁等人。在这种思潮影响下,束书不观,不学无术,却又想凭借这所谓的“学术”得到功名利禄,正是明中叶一些学者心态的真实写照。在此种风气的影响之下,不通章句,不涉经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张冠李戴”者比比皆是。如《升庵经说·卷五》有云“《诗》曰:汔可小康。昭二十年,《左传》引此诗。杜预曰:汔,期也。然则期字虽别,皆是近义。言其近,当如此。《史》:汉高祖欲废太子,周昌曰:‘臣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不奉诏。’③言期者,意亦同此。”杨慎认为此处的“期”、“汔”虽然字有别,但是字义相近,都是语助词。就如同“往近王勇”之“近”音忌,注作“近,辞也”是一个道理。然而今人却不知道此处是用作语辞,而以为它是“辞去”之义,杨慎认为这种错误的解经之言甚为可笑。又有《丹铅总录·卷十三》:“小说家载李泰伯不喜孟④子,事非也。”杨慎认为小说家所称“李泰伯不喜孟子”的言论是错误的。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引经据典,称:“《内始论》引‘仁政必自经界始’;《明堂制》引‘明堂,王者之堂’;《刑禁论》引‘瞽叟杀人,舜窃负而逃’;《富国策》引‘杨氏为我,墨氏兼爱’⋯⋯由是言之,泰伯盖深于孟子者也。古诗《示儿》云‘退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45②(明)杨慎撰,张士佩编.升庵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749-750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91④(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8211 当事奇伟,夙驾追雄轲’则尊之亦至矣。今之浅学舍经史子集而剿小说以为无根之①游谈,故详辨之。”他以李泰伯《内始论》、《明堂制》等文中都有引用孟子之语作为证据,证明“泰伯盖深于孟子者也”,而古诗《示儿》更是表达了李泰伯对孟子的尊敬之意,因而小说家所谓李泰伯不喜孟子纯粹是无稽之谈。经史子集中已有很明显的证据,学者们不知查阅,只知听信小说家的无根之谈,当时不读书的风气可见一斑。当然,造成学术界的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科举考试的束缚外,“阳明心学”的倡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1.2.2批评宋人之失明中叶时起,学者们受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提倡汉学,并发现和批判宋人之学及其经注中的不合理之处,因而学术界具有相当程度的反宋意识。杨慎正是其中“批判宋学”的先行者。前面已提到杨慎对于明前期学者对宋人的亦步亦趋非常反对,他看到了宋人学术中的缺失,所以对于宋人之失的批评尤为激烈。如宋人称杜甫之诗为“诗史”,杨慎便相对的提出杜甫“诗史”之说不足信。他认为,由于杜甫作《滕王亭子》诗称:“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后人遂认为滕王是爱护百姓的好官,连郡志中也都这样认为。然而实际上,杨慎考察《新唐书》及《旧唐书》中记载:“元婴为金州刺史,骄佚失度。太宗崩,集宦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及迁②洪州都督,以贪闻。”这里所写元婴即为滕王。连小说中也有记载他“召属宦妻于宫中而淫之”。据此杨慎认为:有这样恶劣行径的人杜甫都还作诗称赞他,“诗史”的称呼也就不那么可信了。据现存的各种资料显示,杨慎对杜甫是相当尊崇的,那么这里的言论当然就不是针对杜甫,只是针对宋人之说所作的批评。由此杨慎对于宋人之学的态度也可见一斑。杨慎著述中有许多讥讽宋人的言论,可谓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如在《丹铅摘录·卷二》中杨慎写到宋人的议论不是公正严明的。在杨慎看来周德恭以王安石为“古今第一小人”的评价是“最公最明”的。王安石之所以能够享受后人的膜拜就是因为宋人以为王安石是可以与司马温公并列的名臣。而杨慎认为如果王安石能够称为名臣,那商鞅就也可以与孟子齐名。这就好比“醉者酗酒击人,醒者必群起力③救,不能止醉之酗而反罪醒之救”。这样不通情理之事居然能够一直存在,而且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82②(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89③(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3712 王安石父子还能一直“配享孔庙”,可见宋人议论影响之深。而且,在杨慎看来宋儒读古文就如同“说梦”。据《丹铅总录·卷二十六》记载,《公羊传》中有:“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此“九国”是形容叛国之多,并不是实际上就有九个国家。然而宋儒赵鹏飞云:“葵丘之会惟六国,会咸牡丘皆七国,会淮八①国,宁有九国乎?”另外《楚辞·九歌》本来有十一篇,《九辩》也有十篇,然而宋人不知古人对“九”字的虚用之义,而强自把其中的两章合而为一,以符合“九”之数。对此,杨慎讥讽其无异于痴人说梦,荒谬至极。在丹铅系列著述中杨慎也多次表达了对于宋人解《诗经》的不满之情。《丹铅续录·卷二》“常棣之华”条记载了关于《小雅·常棣》中“鄂不韡韡”一句的解释。《诗疏》云:“华下有萼,萼下有跗,华萼相承覆,故得韡韡而光明也”。而宋人却将之解释为:“鄂然而外②见,岂不韡韡乎?”所以杨慎认为宋人这样的诠释之词不仅是不懂解《诗》,连字也都不认识了,甚至认为汉儒若是地下有灵也得“失笑”了。《丹铅余录·卷三》中在提及解《卷耳》时,杨慎更是毫不留情的直斥道:“宋人尚不能解唐人诗,以③之解三百篇,真是枉事!不若直从毛、郑可也。”认为宋人连唐诗尚不能解释清楚,即使要解《诗经》也是解释不明白的,倒不如直接听从毛公和郑玄的传注之说。可见杨慎对于宋人对《诗经》的部分解释可以算得上“深恶痛绝”了。另外,杨慎认为宋人解经所用的语言也很粗陋,且辞不达意。《丹铅续录·卷七》“活泼泼地”条下记载:“汉唐以下解经率用《说文》、《尔雅》,匪惟解经为然也,鸠摩罗什以汉语译梵书亦用《说文》、《尔雅》,可见二书可通行百世矣。至宋时,僧徒陋劣乃做语录,始有喝捧咄咦之粗态、屎厥狗子之鄙谈。⋯⋯本欲明经,适以晦道矣。甚者因陋就简,以打乖筋斗入诗章,以开眉合眼入文字,曰:我所述,程朱之说,④道理之谈,辞达而已,不求工也。”汉唐以来不仅解经,就连鸠摩罗什翻译梵书用的都是《说文》、《尔雅》二书。然而到了宋代学者却将一些陋言俗语用于解经,还美其名曰不求工整,辞达而已。杨慎称他们所认为的辞达才正导致了语意的不达。1.2.3重视考据之学明中叶之时学术界各种思潮相交织:王阳明反对朱子之“道问学”,其门人、弟子则将他的思想肆意发挥,以致张狂而不自知;复古一派则衍生邪说,教天下士人不读唐以后之书,心骄而气盛。王学之革新与前七子之复古结合造成学风的大乱。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658②(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59③(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0④(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9913 对此,吴晗论道:“谈性理者以实践标榜,掩其不读书之陋;谈文学者以复古号召,倡不读唐后书之说。两家互相应和,形成一种浅薄浮泛之学风,既有一二杰出之士,①亦复泛涉浅尝,依傍门户,不能自立一说。”在这种学风之下,一批学者不得不奋起而革新,考证学风便应运而生。对于明代考据学兴起的原因,林庆彰先生在《明代考据学研究》一书中分析有五点,即理学内部之要求、废学之反动、复古运动之影响、杨慎之特起和刻书业之兴盛。此外,“当时政治黑暗,学者仕途受阻,亦有②助于考据之风。”可见杨慎在明代考据学之中的地位,可以说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杨慎《诗经》学的研究重视考订经书,重视古之注疏。李调元在《升庵经说序》③中称赞他道:“先生雄才博雅,精于考证,为有明一代之冠。”此言非虚,有明一代的经学研究者中的确没有能够与他相比肩的。杨慎关于《诗经》的考证内容主要就保存在《升庵经说》中,其中关于《诗经》的有三卷。虽然数量不算多,但却意义重大。杨慎论《诗经》并不专主一家,对毛、郑的错误处有所驳正,对宋儒的合理之处也未尝不遵从。如他论《诗序》称:“程伊川云:《诗》小序是当时国史作,如不作,则孔子亦不能知。如《大序》,则非圣人不能作。此言可谓公矣。朱④晦菴起千载之下,一以意见,必欲力战《小序》而胜之,亦可谓崛强者也。”杨慎对于朱熹关于《诗序》作者的说法表示认可,但却认为他只因吕祖谦太尊小序而欲尽去其说的做法有些矫枉过正了,这种由心而发的意见也可谓是新奇而公允的。更重要的是,在提出怀疑、发现问题的同时,杨慎还能够用实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论及《大雅》、《小雅》的区别,他认为《诗大序》所谓的因为“政有小大”所以写及政事的《雅》体诗也就有大小之别的说法并不妥当。杨慎认为《大雅》中所讲述的都是奉天承命、继代守成之类,固然可以称之为“大”。然而就《小雅》来说,《天保》以前几篇讲治内,《采薇》以后几篇讲治外,又哪里能用“小”字来形容?并且给出具体的解释:“今考《小雅》正经十六篇,大抵寂寥短章,其篇首多寄兴之辞,盖兼有风之体;《大雅》正经十八篇,皆舂容大篇,其辞旨正大,气象开阔,与《国风》迥然不同。比之《小雅》,亦自不侔矣⋯⋯《离骚》出于《国风》,言多比兴,意亦委婉。世以‘风骚’并称,谓其体之同也。太史公称《离骚》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①吴晗.胡应麟年谱[J].清华大学学报,1934(3):183-252②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1-26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914 言《离骚》兼《国风》、《小雅》,而不言其兼《大雅》,见《小雅》与《风》、①《骚》相类,而《大雅》不可与《风》、《骚》并言也。”先说明自己对《大雅》之大和《小雅》之小的理解,并举《诗经》中的诗句以证明,然后以司马迁的话作为佐证,有理、有力,兼之有据。这样一来,足以破除“政有大小”之说,证明自己所推严粲观点的正确。又如训释文字。为了证明郑玄、孔颖达对《关雎》中“窈窕”一词解释的错误,杨慎列举了十二条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虽然他所举之例有些是后世诗文的材料,大约在论证方面不太成熟,但是这种旁征博引的做法确实是在他之前很少见的,也可谓是引领风气者了。