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

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

ID:34964458

大小:1.50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3-15

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_第1页
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_第2页
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_第3页
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_第4页
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_第5页
资源描述:

《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学号:2012107036单位代码:10759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学位申请人张书捷指导教师危常州教授申请学位门类级别农学硕士学科、专业名称植物营养学研究方向新型肥料与现代施肥技术所在学院农学院中国·新疆·石河子2015年6月MechanismofriceseedlingchlorisisunderdripirrigationwithfilmmulchandregulationapproachesADissertationSubmittedtoShihezi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

2、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AgricultureByZhangShu-jie(PlantNutrition)DissertationSupervisor:Prof.WeiChang-zhouJune,2015石河子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石河子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3、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在学校图书馆保存并允许被查阅。有权自行或许可他人将学位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服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摘要目的:膜下滴灌水稻是最近提出的新型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和增产效益。然而新疆石灰性土壤背景下,膜下滴灌水稻在苗期气温(地温)较低时,水稻出现缺铁黄化现象,严重时甚至出现黄化死苗现象,生育后期缺铁黄化消失,黄化现象限制了水稻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本文研究在膜下滴灌背景下水稻苗期缺铁黄化

4、发生的原因,研究通过外源施铁、土壤局部酸化、推迟播期和施用生长调节剂四种方法防治水稻苗期缺铁黄化,旨在探明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的成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为完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3年-2014年在新疆天业农业研究所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T-43。外源铁试验(2013年)于水稻出苗后第10天对其进行处理,选用FeSO4和EDTA-Fe两种铁源,采用滴施和喷施两种施用方式,即对照(CK)、滴施FeSO4(DF)、喷施FeSO4(PF)、滴施EDTA-Fe(DE)和喷施EDTA-Fe(PE)五个处理,两施用方式施铁量相同,为0.9kg/hm2,外源铁试验

5、(2014年)通过调查施铁水稻苗期黄化指数、叶片SPAD值、根系活力、干物质量、产量形成等研究不同铁源及不同施铁方式对水稻苗期缺铁防治效果。土壤局部酸化及播期试验为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播种地温,当地温稳定达到12℃(T1)、15℃(T2)、18℃(T3)时分别播种,副区为土壤酸化处理,酸化剂选用(NH4)2SO4+硝化抑制剂(AS)、磷酸(PP)、柠檬酸(CA),以及对照(CK),酸化剂分别在在水稻出苗后第5、11、17天分三次施用,磷酸用量为全生育期P2O5用量的25%,硫酸铵用量按照与磷酸“等理论酸”原则施用,柠檬酸用量为施N的8%,通过研究播期及酸化处理对水稻苗期土壤pH及有效铁

6、、水稻黄化指数、叶片SPAD及有效铁含量、根系活力及形态指标等研究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成因,并提出防治方法。生长调节剂试验(2014年)选用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复硝酚钠(CSN)、胺鲜酯(DA-6)以及对照(CK),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调节剂浸种和灌根施用,浸种时调节剂浓度分别为NAA为0.01ppm、CSN为5ppm、DA-6为0.5ppm,灌根所用调节剂浓度为浸种时浓度的10倍,测试指标为苗期根系活力及形态、苗期黄化指数、叶片活性铁浓度及SPAD值,旨在探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苗期水稻根系的影响,水稻苗期黄化及叶片活性铁对根系变化的响应。结果:1)滴施和喷施EDTA-Fe显著

7、降低膜下滴灌水稻苗期黄化指数,施FeSO4并未显著缓解水稻苗期黄化。与CK相比四个施铁处理均对水稻苗期叶片SPAD值无显著差异。2)施用EDTA-Fe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水稻苗期干物质量,但对苗期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施用FeSO4也对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施铁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均无显著地影响。3)三次酸化后AS、PP、CA处理土壤pH分别较CK降低了0.31、0.10和0.04个单位。土壤有效铁分别较CK提高了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