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教师招聘古诗词鉴赏专练

2019安徽教师招聘古诗词鉴赏专练

ID:35077042

大小:302.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7

2019安徽教师招聘古诗词鉴赏专练_第1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古诗词鉴赏专练_第2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古诗词鉴赏专练_第3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古诗词鉴赏专练_第4页
2019安徽教师招聘古诗词鉴赏专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安徽教师招聘古诗词鉴赏专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词鉴赏专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答:(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答案(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

2、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杨村杨万里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注】‘‘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1)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答:(2)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答:答案(1)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浓墨重彩,色调对比强烈。诗的中间两联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2)尾联是作者的感想,

3、意思是说,在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这首诗的前三联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第1页共6页咨询QQ:1400700402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目的就是这最后一句。在主旨上,作者是用自然美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园乐趣来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3.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①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天。②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答: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答:答案(1)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2)“假寐”更好。“假寐”,即坐着打盹儿,表明诗人旅途劳顿,要睡又因心绪不宁,只得“假寐”,同时由本句的“坐”的“卧”,层

5、次清楚。而“不寐”则与第四句“卧听”重复。(说“不寐”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4.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①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②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师出教育电话:400-600-2690第2页共6页咨询QQ:

6、1400700402答:(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答:答案(1)白诗: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表达了应珍惜眼前美好时光及时享受快乐的思想。(2)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河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

7、征衣未寄莫飞霜。(1)“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答:(2)“漫漫轻云露月光”,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诗中主人公是什么人?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答:答案(1)照应诗题;表现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2)①承前启后。(承上句长夜不眠,故而引起望月,为思夫做铺垫。)②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中年女子”)。③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

8、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