另外,他还注重古音的考证。杨慎著有《转注古音略》、《古音略例》、《古音猎要》《古音余》等书,研究古今音韵的变化,打破了南北朝以来一直沿用的“叶韵”之说。杨慎将所得古今音变化的结果运用到《诗经》研究之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意见,虽然我们没办法确切说明其是否正确,甚至有一些说法是被后人证实为错误的,但是他敢于否定前人、另辟蹊径的创新精神却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在《升庵经说》中,杨慎也多次提出不能正确识别古字就不能够解经,“可与汲古者道,难为浅中言”之类的观点,可见他对考据之学的重视。杨慎这种不事空谈,用证据说话的考据作风,有利于改善宋明以来儒者空谈性理、束书不观的不良风气,从而将经学研究引上更加正确的道路。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015 2杨慎《诗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杨慎关于《诗经》学的研究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释音杨慎的古音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他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像清代学者那样形成系统的论著,而是散见于一系列作品之中,但是他在古音韵学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清代经学家江永称:“宋吴棫才老始作《韵补》,搜群书之韵异乎今者,别之为‘古音’。明杨慎用修又增益之,为《转注古音》。言韵学者谓二家为①古韵权舆。”朱希祖在《清代通史序》中写道:“杨慎著《转注古音略》、《古音丛目》、《古音略要》、《古音略例》、《古音余》;陈第又为《毛诗古音考》、②《屈宋古音义》;顾炎武继之,成《音学五书》,于是音韵明而训诂明。”杨慎的十三世孙杨崇焕更是作《陈第古音学出自杨升庵辩》,认为:“中国古音之学,大抵见专书者,发端于宋才老撰《韵补》,即沦胥于元阴时夫撰《韵府》。厥后兴复于明升庵公,搜辑诸字,且起略例、定名称,方成立古音学⋯⋯是升庵公于古音③学,上承才老之余绪,下开季老之先声,其贡献于中国学者之成绩,伟矣。”可见历代学者对于杨慎在古音韵学方面的成就还是给予了极大地肯定的。杨慎将他的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诗经》学考证过程之中,他善于用古音通假阐明《诗》意,还运用方言甚至是谚语材料解决《诗》中的问题。杨慎通过古今音韵变化的研究对《诗经》做出的新解释有很多。如:《鄘风·柏舟》中“实维我仪”。因为“仪”字按今音在上下文中并不押韵,所以朱子在其下注曰:“叶牛何反”④。但是杨慎注意到《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其中“仪”与“莪”、“阿”为韵,《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亲孔嘉,其旧如之何。”其中“仪”与“何”为韵。另外,《太玄》、《史记》等多部古书中或是古音通假,或是古音标注,也都有类似这样“仪”读“俄”音的例子。所以杨慎根据多方面的证据认为“仪”在古时的音就是“俄”。杨慎证明一字的音往往都要引用大量的古诗文,多方面取证。如《大雅·板》①(清)江永编.古韵标准·例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②萧一山.清代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942③林庆彰,贾顺先编.杨慎研究资料汇编[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537④(宋)朱熹集注.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3316 中有“匪东方则明”,杨慎认为:“明,音芒,叶‘月出之光’。又‘昊天曰明,①及尔出王’。”然后先后举《易》、《书》、《白虎通》等书中的句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易》中“天下文明”就是叶上一句的“阳气潜藏”。又“洵直且侯”,杨慎认为此处的“侯”字应读作“胡”,与“羔裘如濡”相叶。然后举《史记》、《易林》、《西京赋》等文中的相同读音作证。也许,杨慎对于《诗》中一些读音的考证并不算十分严密,而且古音流传至今几经更易、变化良多,即使考出字音也没办法确认其正确与否。但是他力辟“叶韵”之说,打破了今古音间的藩篱,无疑给《诗经》学的研究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杨慎释音也有的是从形声的角度入手,佐之以方言为证。如《召南·小星》中有“抱衾与裯”。杨慎解释“裯”字曰:“裯,从周得声,与凋、雕、蜩同。裯,当音‘条’,今关中亦呼寝褥为条子。裯,叶‘维参与昴’。昴,徐邈读作‘旄’。②旄,胡星也,其象如旄,因名。旧叶‘昴’作‘留’,恐非。”杨慎先详细说明“裯”字因何而得声,应该读作什么,然后以如今方言中保存的读音和徐邈的注释为佐,证明旧注的错误和自己观点的正确,增强了可信度。也有单纯的释音者。如《氓》“女也不爽”,这里的“爽”杨慎认为应读作平声,以与“士贰其行”相叶,并举《老子》、《左传》与《楚辞》之句相证。“又‘其德不爽,寿考不忘。’《老子》‘五味令人口爽’。《左传》‘唐公两肃爽’。《楚辞》‘厉而不爽’。音俱③同。”《出其东门》“聊乐我员”,其中“员”字杨慎认为应读作“云”,今天的“云”正是“员”字的省文。“员,古‘云’字。又‘云于尔辐’,又‘景云维④何’。《泰誓》‘虽则员然’。《石鼓文》‘君子员猎,员猎员游’。”《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塗。”杨慎认为此处“塗”音余,叶华,并举《易林》和柳宗元的诗为证。“《易林》:雨雪载塗,东行破车,旅人无家。⑤柳诗:善幻迷水火,齐谐笑拍塗。东门朱屡饭,中散虱空爬。”2.2释义杨慎《诗经》学中释义的部分较多,其中有的是前人之说有分歧而他择一而从之并加以印证,也有的是自创新说。这也是杨慎学术研究中最有成就的一个方面。释义既包括释字义,也包括释词义和句义。(1)释字义。如对于《豳风·东风》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1②(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2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8-69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1⑤(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1-8217 中的“烝”字:“‘烝在桑野’,‘烝在栗薪’,或训为众,或训为进,皆不通,当训为麻。军士从征于外,而麻无人收,或在桑野,或在栗薪。此于物理、人情最①叶。”杨慎认为过去解“烝”字或以为是众,或以为是进,都是解释不通的。他认为应当解为麻,然后解释通句之意,认为这样解释才是最合情理的。杨慎对于自己的解释非常满意,自称:“千载之疑,今日始释然。周公有灵,亦当抚掌矣。”②又如“无然宪宪”之“宪宪”,杨慎注曰“犹欣欣也”,称二字虽古今字不同,但意旨是一样的。并举沮渠蒙逊责刘裕入关之语和《通鉴释文》加以证明。(2)释词义。如对于《关雎》中“窈窕”一词的解释。“《字书》‘窈,深也;窕,极深。窈窕,幽闲之地也;淑,贞静之德也’。郑玄《笺》‘幽闲深宫,贞专之善女’。《正义》曰:‘淑女以为善称,则窈窕宜为居处。’《方言》‘美心为窈,美容为窕’。非也。按:窈窕训深宫为是。深宫之地是幽闲。深宫固门曰幽,内言不出曰③闲。窈窕言其居,贞专言其德。今解者混之,遂以窈窕为德,误矣。”杨慎同意《字书》、《郑笺》、《正义》的说法,认为“窈窕”形容居住之地,“淑”形容人的德行。而《方言》以及今人将之混为一谈,以窈窕形容德行,这是错误的。之后他列举了《归去来词》、《江赋》等十二条证据来证明“窈窕”形容的是居住之地,而不是讲德行的。又如《东山》诗中有“町疃鹿场”句,汉唐之时的注疏认为“町疃”指鹿迹。杨慎云:“‘町疃鹿场’,毛苌云:鹿迹也。《说文》曰:町疃,④禽兽所践处。汉儒解经,如此可笑。”就是因为“町疃”之下跟着“鹿场”二字,就以鹿迹、兽践作解释,这样的解经方法很是可笑。杨慎认为诗人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是:征夫很久没有回家,使得“町疃”之地被践踏为“鹿场”。他先说明“町疃”在《说文》中从田,是田之属。然后考以《左传》、《西京赋》、《论衡》等六部作品,证明“町疃”是说野田,并无鹿迹之说。如《左传》中“町原防,井衍沃”一句,干宝注曰:“平川广泽可井者,则井之;原阜隄防不可井者,则町之。町,⑤小顷也。”最后以同样是《诗经》中的句子作比,说明“町疃”与下面“鹿场”二字应区分开解释。这样他就直接推翻了毛苌以及《说文》中关于此句的解释,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说法。另外,《大雅·崧高》中“往近王勇”,杨慎认为“近”字应音基,形误而成“近”。《小雅·正月》中“天夭是椓”,“天夭”是“夭夭”的形误等等。这些都是杨慎从字形出发对字义进行的新解释。(3)释句义。如《谷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8②(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8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0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7⑤(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718 风》中有“行道迟迟”,杨慎释曰:“‘行道迟迟,中心有违。’思致微婉。《紫①玉歌》所谓身远心近,《洛神赋》所谓足往神留,皆祖此意。”先以“思致微婉”评价此句,然后说明后世《紫玉歌》、《洛神赋》之情意正由此而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曹风·鸤鸠》中有“心结于一”,杨慎曰:“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优得师,莫慎一好。好一则博,博则精,精则神,神则化。是以君子务结于一也。《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心如结兮。韩婴《诗说》如此,精矣哉。②鸤鸠以一心养七子,君子以一仪养万物。”