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训练题-亚洲部分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训练题-亚洲部分

ID:34982154

大小:1.1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5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训练题-亚洲部分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训练题-亚洲部分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训练题-亚洲部分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训练题-亚洲部分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训练题-亚洲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b地理辅导能力测试卷(一)[测试范围:东亚与日本、东南亚、南亚与印度、中亚、西亚]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1~2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①气温年较差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B.日本南北温差大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

2、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乙、丙、甲4.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土壤C.降水D.热量9.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A.①③④B.①③⑥C.②

3、④⑤D.②⑤⑥右图表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10~11题。10.图中甲处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A.海陆差异B.洋流影响C.纬度位置D.谷地地形11.图中岛上乙地的气温值可能是A.14℃B.17℃C.18℃D.21℃2011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读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公布的“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完成12~13题。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12.根据表格中相关国家的地理特征,推断字母a代表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世界油价上涨B.人口增长C.厄尔尼诺现象D.洪涝13.关于表格

4、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A.表格中国家都位于南亚B.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C.农业地域类型大多数为季风水田农业D.人口增长模式均为原始型右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14~15题。14.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mmB.150mmC.200mmD.250mmb15.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

5、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16~17题。1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17.“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A.a、b两河径流量小,水

6、源不足B.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D.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18~20题。18.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确定19.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

7、洋流C.海陆位置、洋流D.太阳辐射、洋流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6分)(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4分)(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4分)(4)图中丙国A、B、C、D四地中,地带性土壤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地(2分)b22.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

8、分)(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6分)(2)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区位条件。(6分)(3)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6分)(4)对比分析流经城市②的河流与锡尔河的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23.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问题。(20分)(1)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分)(2)根据O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推测其形成原因。(4分)(3)说出M地区的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