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物质博奕

精神与物质博奕

ID:35070291

大小:1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7

精神与物质博奕_第1页
精神与物质博奕_第2页
精神与物质博奕_第3页
精神与物质博奕_第4页
精神与物质博奕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神与物质博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神与物质的博奕-中学语文论文精神与物质的博奕朱静《说书人》是《果园城记》中的第十一篇,写于1942年1月3日。小说描写了一个曾经给大家带来快乐的社会底层的说书人,随时代的变迁,被社会和时代遗弃,最终贫病而死,葬在乱葬岗的故事。关于《说书人》的主题,我们常讨论的主要有三种:一是对卑微而坚韧地生存着的小人物的同情。二是对坚定传承传统文化的艺人的歌颂。三是描写生命无可着落的状态和在困境中上下求索的孤独。笔者认为,第一种主题过于宽泛。纵观描写小人物的文艺作品,都会寄予同情、鞭挞、歌颂等情感。认为《说书人》是对小人物的同情,显然没有提炼出文章的独特内涵。第二

2、种主题有拔高之嫌。说书人只不过是一个闭塞小城的一个普通的说书人,他说的也是《水浒》、《精忠传》、《封神》等常规篇目。“传播”文化尚显勉强,更谈不上创新,他坚持说书,主要还是为了生计而不是“传承”。第三种主题显牵强偏狭。这种观点主要由两点提炼而来:一是作者师陀是孤独的;二是“我”是孤独的,因为文章最后写“郊野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加之,“我”所见的“说书人”也是孤独的:整篇文章都笼罩在“孤独”之下,据此认为文章主题是反映生命困境中的孤独。笔者认为,对于“我”的孤独,文章表现得不充分,师陀、“我”、“说书人”三者之间的“孤独”也不存在必然联系。5/5笔者认

3、为除上述观点外,还包涵有“精神”在“物质”面前的渺小,“文化”在“现实”面前的脆弱这一主题。笔者强调对“精神”和“文化”的思考是基于以下因素。首先看师陀写“我”听说书时的感受:“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在我们这些愚昧的心目中,一切曾使我们欢喜和曾使我们苦痛的全过去了,全随了岁月暗淡了,终至于消灭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他们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我”最赞叹,最在意,最挂心的是说书人给我的精神滋养。另外

4、,此段文字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在这里,师陀其实是借这句话解释了前文中“我”对说书人职业的定位——“一个世人推许的撒谎家”。联系上下文就是:因为说书人的内容是“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所以称说书人是“撒谎家”。但我们还要注意师陀给这“撒谎家”的前面加了个定语——“推许”。“推许”无论是“推崇允许”还是“推荐赞许”都表明作者对说书职业的肯定。因为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精神的享受,给我们一个与世俗别样的世界。可以说,师陀给“说书人”的定位是“精神创造者”。就从这个定义上,我们更可以判

5、定师陀写作本文是基于说书人的“精神创造”。5/5我们再来看文章总结升华部分。“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但是当你还活着的时候,甚至当你支持着你的病体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的多么远吗?你也曾想到这一层,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很显然,这里说书人“另外创造……的天地”不就是精神的天地吗?说书人最大的贡献不就是让沉闷的现实世界有充满生机的精神世界的补充?说书人“最可爱”的不是给听众的精神感悟和文化熏陶?

6、师陀通过总结说书人的贡献,明确表达了自己写作的出发点。既然师陀写《说书人》的重心落在“精神滋养”上,那对给听众“精神滋养”的说书人是什么感情?笔者认为有同情也有赞颂。但如果把主题仅仅定位在对“人”的感情上,就肤浅了。师陀是个“思想者”,他在《果园城记》中以一个始终流淌着乡下人血液的都市知识者的双重眼光重新打量故土。正如朱光潜所说.师陀留恋着农业文明的“具有牧歌风味的悠闲”,同时又“憎恨”它“流播着封建式的罪孽”。文章不仅仅是对“人”的感情,还有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说书人》的“现象”就是:当精神遭遇物质,当文化面对现实时候的博弈。

7、细读文章,发现师陀在多处写到了这种博弈。第一处,当说书人比以前更黄瘦,吼声衰落,嗓子也喑哑了的时候,“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接着是谁都能想到的极自然的结果,他的老听客慢慢少了。”此处,“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中“八个”应该仍指的是制钱,而原先听众正常给的是三到五个制钱,也就是用一个馒头都不到的钱就可以听场说书。说明“说书”这个行业在起步价码上

8、就输给了现实。而实际情况更凄惨:“‘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5/5时常将收到的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