杨慎认为此一句写的极为精妙,将古之治气养心之术总结的十分到位,并以《韩诗》之说,配合君子之行相衍发,将诗句的意义解释的清楚而明白。诸如此类,杨慎对《诗经》句义的解释也都是能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的。2.3释名物制度对鸟虫草木名称以及制度之类的考证历来是《诗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杨慎在这一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名物解释中最多的就是草木之属,如《唐风·山有枢》中“山有栲,隰有杻。”杨慎云:“栲,山樗;杻,檍也,宫中多树之,取③亿万之意,谓之万年树。注唐诗者以冬青为万年枝,非也。”在这里他不仅点明了这两者分别是指什么植物,在什么地方种植,有什么寓意,同时也指出了注唐诗之人的错误。另外,对《葛生》篇中的“蔹”字,杨慎云:“蔹音帘,似栝楼,叶盛而细,其子正黑如燕薁,而不可食。幽州人谓之乌服。其茎叶煮以哺牛,除湿。”④此一处不仅写明了读音、形貌,连地方叫法以及用处都写的很清楚。从这些注释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杨慎读书之多、见闻之广。《大雅·韩奕》“鞹鞃浅幭”,杨⑤慎曰:“鞹,去毛之皮;鞃,轼中也;浅幭,以虎皮覆轼幭。”然后引《礼记》和《周礼》加以诠释。《陈风·防有鹊巢》中“中唐有甓”之“甓”字。“《郑注考工记》:阶前若今辟祴也,分其督旁之修,以二分为峻。今‘辟’即‘甓’也,⑥祴其道也。中央为督,峻其督所以去水。”在这里杨慎只是简单的说明了诗中所称是为何物,以及今天的叫法。还有一些名物的诠释则要复杂的多,不仅要更正错误的解释,还要追本溯源说明其证据所在。最经典的便是杨慎对“泮宫”的解释。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4②(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5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2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2⑤(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93⑥(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219 旧时的注疏以辟雍为天子之学的名称,而泮宫则是诸侯之学的名称。而杨慎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杨慎先是从源头上反驳旧说存在的可靠性。他说这种说法是从《王制》开始的,而《王制》本是汉文帝时的曲儒所作,因而其本身就是不可信的。然后再举例称:“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①共之。使天子之学曰辟雍为周之制,则孟子固言之矣。”他认为孟子列举了学校在三代之时的不同叫法,如果真的有天子之学称辟雍的说法,孟子就应该提出来了,既然没说那大概就是没有这种说法了。之后又取《颂》、《考工图》之语证明辟雍只是宫殿的名称,而泮宫也只是指泮水旁之宫而已。“既曰辟雍,而《颂》云‘于彼西雍’,《考工图》又有‘胥雍则辟雍也’。西雍也,胥雍也,皆为宫名无疑也。”②否则,如果说鲁有泮水所以称宫名为泮宫,难道当时天下一百多个诸侯国的学校都是建在泮水旁所以才都叫做泮宫的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杨慎因此断定“辟雍”和“泮宫”都只是宫殿的名称而已,并无所谓的学宫之说。另外,对于《诗》中记载的古之礼俗制度杨慎也做了很多的考证,他也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追究诗之本义。如《车舝》篇,《诗传》认为这是一篇新婚燕乐之诗,而杨慎不这样以为。“《礼》云:婚礼不贺,人之序也。又曰: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新婚安得有③燕耶?”《礼》中已有记载称有婚嫁之事的人家三日不举乐,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此,又何来新婚燕乐之说?所以他反对朱子之说而支持《小序》,认为此诗是讽刺之作。又如,《升庵经说》中有“天子玉琫而珧珌,诸侯璗琫而璆珌,④大夫璙琫而璆珌,士珕琫而珕珌。”这句话也是属于礼俗制度诠释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名物制度的考证来解《诗》的方法郑玄、孔颖达等人就已经用过,但是他们大多只是引用或者简单的论述,相比来说杨慎的做法就更为周全。他不仅仅是纠正讹误,也给出了详尽的考证,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意义的新说法。而且这些说法大都是“证据确凿”的,并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4《诗》意新解杨慎的《诗经》学研究充分发挥了怀疑精神。他并不盲信于传统的经典说法,而是从考据学的角度对《诗》提出新的解释,并做认真的考证。如对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解释。“《诗纬》曰:契母有娀氏浴于玄丘之水,睇玄鸟衔卵而坠之,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75②(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75③(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4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720 契母得而吞之,遂生契。自此说一出,太史公因之,朱文公《诗传》亦因而不反,①愚切疑之。”杨慎认为“卵不出蓐,燕不徙巢”,哪里会有衔而误坠之说?即使真的误坠了,也应该摔碎了。即使不碎,也不至于“得而吞之”。他认为这样的说法不过是解《诗》的人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所以假借神怪之说来欺骗世人而已。对于这句诗,杨慎的解释是:“玄鸟,请子之候鸟也。《月令》:玄鸟至,是月祀高禖以祈子。意者契母以玄鸟至之月请子有应,诗人因其事而颂之。曰天命、曰降者,②尊之、神之、贵之,若曰‘宝自天降’也。”他以《月令》所载证明玄鸟是一种祈子之鸟,《诗》中所言只是对于契母于玄鸟到来之月请子而有应的记载。所谓“天命”也不过因为所应之子是契而尊之、贵之。这就跟“仲秋之月,祷而生商”以及“黄帝之生,电虹绕枢”是一个意思,都只是诗人所作的兴词,寄托着诗人的崇敬之意。又如对于《王风·黍离》,《诗集传》言:“大夫行役,初见稷之苗,中见③稷之穗,终见稷之实。而闵周之心始终如一,不少变而愈深。”《诗》之注疏谓:“稷苗六月、穗七月、实八月。”杨慎认为,如果按这样理解,诗人开始写诗时是六月,看见的是稷之苗;中间是七月,看见稷之穗;到了八月看见稷之实时才刚刚写完全诗。这期间需要三个月,往返至少四次。如此来说,《桃夭》诗写“灼灼其华”、“有蕡其实”、“其叶蓁蓁”,从叶到华、再到实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样的行为不像是诗人,倒有些像是守桃园的老叟了。杨慎称写诗并不是见叶写叶,见华写华,见实写实的。所以:“诗人之所赋,因其苗而及其穗,因其穗而及其实。”④《桃夭》也是如此,都是诗人运用想象和联想,因此而及彼,是“一时所见,一日所赋”。又《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一句,前代说诗者的解释称:“中原有菽,庶民尚能采之以养其子;桑间有虫,蜾蠃亦能负之以养其子。夫养其子者,盖为似续之计也。彼小民微物尚尔,今王有子,不能⑤教诲之,使之善,以为似续之计。乃欲信谗而弃逐之,何哉?”之后更有了的“蜾蠃取桑虫负之,七日化为其子”的说法,杨慎认为这些说《诗》者考之未精,所说并非诗人之本意。至于扬雄所谓“类我类我,久则肖之”之说也是信说《诗》者之言的结果。他赞同范处义之说,认为古人多因形色之似而名物,如“瓠之细腰者曰‘蒲芦’,故蜂之细腰者亦名蒲芦;正如绶草、绶鸟皆名以‘鹝’;青黑之菼、青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5②(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5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9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9⑤(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4-8521 ①黑之鸠皆名之以鵻”。并引《中庸》以证之,认为诗人本想表达的只是“善养”之义。况且后世诗人通过查看蜾蠃之巢也已证明其自有卵,所取螟蛉之子只是作为自身幼虫的食物而已。由杨慎的质疑之辞来看,这些前人的解释实际上有很明显的漏洞,经不起推敲。但是这些经典之说流传日久,历代学者将其奉为圭臬,不敢生疑,更不敢打破。而杨慎能够抛开经典的束缚,站在考据学的角度上认真思考、取证,最终做出更合乎情理的解《诗》之说,这种勇气是值得后辈学者们赞扬和学习的。2.5对《朱传》的反驳②杨慎在大礼议时曾上疏称:“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但之后杨慎的学术思想发生了变化,对于朱熹之学他更多的选择了批判。特别是在其《诗经》学研究中,杨慎对于《诗集传》之说多有批驳。《丹铅总录·卷十四》“朱子论吴才老叶韵”条,关于《商颂·殷武》“下民有严,协下怠皇”一句,吴才老棫《诗经叶韵》认为是避讳之说。朱子则认为避讳之说没有道理,其中的“严”字应按当地的乡音叶作“昂”,作户刚切。而杨慎有不同的看法。“愚按:‘严’字避汉讳改‘庄’,史有明证。庄君平改严君平,庄子陵改严子陵是也。其说本不误,不可③以闽音证之,且三代之世闽未入版图,作诗之人安得取闽音而入《商颂》乎?”杨慎称避讳之说早已有之,而且是有明证可循的。朱《传》对此的解释是错误的,而且是犯了常识性的低级错误,他对朱熹的批评力度可见一斑。《丹铅续录·卷七》“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条云:“古注: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锡福,毛苌以为文王锡之;郑玄以为天锡之;《朱传》以为诸侯赐成王以祉福,而惠我以无疆,使④我子孙保之也。”对《周颂·烈文》一篇中“烈文辟公,锡兹祉福”一句的解释,毛氏认为是文王赐福,郑氏认为是天赐福,而朱熹却认为是诸侯赐福给天子,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了。