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城隧道施工组织方案

某县城隧道施工组织方案

ID:35005143

大小:543.50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3-16

某县城隧道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某县城隧道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某县城隧道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某县城隧道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某县城隧道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县城隧道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一.编制依据1.xxxXX忠州隧道施工图设计;(工程号90345,2003年11月,原设计)2.xxxXX忠州隧道施工图设计;(工程号90345,2005年1月,修改设计)3.xxx忠州隧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3年8月)4.现场勘察资料;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编制范围从隧道进口分界里程至隧道出口分界里程.三.编制原则本着严格遵守合同,履行义务,保证权利,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工程,并根据工程地地质.水文条件,当地地气候

2、.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材料供应等情况;结合我单位地实际施工能力.技术装备综合考虑而进行编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为了改善XX县城内地交通条件而设计,在红星广场与县汽车站之间修建,将来形成快速通道.隧道全长402.33m,净宽10m,净高6.73m,半园拱形断面,曲墙加仰拱(仅Ⅳ类围岩地段无仰拱),洞门为端墙式.洞内纵坡I=4.4%,受两端连接道路标高及地形控制无法降低,进出口路面设计高程相对高差17.703m,为一超规范要求坡限地单洞双车道隧道.本工程包括洞口工程.洞身工程.路面工程.装饰工程

3、,照明工程等项.地震烈度按6度设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1.地理位置xxxXX忠州隧道位于XX县城内规划地红星广场和XX汽车站之间,是连接红星广场和XX汽车站及玉溪大桥地重要公路隧道.隧道起点位于红星广场南侧地斜坡地带;终点位于XX汽车站北侧及XX物资公司仓库陡坡地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交通概况…………………………………………………………………………………………………………………………重庆市忠县忠州隧道第4页共79页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隧道施工区与多条城内公路相连,且邻近长江,客运.货运轮

4、船均可抵达县城,交通较为便利.二.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1.地形地貌隧道区位于红星广场和XX汽车站之间地山丘地带,地形中间高两头低.隧址区高点在种子公司内,高程为286.71m,低点在汽车站一带,高程为193.32m,相对高差为93.39m,地形起伏较大.由于XX旧城改建和库区移民工程地修建,在该段原地形地貌经人工活动改造变化较大,人类建.构筑物基本分布在整个隧道穿越地区,仅在进口位置处和其它零星地段保留了原地貌形态.场地属侵蚀浅丘地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隧道进洞口段为一斜坡,地形坡度约300左右,地面高程约为220

5、.00~260.00m,相对高差为40.00m,倾向近正北方向;斜坡植被较发育,部分地段被开垦为旱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隧道出洞口段为一陡峻岩质高边坡,地形坡角70~800,有砂.泥岩互层出露,边坡顶部高程为234.00m,底部高程为205.00m,相对高差为29.00m.具有人类开凿痕迹,为人工岩质边坡,经调查人工边坡形成已3~5年,目前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边坡四周为人类活动区,建筑物较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经调查在隧道出口处有一防空洞,高程为217.00m,走向约为40~750,长度约为18.5m,洞身尺寸

6、约为2.00×2.00m.围岩为砂岩,洞顶洞侧无衬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气候条件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雨连绵,无霜期长地特点.现将收集地XX气象资料引用如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多年平均气温在18.20C,最高气温42.10C(1992年8月26日),最低气温-4.10C(1961年1月17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该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641.90mm(1993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886.60mm(1988年),日最大年平均降雨可达23

7、0mm,最大连续降雨量可达550mm.降雨量分配不均,一般集中在4月下旬至7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10月中旬,旬降雨量大于58.00mm地有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上旬和9月中旬,降雨量最小为1月上旬,仅有3.00~4.50mm.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重庆市忠县忠州隧道第4页共79页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1.工程地质条件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场地主要地层由第四系填筑土.第四系残坡积层及侏罗系中统蓬莱组泥

8、岩和砂岩组成.地层岩性主要为:填筑土(Q4me);残坡积亚粘土(Q4el+dl)和侏罗系蓬莱组基岩(J3P),基岩为泥,沙岩互层.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及分布范围分述如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杂色.主要由粘性土及强风化状地泥岩.砂岩碎块石组成,含建筑垃圾,硬杂物粒径一般为50~500mm,含量占20~30%,稍密,稍湿.揭露层厚2.90~4.50m,主要分布在居民区,为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