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广元二诊历史

高三广元二诊历史

ID:35025219

大小:37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6

高三广元二诊历史_第1页
高三广元二诊历史_第2页
高三广元二诊历史_第3页
高三广元二诊历史_第4页
高三广元二诊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广元二诊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广元市高2011级第二次诊断考试题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将班、姓名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3、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做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否则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4、作答时: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楚,层次要分明。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共48分。每小题仅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ABCD8/82、

2、通过分析下列三幅地图,可以看出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明朝商业城市分布图A.闭关锁国的政策B.人工运河的开凿C.政治中心的变化D.经济重心的南移3.图4是选自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中的相关内容,他强调了史学家研究历史应该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图4A、集中精力进行史学著述           B、注重尊重客观事实C、注重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3、     D、注重历史现象的描述4.观察右图漫画,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8/8A.该漫画作者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持肯定态度B.该漫画作者对清末“新政”持肯定态度C.该漫画作者对“中体西用”持否定态度D、该漫画作者对“君主立宪”持否定态度5、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6.罗马法的监护制度非常完备,早在《十二

4、铜表法》中就有对具有权利能力、但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要实行扶助和保护的规定,其中包含对未满14岁的男子、未满12岁的女子等未成年人的监护。该项规定直接凸显出罗马法的A.社会公正和谐思想B.人文主义精神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人生而自由意识7.“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D)A.论资本主义世界

5、市场的最终形成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8、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由此可见,与同一时期其他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以启蒙思想为指导革命的理论基础B、以资产阶级法律为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C以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根本目的D、以推进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为主要目标8/89.《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

6、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己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10.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说明了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②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④西欧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

7、美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这一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以上材料中龙永图所说的“这一国际组织”是指A、亚太经合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世界银行12.近代史学家顾颉刚指出:“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话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一世君主。”对此,郭沫若评价说:“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

8、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①顾颉刚先生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②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夏朝存在与否始终无法确认③《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