对此杨慎毫不客气地评论称,朱熹就是为了创建一种不同于前人的说法,所以才连“害理至此”的解释都说的出来。又如《秦风》第一篇是《车邻》,小序认为它是赞美秦伯之始有车马,朱《传》也认同此说。杨慎则认为这是因为句首车马之说臆度而来。“‘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此诗之意在后两句。夫为一国之君,高居深宫,不接群臣,壅蔽已甚矣。又不使他人而特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4-85②(清)张廷玉撰.点校本二十四史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5081③(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04④(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422 ①使寺人传令焉,其蔽益甚矣。”杨慎认为,秦国本来就是夷狄之国。据《史记年表》记载,秦穆公学于宁人。这里的宁人也是指寺人。“三代之君,必学于耆德,以为师保。”君王本应是学于年高德劭、素孚众望之人,而秦穆公却是“学于宁人之刑余为周召,以法律为诗书”,杨慎认为这是寺人之祸。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景监荐商鞅、赵高杀扶苏,并最终造成了秦国的灭亡。圣人之所以将此作为《秦风》之首记录入《诗》中,就是为了垂戒于后世。而《史记》中记载穆公学于宁人之事也是得圣人之意而为之。所以,杨慎称朱《传》对此的解释是“儿童之见”。又《丹铅总录·卷十八》下有“诗小序”一条,杨慎云:“朱子作《诗传》尽去小序,盖②矫吕东莱之弊,一时气信之偏,非公心也。”并举一例为证,称小序有云:“《菁莪》乐育人才也,《子衿》学校废也。”朱熹《诗集传》认为并非如此。到作《白鹿洞赋》时又曰:“广《青衿》之疑问”,又曰:“乐《菁莪》之长育”。当被问及此与前说相悖时,却又称:“旧说亦不可废也”。杨慎认为他的这种前后说法不一并为自己找借口的行径就同俗谚中所说“玉波去四点,依旧是王皮”无异。可谓是讽刺至极!杨慎识见丰富,读书广博,因而他的研究涉猎面也非常之广。有些集中讲述的内容,占篇幅比较多,如上述的五点。还有一些是零星散落的内容,在这里不做过多赘述,只略举其中几点。(1)有关于《诗》之文法的。《升庵经说》中有“叠韵”一条:“皮日休云:《毛诗》‘鸳鸯在梁’,又‘螮蝀在东’,即后人叠韵之始。③余谓此乃偶合之妙,诗人初无意也。”皮日休认为《诗经》中“鸳鸯在梁”两句是叠韵用法的开始,杨慎虽然也同意这种看法,但他补充称诗人在作此诗时并不是有意为之。又《大雅·召旻》“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杨慎云:“首二倒字句也。昔时之富,善人是富;今兹之疚,④君子在疚也。”(2)有地理考证方面的内容。如《泉水》“出宿于干”,杨慎云:“‘出宿于干’,今开封有邗沟,韦氏《历纪》云:蹇叔处干而亡,入秦而秦霸。”⑤他认为干、邗是同一个字。诗中的“干”是一个地名,指的就是当时开封的邗沟。有天文之类。如《小雅·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一句。《诗缉》中记载李氏称启明即是太白,而长庚不知道是什么星。毛氏则认为启明和长庚就是同一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2②(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55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6④(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3⑤(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523 颗星,后世遂认为长庚就是太白星。所以李白之母梦见长庚而为他起名为白,字太白。而杨慎更倾向于认同郑樵之说,认为启明、长庚本是两颗不同的星。“郑樵曰:启明,金星;长庚,水星。金在日西,故日将出则东见;水在日东,故日将没则西①见。”不仅直接指出启明和长庚不是指同一星,还写明了他们分别是指什么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也就是辨别他们的方式。这样也就清楚明白,不会再有人将之混淆了。(3)有分析《诗》中篇名之由来的内容。如《大东》篇,其首句是“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那篇名为什么是“大东”而不是“小东”?在这里杨慎先是分别解释了“大东”与“小东”之名的由来。“周自平王遭父子之变,去丰而迁洛,周始东也,故曰大东。自敬王遭兄弟之争,子朝居王城,曰西王;敬②王居狄泉,曰东王。周又东也,故曰小东。”诗句中之所以将“小东”放在前面,是诗人在作诗之时追忆往昔,所以是先“小东”后“大东”。而篇名又取“大东”,是为了“纪乱之原也”。杨慎云:“凡篇名多择章首二字,此诗名独越首章而取次③章,不曰‘有饛’而曰‘大东’,吾不知作者名之与删定者名之与有旨哉。”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2②(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2③(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224 3杨慎《诗经》学研究的方法杨慎《诗经》学研究的成果并不是空穴来风,相反,他运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以得出尽可能接近真相的结论,并给出各方面的有力证据。对于所持观点,他必定经过反复论证,因此论证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他所用的研究方法大体有如下几种:3.1重视《诗序》前面已经提到过,杨慎的《诗经》学研究并不是专主一家。他不专学于毛、郑,更不惟朱《传》是从。所以对于《诗序》的态度他是中立的,既不会像汉儒为了符合《小序》而歪曲诗意以从之,也不像朱熹完全弃《诗小序》于不顾。所以他说:“朱晦菴起千载之下,一以意见,必欲力战《小序》而胜之,亦可谓崛强者哉。”①认为朱熹必欲尽去《小序》的做法有些矫枉过正了。而对于《诗大序》中所谓“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的说法他也并不赞同,并借由严粲之说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对于《诗序》杨慎是给予足够的重视,然后根据其内容的合理性决定是否从之,力图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譬如,他利用《诗小序》所载证明史实并阐明事理。《升庵经说·卷五》“周宣王”一条有云:“自古守成之君,初吉终乱者,唐之明皇、宪宗为甚,史著之详矣。周之宣王中兴,赫然为三代令主。而其②末、暮与唐之明、宪无异。证于《诗小序》。”他先是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诗经》中的《小序》为证,分别举例指出在《小雅》各篇的《小序》中,《六月》称:“宣王北伐也”,《采芑》称:“宣王南征也”,《车攻》称:“宣王复古也”。③这三篇讲的都是宣王的政绩,杨慎评之曰:“何其尤勤之汲,规模之宏也”。之后的《吉日》和《鸿雁》两篇都写作:“美宣王也”,是诗人对周宣王的赞美之词,杨慎认为此时的周朝正犹如日中之时,兴盛而强大。《庭燎》篇称:“因以箴之”,它虽然也是在赞美宣王,但其中已经掺杂了劝诫之意。其中的第一章称“夜未央”,第二章称“夜未艾”,第三章中已是“夜向晨”,可见宣王已经逐渐的开始耽于安乐与宴飨,朝见的时间越来越晚。杨慎称之为:“姜后脱簪之谏,女鸠之湛,正此④际也。”《沔水》称:“规宣王也”,《鹤鸣》称:“诲宣王也”,这两篇尚且是对周王的规劝、教诲之辞。到了后面的《祈父》、《白驹》等几篇就已经全都写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6②(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2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2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225 作:“刺宣王也”,完全是讽刺宣王的了。杨慎认为这时候的宣王已经跟周幽王、周厉王相去不远了。将《小序》中的这些言论串起来就可以拼凑出史实的一部分,可作为证史之用。最初还在记述宣王的政绩,上下一片赞美之声,紧接着就已需要劝诫,最后甚至加以讽刺。由此杨慎云“从善登,从恶如崩,信哉。”杨慎认为《诗序》乃是前人所作,距原诗人作《诗》之时比较近,能更多的接近于事实,即使不能完全相信,却也必然有一定的参照意义。所以他充分发挥《诗序》的价值,重视以《诗序》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又如《小雅·车舝》“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诗集传》认为这是一首燕乐新婚之诗。杨慎对此并不认同,他先是引用《礼》证明新婚没有“燕乐”之说,然后再列出《小序》的说法。“《礼》云:‘婚礼不贺,人之序也’,又曰:‘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新婚安得有燕耶?《小序》云:幽王无道,诗人思得贤女以配君子,此义为长。此序说所以不可轻变①也。”两相比较之下,他认为《小序》所称此诗为规刺幽王之作的解释更合理。因而,杨慎得出结论,认为应当遵从《诗序》,不能轻易的改变其说法。3.2重《诗》之异文杨慎诠释诗中的字、词义注重与《诗》之异文相参照以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求得其本来意义。如《大雅·绵》中有“生民之初,自土漆沮”。《诗集传》认为:②“土,地也;沮、漆,二水名,在豳地。”杨慎则发现《齐诗》中此句写作“自③杜漆沮”,因而认为其应当解释作:“公刘避狄而来,居杜与漆沮之地”。所以这里的“土”应写作“杜”,水名,与漆沮相并列,指的是杜杨。根据文意来说这样的解释也是更为合理。又《周南·汝坟》中“未见君子,惄如调饥”,而《韩诗》中写作“惄如朝饥”。“《薛君章句》云‘朝饥最难忍’,其义晰矣。《毛诗》作④‘调’本属鲁鱼,而郑氏求其说而不得,乃云‘调’音稠,又改字作輖。”杨慎认为“调饥”、“稠饥”和“輖饥”三种说法都解释不通,而且越改离原本的意义越远。相比之下,《韩诗》中写作“朝”字的说法最合理。而且《易林》中也曾有“亻丙如旦饥”之言,晋郭遐周的诗中也有“言别在斯须,惄焉如朝饥”之句。杨慎认为这些作品中都有类似的诗句出现,而汉、晋之时“去古未远”,应该更能接近其真实的意义,因此《韩诗》的说法是更为可信的,故而从之。