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ID:34989250

大小:6.36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9-03-15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_第1页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_第2页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_第3页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_第4页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举号丁学号1201841106而妥達統科敉太嗲学位论文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__________抗震性能试验研究__________作老夏海伦指导教师姓名薛建阳教授_______申请学位级別硕士专业名称建筑与土论文提交日期2015.05论文答辩日期2015.06举位掙子单位而要速統斜妓太杳答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本人郑重声明我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其他人在其它单位已申请学位或为其它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

2、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所有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论文作者签名: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论文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本人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有关“学位论文数据库”之中,并通过网络向社

3、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某种特殊原因需要延迟发布学位论文电子版,同意在□—年/□两年/□三年以后,在网络上全文发布。(此声明处不勾选的,默认为即时公开)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兹泛心曰期:注:请将此页附在论文首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生:夏海伦指导教师:薛建阳教授摘要中国古建筑气势恢宏,造型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建筑中可称是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现存古建筑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例如榫卯节点的松动,木材腐朽导致的材性劣化,屋架倾斜,斗栱歪闪等。其中,榫卯节点松动是典型的一种残损类

4、型。由于榫卯节点是古建筑木结构抗震体系当中重要的耗能构件。因此,研究不同程度的节点松动对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古建筑的修缮加固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6个不同松动程度透榫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完好节点与不同程度松动节点的破坏形态、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弯矩-转角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规律、延性、变形能力及耗能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透榫节点破坏形态主要为榫头部分拔出,榫颈截面一侧木材纤维拉断并斜向榫头端部延伸,发生弯曲破坏,榫头变截面处木纤维顺纹撕裂,并一直延伸至榫头根部;各节点滞回曲线形状均为反Z形,且松动程度越大,捏拢效应越明显;松动节点的转动弯矩、

5、刚度和耗能均低于完好节点,并随着节点松动程度增大而逐渐降低;各节点均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松动节点的极限转角大于完好节点,并随节点的松动程度增大而增大。通过ABAQUS软件对试验透榫节点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节点模型的变形图、应力云图和弯矩-转角骨架曲线,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透榫节点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榫高、摩擦系数、横纹弹性模量、顺纹弹性模量的增大,节点刚度、屈服弯矩及极限弯矩逐渐增大;顺纹抗拉强度对节点刚度影响不大;轴向力对透榫节点刚度、屈服弯矩及极限弯矩几乎没有影响。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松动程度;拟静力试

6、验;抗震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类型: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1B03-02);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KW23-0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xperimentalstudyonseismicbehaviorofthrough-tenonjointsunderdifferentdegreeofloosenessinancientwoodenbuildingsSpecialty: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Name:XiaHailunInstructor:

7、Prof.XueJianyangAbstractAncientChinesebuildingsaresoimposingandgracefulinshape,withdistinctivenationalcharacteristics.Itisauniquearchitecturalsysteminworldancientarchitecturehistory.However,withthepassageoftime,therearediff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