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题精校解析 Word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名校试题精校解析 Word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

ID:35077210

大小:348.4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17

名校试题精校解析 Word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_第1页
名校试题精校解析 Word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_第2页
名校试题精校解析 Word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_第3页
名校试题精校解析 Word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_第4页
名校试题精校解析 Word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校试题精校解析 Word版---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018-2019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

2、选题1.葛洪是东晋道教大师和医学家,宣扬“欲求长生不老者,必欲积善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据此,葛洪强调()A.三教合一B.尊道抑佛C.援儒入道D.援道入佛2.汉武帝时将《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书称为“五经”。汉末以来,长期变乱,儒家典籍散佚,文理乖错,且师说多门,章句杂。唐建立后,太宗下令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五经正义》。唐太宗的做法旨在()A.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B.改变思想混乱的局面C.适应“三教合一”的需要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

3、大基本派别。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②“理念是万物的本源”③“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④“天下惟器”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④4.汉武帝时期,除了设立太学,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A.使教育被儒学所垄断B.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C.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D.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5.“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

4、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6.《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B.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7.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传统社会,民众一般是很少组成团体来参政的,而在辛亥革命后,工人、商人、妇女等对国事、政事产生了兴趣

5、,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反出辛亥革命()A.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促进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C.改变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D.提高了民众民主政治的素质8.《韩非子•功名篇》:“桀为天子,能制天下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A.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的B.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C.定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D.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9.16-17世纪,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常

6、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字。如培根的《新科学》,开普勒的《新天文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等。这反映了()A.科学取代宗教的时代要求B.工业时代科学与技术结合C.个人的价值得到高度崇拜D.启蒙思想在社会全面渗透10.“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为此,法国知识分子()A.最早打出了文艺复兴的旗号B.率先创立了世界近代自然科学体系C.首先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D.主张用理性创造民主和科学的时代1

7、1.马丁·路德和李贽分别是十六世纪东西方思想家。马丁·路德主张“教皇和自己的会议,只有当其行动和法令与《圣经》相一致时,人们才有必要服从。”李贽主张“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其言论共同之处是()A.反对专制B.崇尚理性C.倡导民主D.挑战权威12.《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民主传统》的作者J.T.罗伯兹说,西方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雅典民主都臭名昭著。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掌握在无知的群氓而不是贤人手中。柏拉图将政权分为五个类型,民主制仅好于暴君制,连寡头制都不如,他认为普通人没

8、有能力管理国家。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民主作为平民政体“包含着专制君主的特质”,“不能算是一个政体”。材料主要表明()A.现代民主是在雅典民主基础上发展而来B.雅典民主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质差不多C.雅典民主是狭隘的、少数人的当家作主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