又《卫风·考槃》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3②(宋)朱熹集注.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209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90④(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126 中有“考槃在涧,硕人之宽”,此处“涧”字在《韩诗》中写作“干”。薛君注曰:“地下而黄曰干。”而杨慎云:“江南有吴干,平凉有陇干,乐府有《长干曲》,颜延之《祭屈原文》曰:身绝郢阙,迹遍湘干。干与宽、叶为是,且涧非考槃之处①也。”杨慎认为此处的“涧”并非考槃之处,而且根据对各地的地名以及乐府名称的一番考证下来,此处应当作“干”才更为合理。《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其中的“俨”字在《韩诗》中写作“媨”,并注曰:“重颐也,言美②人丰艳,体外有余,或训为含怒,或作靥,又作曮窝、腮斗也,俗云笑。”又《鲁颂·閟宫》中“实始翦商。”此处的“翦”字,《诗集传》解作“断也”。然而杨慎认为其不通。杨慎云:“大王盖当祖甲之时,去高宗、中宗未远也,后二百有六年商始亡,且武王十三年以前尚臣事商。则‘翦商’之云,大王不但不出之于口,③亦绝不萌之于心。”杨慎认为当时正是商朝鼎盛之时,之后又二百多年商才灭亡。而且当时周武王还臣事于商,“翦商”之语不但说不出口,连心里有这样的念头也是不敢的。那么,如果作“翦”字就解释不通。因而此处当是字误,并举《说文》为证。《说文》引《诗》作“实始戬商”,解作“福也”,即认为是大王始受福于商而壮大他的国家。后世不知因何将“戬”误写作“翦”。而且《说文》中另有“翦”字,解作“灭也”。如果上述所说,大王何曾灭商?因此,杨慎认为“翦”字当为汉儒口耳相传过程中因音同而产生的字误,原文应当按《说文》所载异文写作“戬”。但是对于异文所载杨慎也并不是完全的接受,而是有选择的采纳。如《殷武》中有“松柏丸丸”。《长笛赋》有云:“丸梃雕琢”,其注中引用《韩诗》薛君注曰:“丸,取也”。然而杨慎因为《山经》中“凤卵”作“凤丸”,又作“凤栾”之说,故认为:“丸,栾也。栾,削也。今称木工曰雕栾匠,可证。然则丸乃栾削之而成丸也。今《诗传》解丸丸为直,恐非愚意。丸丸是言树之团圆如车盖也。亦备一说。”④他认为此处“丸丸”应是指树的“团圆”之貌,不应从《韩诗》之说,也并非如当时《诗传》所称的解作直。但是杨慎也并没有自认为这种说法是一定正确的,而是自称“亦备一说”,只是作为一种解释以备后世之用。这样谨而慎之的研究态度是值得认可的。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7-68②(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4-75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00-101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02-10327 3.3重汉魏古注杨慎研究《诗经》重视汉魏之时的古注疏。《升庵外集·卷二十六》中有“日中星鸟”一条记载:“或问杨子曰:‘子于诸经多取汉儒而不取宋儒,何哉!’答之曰:‘宋儒言之精者,吾何尝不取。顾宋儒之失在废汉儒而自用己说耳。吾试问汝,《六经》作于孔子,汉儒去孔子未远,传之子虽劣,其说宜得其真,宋儒去孔①子千五百年矣,虽聪颖过人,安能一日尽去旧而独悟于心邪?’”这里已将他对经注的取舍表述的很清楚。杨慎认为汉儒距离作《诗》之时未远,即使传《诗》之人资质不高,但也应更能了解其真相。相比之下,宋儒距当时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即使其再聪颖,也不可能完全摈弃旧说而独得之于心。所以,杨慎研究《诗经》更倾向于汉魏之时的古注疏。如对于《周颂·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一句,杨慎称:“毛苌云:‘宥,宽仁也;密,安静也’。孔颖达云:‘宽仁所以止苛刻,静密所以息暴乱,岂不明白正大为得帝王之体也。’今之《诗传》解‘宥'为宏深,‘密’为静密。以字义言之,宥者,宽宥也,未闻宥为宏深也。宏深、静密既于‘基命’不切,又不知宏深、静密者为何事。辅广又改云:不宏则体不尽,不深则用不②徹,不静不到冲漠无眹处,不密则不到万象森罗处。其言愈谬”杨慎认为毛氏的解释是对的,朱熹的解释就已经不通了,至于辅广就已经是荒谬之谈了。他认为,圣人治天下是走“大经、大法、易晓、易见”之道,“冲漠无眹”、“森罗万象”是老子的论调,以这样的思路解《诗》显然是不符合作者的性情的。所以他以汉儒的解经之语作为开始,提醒士人们,应多读书,多看古注。又《小雅·绵蛮》“绵③蛮黄鸟,止于丘阿”,朱熹《诗集传》称:“比也。绵蛮,鸟声。”时人之注也以为“绵蛮”是鸟的声音。而杨慎考证知:“《韩诗》薛君章句云‘绵蛮,文貌’。④又‘睍睆黄鸟’。”既然“绵蛮”二字又作“睍睆”,那么杨慎认为从字形的角度来分析,“睍睆”二字从目,眼睛看到的是颜色,那么这里的“绵蛮”二字应该就是形容颜色的,而不是声音。两相比较之下,汉魏古注有理有据,与时人之注高下立现。又《小雅·棠棣》“鄂不韡韡”,此处的“不”应读作风无切。“郑玄云:“承华者鄂,‘不’当作柎,鄂足是也。不,古与柎同,又作跗。曹宪曰:鄂,花苞也,今作萼。《诗》疏云:花下有萼,萼下有跗,华萼相承覆,故得韡韡而光明①林庆彰,贾顺先编.杨慎研究资料汇编[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617②(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4③(宋)朱熹集注.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201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928 ①也。”以花覆萼,以萼承华,华、萼相承覆而光明,用以比喻兄弟之间以相顺而荣显,这是自汉代起就一直沿用的说法。特别是其隐喻兄弟之意。如唐明皇将宴会兄弟的地方命名为“花萼楼”,用的便是这一层涵义。而到了宋人解诗,却称其“鄂然而外见,岂不韡韡乎”。杨慎认为这样的解释不仅仅是违背了诗意,更是连字面上的意义也曲解了。然后杨慎又举束皙的诗支持汉儒之注。“束皙诗:白华朱萼,②被于幽薄,白华绛趺,在陵之陬。白华元足,在陵之曲。”其中的萼、跗、足皆可以作证明。唐人诗中也有“红萼青趺”之句是同样的道理。又《大雅·灵台》“庶③民攻之,不日成之。”《诗集传》云:“不日,不终日也。”古注则称“不日”是不设期日之义。杨慎认为按照古注的解释,修建灵台不设日期,则既能表现出文王之仁,而且也更合乎事理。如果按照宋人的解释,就是一日之内成一台的意思,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因而杨慎从古注之解,更是认为这就是古注的不可轻易改变之处。3.4重考证、训诂前面已经提到过,杨慎研究《诗经》并不是专主一家,而是从考据学的角度,经过认真的训诂考证,得出合理而值得认可的结论。如《关雎》篇的小序中有云“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杨慎以为此处“哀”字难解,不知为何意。直到后来见到《文选》吕向注云:“哀,盖字之误也。‘哀’当④为‘衷’,谓中心念恕之也。”于是乃豁然开朗。又有《秦风·权舆》“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古注认为此“屋”为贝也,《字书》称“夏屋”为大俎也。⑤《诗集传》中认为:“夏,大也。渠渠,深广貌。”总之都是以其为屋居之义,而杨慎认为非也。“《礼》‘周人房俎’,《鲁颂》‘笾豆大房’注:大房,玉饰。⑥俎也,其制足间有横,下有柎,似乎堂后有房然,故曰房俎也。”杨慎认为此处的“夏屋”应该是一种食具,因为与“堂后有房”的结构类似而得名,同《鲁颂·閟宫》中“笾豆大房”的解释是一样的。并举《礼》“童子帻无屋”以证,难道这里的屋也要解释为童子戴屋而行吗?显然是不可以的。杨慎用正例与反例相结合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升庵经说·卷六》中专有“《说文》字与《诗》异”一条考证《说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0-81②(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1③(宋)朱熹集注.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218④(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0⑤(宋)朱熹集注.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92⑥(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7-1829 文》与《诗》之差异。如《卷耳》中“陟彼砠矣”,《说文》中“砠”作“岨石盧”;《静女》中“静女其姝”,“姝”写作“女殳”;《樛木》“葛藟萦之”,“萦”写作“荣”;《北门》“室人交徧摧我”,“摧”写作“催”等等。另外,杨慎对“泮宫”和“辟雍”的考证极为周详,也极具代表性。杨慎先是列举戴埴的观点,表达对于汉儒以泮宫为学宫的怀疑。共有五点可疑之处:一,对于《泮宫》,不管是乐、序还是诗中都没有提及养才之说;二,戴氏称即使僖公登台望气这样的小事《春秋》中都有详细记载,为何如学校久废乍复这般关乎吾道盛衰的大事经传中却没有记载?三,如果真的是兴崇学校,为何不在《小序》中写出,以表达对国君的盛赞之情?此可疑者三也;四,虞制作上庠,夏制作东序、西序,商周之制作左学、右学,孟子言庠、序、校都是古之学名,如果泮宫果真的是诸侯之学的名称,为何其他国没有记载?此可疑者四也;五,“记礼多出于汉儒,其言泮宫盖因《诗》而讹。郑玄解《诗》言:‘泮,半也’;解《礼记》‘泮’,言‘班也,以此班政教’。①使郑氏确有据以泮为学,何故随字致穿凿之辞?其可疑五也。”杨慎支持戴埴对于“泮宫为学名”的怀疑,认为本篇是与《小雅·斯干》互为表里的。又引《通典》“鲁国有泗水县,泮水出焉”证明“泮水”实际上是水名,僖公建宫于泮水之上,因而以水名宫,就如楚之渚宫、晋之虒祈是一个道理。再引庄子之语,“《庄子》言:历代乐名,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禹有《夏》,汤有《濩》,文王②有《辟雍》”,证明辟雍并无养才之义。庄子离作《诗》之时比较接近,应当更能了解其真相。而汉儒是因为求“泮水”之意不得,故而才曲为之解。“近世曲为③说者曰:《春秋》,经也,《鲁颂》亦经也,《鲁颂》既载,《春秋》可略。”近世之人有为其辩解说,同样是经书,既然《诗经》中已有记载,《春秋》中不见载也是可以的。杨慎就举“高克一事”为反驳,称《诗》中虽已有多篇吟咏此事,但是《春秋》也照样是有记载的。