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

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

ID:35039540

大小:2.85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3-16

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_第1页
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_第2页
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_第3页
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_第4页
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F224.0单位代码:10183研究生学号:2014252024密级:公开研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Capital-biasedTechnologyProgressandProductivityGrowthPathintheMiddle-incomeStageofChina作者姓名:康红叶专业:数量经济学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指导教师:董直庆培养单位:商学院2016年5月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均不得对本论文、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

2、任何形式的复制、巧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吉林大学硕±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所呈交学位论文下。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独立迸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均已在文中。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如巧^年少月>日y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

3、增长路径Capital-biasedTechnologyProgressandProductivityGrowthPathintheMiddle-incomeStageofChina作者姓名:康红叶专业名称:数量经济学指导教师:董直庆学位类别:经济学硕士答辩日期:2016年05月24日摘要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和生产率增长路径2001年,我国成功跨越“贫困陷阱”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本深化的加剧都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构成威胁,转变现有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体制改革,使以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逐渐转向以创新驱动的经济

4、增长,实现以自主研发为主要动力的生产率增长路径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首先,本文通过构建以资本和劳动为两大投入要素的常弹性CES生产函数,基于1978-2014年和2001-2014年两个样本区间对全国七个地区的要素替代弹性和资本密集度进行了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显示全国各个地区的资本与劳动是互补关系,且技术进步在总体上偏向资本,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更有利于资本边际产出的提高。其次,重点分析了不同地区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资本深化程度和资本生产率的变化趋势,考察资本再配置效应对资本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深化速度过快

5、的地区资本生产率相对较低,因此存量资本应从资本过剩的华北等地流向资本生产率较高而资本积累较少的西南等地。为进一步探究技术进步偏向性对于资本生产率的影响,采用异方差和自相关调整的PCSE和FGLS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资本生产率正相关,要素结构与资本生产率负相关,也就是说提高生产率不能仅靠单一的增加要素投入,而且要保证与技术进步偏向性相耦合的要素结构。再次,研究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分解法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要素投入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为劳动效率

6、增长率效应、资本效率增长率效应、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技术结构的耦合效应以及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结构的耦合效应,对比分析四种效应在中等收入阶段前后的变化情况及其对TFP增长率的作用效果,同时考察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份额。结果显示劳动效率增长率效应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相反,资本效率增I长率效应抑制了TFP的增长。低收入阶段,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技术结构耦合于偏向型技术进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要素结构与偏向型技术进步不匹配,拉低了经济增长率;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资本投入不断增加,资本效率显著下降,导致两种效应反向变动,

7、引起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结构的适配性和其与技术结构的非耦合性,两者反向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综合四种效应的作用结果,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虽然不断增加,但增长率存在下降趋势,应调整技术结构,提高资本效率,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增长,实现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新型增长路径。最后,为进一步探索生产率增长路径,构建技术结构这一指标,利用各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既直接作用于产出,又会通过对技术结构的约束间接影响产出增量,同时发现自主研发和专利技术相较于设备中的技术进步更直接更有效地提高产出。因此,中国想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

8、阱”越居高收入国家行列,应增加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进步,兼顾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适配性,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