所以因此经记载,他经就略掉不书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先借戴埴之说表达自己的怀疑,然后以古注加以证明,最后驳斥近世之谬论。杨慎的考证认真而周详,确为清代考据学之先声。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6②(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6③(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3630 4杨慎学术精神及其影响提到明代的学术思想,研究者大都集中于王阳明及其弟子,事实上杨慎在明代乃至整个明清时期的学术思想史上都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林庆彰在他的论文《杨慎在明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中称,杨慎所处时代的学术环境有两种重要的现象:一是经学的衰落;二是宋代的理学到了王阳明时已变为心学。在经学方面,当时的学者们怀疑汉儒的经书乃至于注疏,追随宋人的脚步亦步亦趋,掩盖在“宋学”及“朱学”的阴影之下不思进取。学术思想方面,理学到此已成僵化、陈腐之势,失去了朱子时“道问学”的精神和力量。代之而兴起的心学无视经典,视六经为无物,只知发明本心,废弃古学。而杨慎在这两方面都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的经学研究并不惟朱子为是,相对来说更加看重汉魏之古注疏,提倡汉学,提倡多读古书、古注,凡解经必经过严密的考证。同时在学术思想上,他批判宋明理学,对于心学者的束书不观、“六经为我注脚”的做法更是极尽批评与讽刺。其学术精神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1怀疑的精神杨慎《诗经》学之所以能够摆脱朱熹《诗集传》的影响而自立新说,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的怀疑精神。杨慎在《丹铅续录原序》中写道:“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古之学者成于善疑,今之学者画于不疑。谈经者曰:‘吾知有朱而已,朱之类义可精义也。’言诗者曰:‘吾知有李杜而已,杜之窳句亦秀句也。宁为佞,不肯为忠;宁为僻,不肯为通。闻有訾二氏者辄欲苦之,甚则鄙之如异域而仇之如①不同戴天。此近日学之竺癃沉痼也。”杨慎讥刺时人只知固守旧说、不知变通。甚至连朱子之错误的解释和李杜之不佳的诗句也全都奉为圭臬,对于变通者则视为仇敌,群起而攻之。杨慎的《诗经》学研究充分发挥了怀疑精神。他虽然重视古之注疏,但并不溺于此。所以,对于宋人解经的荒谬之处他毫不留情的批驳,对于汉魏训诂的不合理之处也绝不偏颇。如“泮宫”的意义,汉儒认为是指学宫,而杨慎却以自己的考证证明“泮宫”只是建在泮水旁的宫殿名称,就如“泮林”。他认为《颂》就如同今日臣子颂祝之辞,多有溢美。而《春秋》则相当于今日之官府考语,相比较之下更具有可信性。存于《颂》中的诗文,有些只是为了表现当时上下相蒙、①(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2331 好谀悦谄的状况,而并不是全都为了赞美。因而,面对《诗经》中的部分诗文要心存疑虑,不应全部的接受并相信,而应该多方面论证后再下结论。又如“町疃”,毛苌以为是鹿迹。而杨慎认为这只是由下面的“鹿场”二字而来,实际上应该是野田之意,并给予了详细的证据,称汉儒之解释甚为可笑。又“《左传》:‘襄二十九年,吴季札来聘,请观周乐,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①此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对此,杜预注曰:“思文武之德而无贰叛之心。怨,有哀音也;衰,小也。”杨慎却认为此说不甚通。“天下三分有其二,岂有叛文王者?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岂有贰武王者?《小雅》之首,《鹿鸣》、《南山》、《蓼萧》、《湛露》,君臣上下,欢心交通,岂有哀音?文王以大德受命,同于大舜,岂有衰小?服虔之说云:此叹变《小雅》也。其意谓思上世之明圣,而不贰于当时之王;怨当时之政事,而不有背叛之志。其周德之衰,指幽、厉之政②也。”所以他认为有二心和哀音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接下来,杨慎又连举华阳范氏、司马迁、文中子王通对此句的解释,支持服虔的说法而驳斥杜预之说。并认为宋人所作“《小雅》周之衰”论就是依凭杜预之说,没有对其正确性进行考证才得出的错误结论。又《丹铅总录·卷十四》下有“郑玄解经有不通处”一条,列举了郑玄解经的错误之处。如“惄如调饥”,杨慎认为郑玄因求其解不得而云“调”音“稠”,又改字作“輖”,但却都是解释不通的。《孝经》中有“宗祀文王于明堂”一句,郑玄云:“祖文王而宗武王,文王称祖矣。《孝经》云‘宗祀文王’是文王③称宗。”明显的前后矛盾之说,而杨慎认为这里的“宗”字应该是“尊”字的通用,并举《左传》为例。“《左传》:‘召伯宗公羊’作‘召伯尊古帝’,‘尊卢④氏’亦作‘宗卢氏’。”杨慎称郑玄的错误在于以“宗”为祖宗之宗,而实际上它是“宗”、“尊”通用之字。他还同意朱熹在《答杨元范书》中所说:“字画、音韵是经中第一事,先儒多不留意,然不知于此等处不理会,却枉费了无限乱说。⑤牵补而卒不得其本义,亦甚害事也。”这就不但是指郑玄,而是将全部汉儒都包括在内了,认为其大都有类似于此等字韵方面的问题。这是杨慎学术思想的不附和、不苟同、不随波逐流之处,他不因权威而盲从,也不因反对而反对。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杨慎的《诗经》学研究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学者的成果,也使得他对古书的勘辩有许多可从之处。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9②(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9③(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97④(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97⑤(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9732 4.2博学广记杨慎的博学得益于其家学渊源。陈文烛在为其所撰的《年谱》中写道:“七岁,母夫人教之句读,并授以唐绝句,辄成诵,又以笔管印纸作圈,令公书字于中曰:①‘吾虽不知书,然即此则楷正,自可观矣。’公奋志读书,不出外户。”杨慎出生在一个仕宦之家。其祖父,留耕公春,于成化十七年辛丑举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并以按察司佥事奉旨提督学政。李东阳在《杨公神道碑铭》中称:“封光禄②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其父,石斋公廷和,二十岁时举进士,由翰林庶吉士历官少师兼太子太师,曾为两朝首相,有除难定策之功。杨慎幼年时跟随父亲在京师读书,正德二年回四川参加乡试并中举,二十三岁时殿试中状元。殿试后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之后又任经筵讲书官、殿试掌卷官、殿试受卷官等职,因而能够出入皇家藏书馆,能够读到一般人难以见到的藏书。这是杨慎能成为一名博学广记的学者、思想家的重要条件,也是他考证经书的基础条件。简绍芳《赠光禄卿前翰林修撰升菴杨慎年谱》称:“公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③新德业,当自心力中来。故好学穷理,老而不倦。”正是由于这种好学穷理、老而不倦、精察明辨的精神,才造就了有明一代“称博学、饶著述”号为第一的杨用修。汪焕也在《升庵先生外集跋语》中云:“升庵先生起成都,潜心窥古作者,自坟、典、丘、索以来诸书,下及稗官小说,无幽不烛,无异不领,无巨不举,无纤④不破,盖胸中具一大武库焉。”认为正因他读书甚广,所以即使那些颇为令人目骇,或者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他也能信手拈来。甚至有人认为他兼具苏东坡和李白之才。可见,杨慎的博学广记也是备受后世之人所称赞的。杨慎既有广博的学识,对于当时束书不观的浅薄学风必多有指谪。如“今之浅学,舍经史子集而剿小说,以为无根之游谈。”又如“今日之学禅士夫,乃束书不⑤观,口无雅谈,手写讹字,宁不愧于僧徒乎?”他认为当世之学者、士子信小说家之言,肆口而说,将自古流传的经典古书全部舍弃,甚为浅薄、无知。他们信奉心学,唯心为是,不读书,以至于口无雅谈、手写讹字,这样的状态即使称之为僧徒也应是有愧的。《升庵诗话·卷四》中还记载有杨慎对于晚唐两诗派的评价。杨慎称晚唐的诗歌创作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是学习张籍者,如司空图、项思等人;另①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83②王文才.杨慎学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9③王文才.杨慎学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48④王文才,张锡厚.升庵著述序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60-61⑤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8333 一派是学习贾岛者,如姚合、九僧等。在杨慎看来张籍、贾岛之诗本就不算上等,那些以他们为学习对象的诗人就更是日趋于下了。对于他们“吟成五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苦吟作风,杨慎更是毫不留情的加以讽刺。“彼之事诗道也,狭矣。《三百篇》皆民间士女所作,何尝捻须?今不读书,而徒事苦吟,捻断肋骨,亦何益哉?”①认为他们的诗道过于狭窄,像《诗经》的作者,很多不过是民间士女,又哪里有胡须可以捻?如他们这般只徒事空吟,而不知读书,即使捻断肋骨也是枉事。另有《卷十一》中“假诗”一条称:“又上泝于唐,则大历而下,如许浑辈,皆空吟不学,平生镂心呕血,不过五七言短律而已。其自状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行须’。②不知李杜长篇数千首,安得许多胡须挦扯也。苦哉!”又以之与李杜相比,如果他们也是如此这般作诗法,数千首长篇写下来只怕多少胡须也是不够用的。杨慎的这种讥讽的说法虽听来刺耳,但却真实的道出了心中所想。他倡导学子们多读书,读古书、古注,为之后的一大批学者奠定了基础,成为清代大兴的考据之学的萌芽。4.3务实的学风杨慎反对宋以来理学家们空谈性理、崇尚虚无的学风。他在《升庵全集·卷五十一》“虞雍公功烈”条中写道:“宋朝多议论,少成功,虽盛时犹然也,况积习③消弭之余。”同时批判科举弊病之下学子们哗名苟进,不究本原,徒事末节的陋习。称近世之学:“高者凌虚历空,师心去迹,厌观理之烦,贪居敬之约,渐进清谈,遂流禅学矣;卑焉者则掇拾丛残,诵贯艹酒魄,陈陈相因,辞不辩心,纷纷竟④录,问则呿口。”杨慎指出了明儒不研读古书经典,只为应付科举考试死记硬背宋人语录的可悲现状,这样的批评是准确的。他认为古先贤们都是读书广博,能够作精心研究的,不像如今之辈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因而针对明代科举制度的弊端,他提出了读书求学应贯通经史,并考究经史本源的要求。杨慎对宋儒的批评也是因为他们在评论儒家经典时的不实学风。如他认为朱熹将《中庸》“鬼神之为德矣”中的“鬼神”一词解释的太过支离。认为他既言二气,又言造化,又申为神、归为鬼,以致将之引入高深虚无之境,将本是简单的道理复杂化了。杨慎认为这完全跟《中庸》一书的主旨相背离。所以杨慎提出了“解书如治病,须对症下药”的说法,要求学者们以“求实”的态度和原则解经。虽然如此,杨慎也不会对宋儒之经说一①(明)杨慎著.升庵诗话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3②(明)杨慎著.升庵诗话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18③(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全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91④(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全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4234 概否定,对于其中的合理之处他又何尝不从之。如在《答重庆太守刘嵩阳书》中杨慎写到“经书至朱子而明”。虽然对朱子之学对儒学经典的曲解多有批驳,但他同时也认同朱子在阐释经典时以义理贯通为主的方法,认为这种方法使得“六经”更加明白易晓,并没有因此而全盘否定朱子在经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召南·采蘩》“尔公尔侯”一句,杨慎称:“宋人之经义云:以尔为公,则夙夜在公;①以尔为侯,则谨尔侯度。劳于王事,逸无期矣;职思其尤,豫无期矣。”杨慎认为宋人的这种解释深得原诗人之旨,可以弥补前人《诗》传之不足。这种评价是相当高的。杨慎在反对“理学”、“心学”之空疏,倡导实学的同时,也提倡做实事,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他在《书品序》中写道:“古者君子之于物也,无所苟而已矣!曲工小技罔不致其极焉。故曰:传兵论剑与道同符。今人不及古人,而高②谈欺世。乃曰:吾道在心,《六经》犹赘。”他认为古之君子对于微末小计也都十分重视,将传兵论剑与文之道同等视之。而近人却只知唯心为是,高谈以欺世。他反对离开实际事物,空谈学问。他说:“学道其可以忘言乎?语理其可以遗物乎?故儒之学有博、有约,佛之教有顿、有渐。故曰: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③卓;寡闻则无约,寡见则无卓也。”他还强调学知和力行实践相结合。他认为意旨再深刻,道理再详实,也不如身体力行。又有“天下诚难以不出户知也,非躬阅④之,其载籍夫?”不出户不足以知天下,如果真的足不出户,哪里还会有记载九州不同地域、人文风情的《九邱》一书呢?他所作《滇程记》、《滇载记》之所以能“统纪滇域原始,及各部姓种类”,不也正是身出其中,亲历其间的结果吗。4.4对清代考据学的影响杨慎博学多识,在考据学方面的著述很多,其中有争议者也颇多,引起众多学者或效仿之,或纠正之,遂成风气。其间出现了陈耀文、王世贞、胡应麟、焦竑等大家,至于方以智而集大成。他们都能纠前人之讹误而有新的发展,从而逐渐使明代的考据之学更加严谨。明代考据学在中国传统的考据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明中叶以后,以杨慎为代表的大批学者以求实的态度大力宣传古之学说,不断开拓研究的范①(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3②(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全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7③(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673④王文才,张锡厚.升庵著述序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5635 围和内容,在音韵学、训诂学、名物典制的考证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清代的考据学开启了学风。对于明代考据学的兴起,林庆彰认为原因有五:其一,理学家本身的需要;其二,士人的反对废学;其三,复古运动的影响;其四,杨慎①的特起;其五,书肆业的发达。其中杨慎能够作为考据学兴起的一个原因而被单独列出,可见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杨慎的考据学风好奇炫博,兼通音韵、训诂、名物、天文、地理、医药、动植物等众多方面,而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毛奇龄、万斯大等人的考据之学也是崇尚博雅,直至乾隆、嘉庆以后才渐趋专门,可见杨慎对于清代考据学确有开风气之功。刘师培在《国学发微》中也写道:“杨慎作《古音从目》、《古音猎要》、《古音余》、《古音略例》,陈第作《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程元初作《周易韵叶》,张献翼作《读<易>韵考》,潘恩作《<诗>韵辑略》,屠峻作《楚骚协音》,虽昧于古韵分部之说,然考订多精,则近儒顾、江、戴、孔、段、王考订古韵所由昉也。杨慎作《六书练证》、《六书索隐》、《古文韵语》、《古音骈字奇字韵》,李氏舜臣作《古文考》,则近儒桂、段、钱、阮考证古籀、订正金石所由昉也⋯⋯此明代学术之可贵者六也⋯⋯杨慎、焦竑皆深斥考亭之学,与近儒江藩、戴震之说②略同,此明代学术之可贵者十也。”他认为杨慎所作《古音》系列,虽然还不太精细,但却已是清代顾炎武、江藩、戴震等考据学家研究的来源。他的《六书索隐》等系列考证之作,也是清金石学家们的研究源头。而他对于宗朱宗宋、空谈性理之学风的批判和对复兴汉学的努力也是与清代考据学一脉相承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转注古音略提要》中也写道:“⋯⋯如此之类,皆昧于古音之本。以其引证颇③博,亦有足供考证者,故顾炎武作《唐韵正》,犹有取焉。”可以说是杨慎为考据学研究开辟了诸多路径,之后才使得清代学者得以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然而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对清代的考据学作了三个分期,即启蒙期、全盛期和蜕变期,认为清之考据学是对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而在这一反动期中从事‘黎明运动’的第一人当属顾炎武。梁启超将顾炎武等人视为清考据学的启蒙者,同样的,清代的考据学家们也并不将杨慎等明人视为自己学术的源头。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明代仍以理学和朱子之学为主流的学术思想大潮,比如明代的考据学著作流传有限,且大都没有形成专门的著述等。另外,杨①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82②刘师培.国学发微[M].台北:国民出版社,1959:101-103③(清)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36536 慎等考据学者学术思想的不成熟和考证方法的不规范,也是导致清代正统考据学家们对其不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杨慎的著作大多作于流放期间,手边无书可循,因而作品中难免出现诸多错漏之处。而且杨慎好作伪书,在引用资料方面存在一些讹误,其考据学著作也不够严谨,考证过程不够完善。他大致还是在以作文的观念在做学问,因而考证之作中文人气很重,缺乏绝对客观、公正的学术心态。其后的陈文耀等人对杨慎的纠正之作,虽不乏真知灼见,切实指出了他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偏颇、攻讦之词却也是屡见不鲜,这样的行为显然也是不符合正统的学术规范的。当然,清代考据学家自身的思想认知也是原因之一,如江藩的《汉学师承记》甚至都将黄宗羲、顾炎武排除在外。江藩称:“黎洲乃蕺山之学,矫良知之弊,以实践为主;亭林乃文清之裔,辨陆、王之非,以朱子为宗。故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多骑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哉?”①连黄宗羲、顾炎武二人都因多骑墙之见、非真知灼见而被排除在外,那么杨慎等人的不被认同也就显得无可厚非了。当然,清代考据学家中也有对明代的考据学持肯定态度的,如《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通雅》条下写道:“明之中叶,以博洽著者称杨慎,而陈耀文起而与争,然慎好伪说以售欺,耀文好蔓引以求胜。次则焦竑,亦喜考证而习与李贽游,动辄牵缀佛书,伤於芜杂。惟以智崛起崇祯中,考据精核,迥出其上。风气既开,国初②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扫悬揣之空谈。”其中对于杨慎、陈文耀、焦竑等人虽也有批驳之词,但对于其为清代考据学引领风气的地位已有了一定的认知。而对明代考据学的集大成者方以智更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风气既开”一句也承认了清代考据学家顾炎武等人对于杨慎之考据学风的承续。杨慎经学思想中“于经有裨”,“议论之学自传注疏释出”,“凡观一代书,须晓一代语”等考据学观点也都被清代的考据学家所继承和发展。所以,尽管杨慎的《诗经》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但是他对朱子权威的大胆挑战、对于汉学经典的提倡、对于小学和博证的重视都为打破宋明理学的空疏学风、倡导实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而开启了考证求实的学术风气,并为清代考据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①(清)江藩.汉学师承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5②(清)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102837 结束语杨慎的一生虽在仕途来说坎坷至极,但在文学方面讲却也是辉煌至极。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能被统治者如此下功夫的打压,杨慎也可谓是一代之传奇。他的学识十分广博,著作也十分丰富。从他所有的作品中看,其《诗经》学的研究也许不算最出色的,但是意义却极为重大。对于杨慎的评价自古以来也是褒贬不一,支持者可以把他捧到一代宗师的位置,与李白、苏东坡相比肩;反对者则专斥他的好作伪书、讹误甚多。其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杨慎的一番评价可谓是极为公允的。认为升庵先生杨慎以博洽之名冠绝一时,如果能够殚精竭虑以成一书,即使不能与郑玄相比肩,也必不会在王应麟、马端临之下。但是他著书太过着急,稍稍有所成就编为一书,因而只能称为杂学。然而陈耀文等人的《正杨》之作却也有些诋諆太过。总的看来,虽然杨慎的学术研究存在不少的可以攻讦之处,然而《四库提要》称其“渔猎既富,根柢终深,故疏舛虽多,而精华亦复不少。求之于古,可以①位置郑樵、罗泌之间;其在有明,固铁中铮铮者矣。”①(清)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101638 参考文献▲著作类:[1](春秋)程树德撰,程俊英和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2](明)方以智.通雅[M].北京:中国书店,1990[3](明)顾炎武著,张京华校释.日知录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2011[4](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5](明)李梦阳.空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明)李贽.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7](明)杨慎.丹铅余录,谭苑醍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8](明)杨慎.丹铅总录笺证[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9](明)杨慎.升庵全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0](明)杨慎.升庵诗话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明)杨慎.总纂升庵合集10[M].新都王鸿文堂藏板,光绪壬午八年新镌[12](明)杨慎撰,王文才和万光治主编.杨升庵丛书[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2[13](明)杨慎撰,王云五主编.升庵经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4](明)杨慎撰.张士佩编.升庵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5](明)于慎行.榖山笔塵[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17](清)纪昀主编.四库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8](清)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19](清)江藩.汉学师承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0](清)江永编.古韵标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1](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清)王世贞著,丁福保辑.艺苑卮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清)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24](清)张廷玉撰.点校本二十四史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25](宋)朱熹集注.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26]丰家骅.杨慎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7]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39 [28]胡朴安.诗经学[M].长沙:岳麓书社,2010[29]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62[30]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31]林庆彰,贾顺先编.杨慎研究资料汇编[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32]刘师培.国学发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3]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34]王文才,张锡厚.升庵著述序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35]王文才.杨慎学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6]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论文类:[1]高小慧.杨慎文学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10[2]郭素红.明代经学的发展特点[D].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3]雷磊.杨慎诗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03[4]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私立东吴大学,1983[5]郭艳红.杨慎《升庵集》笺校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3[6]刘艳.杨慎诗学与明代中后期文学复古思潮[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1.[7]李勤合.杨慎与丹铅诸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3[8]鲁芳.杨慎与《丹铅余录》[D].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9]鲁芳.杨慎与《丹铅余录》[D].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0]吴晗.胡应麟年谱[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4(3)[11]杨钊.近三十年来杨慎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3)[12]丰家骅.杨慎与云南沐氏-杨慎交游考述之一[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3)40 致谢研究生三年的学习就要结束了,硕士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我这三年学习的总结,也是对我成长的总结。因为这三年的学习,不仅使我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也让我的思想成熟不少。对此,我首先要感谢恩师王珏老师,感谢王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指导。在这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王老师给予我的不仅有学习上的谆谆教诲,更有治学方法和为人处世上的指导。本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题目的选定,到大纲的成型,再到如今文章定稿,王老师一直耐心的帮我检查不足之处,并提供写作方向上的修改意见。借此机会,我想真诚的向老师表达自己深深的谢意,能有您做我的导师是我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一大幸事。同时,也要感谢刘磊老师对我生活和学习上的关怀,本篇论文的写作中刘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参考文献和资料,而且刘老师热情、真诚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也让我受益良多。感谢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位老师们,在开题报告时老师们对我论文的写作提出了宝贵意见,也感谢各位老师在三年期间的诸多奉献和付出。感谢各位同学和朋友们这三年的陪伴,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欢笑和感动。千言万语谨化作两个字——谢谢!张晓婷二○一五年五月4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一、发表论文1.“从《返生香》看叶小鸾的诗歌创作”,《金田》,13年12期,第一作者。二、科研项目1.省级,2014lslktziwx-24,“辽宁地域文学研究”(2013年至今),资料整理,未结题。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