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精校解析Word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ID:35113122

大小:682.85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3-18

精校解析Word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_第1页
精校解析Word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_第2页
精校解析Word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_第3页
精校解析Word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_第4页
精校解析Word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校解析Word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 修 三第十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时期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核心内容思想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来源:Z§xx§k.Com]秦汉加强思想控制,秦朝“焚书坑儒”,汉代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来源:学,科,网]佛道盛行,儒学出现危机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儒学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来源:Zxxk.Com]明朝心学成为理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与发展[来源:学科网ZXXK]科技文化出现司南和《甘石

2、星经》等科技成果;文学成就有《诗经》和楚辞汉代出现并改进造纸术,天文、数学领域成就突出;汉赋兴盛;小篆、隶书出现于秦朝,楷书形成于汉末数学、农学成就突出;魏晋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文人画出现隋唐时期是诗歌的繁盛时期;宋元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性阶段,出现一批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科技巨著;小说创作兴盛,文人画成就突出,京剧形成,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成就单元主旨①中国古代思想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到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此后经过历代

3、儒学家们的改造,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但大都来自生产、生活的实践,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文学辉煌灿烂;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中国古代思想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考题序号考查内容命题视角考查热度2015·全国文综Ⅱ,24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以儒家的政治主张为背景材料,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016·全国文综Ⅰ,24汉代儒学以儒学典籍“五经”为切入点,考查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2018·全国文综Ⅱ,24儒家思想的来源以商朝夺取政权的因素为背景材料,考查运用知识、获取和解

4、读信息的能力2017·全国文综Ⅲ,24汉字的演变以不同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为背景材料,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016·全国文综Ⅱ,24汉字的演变以图片为背景材料,考查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2016·全国文综Ⅲ,26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唐太宗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的评价为背景材料,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的能力2018·全国文综Ⅱ,27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以古代昆曲为背景材料,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及材料、解读信息的能力2018·全国文综Ⅲ,26中国古代科技以古代药学为背景材料,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及材料、解读信

5、息的能力2018·全国文综Ⅰ,24中国古代科技以墨家科技成就为背景材料,考查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016·全国文综Ⅱ,41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以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的能力高频考点先秦儒学、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汉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等命题特性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干知识,以选择题和主观题的方式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试题选材多样,命题角度新颖。试题多集中在第24、25、26、41题,既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又着意于考查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

6、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难度相对较大。如2018年全国文综Ⅱ卷第24题考查了儒家思想来源;2018年全国文综Ⅲ卷第26题、2018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均考查了中国古代科技;2018年全国文综Ⅱ卷第27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学。2017年全国文综Ⅲ卷第24题考查了汉字的演变原因;2016年全国文综Ⅱ卷第24题考查了汉字的演变、第41题以小论文的方式变相考查了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全国文综Ⅲ卷第26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等备考启示从这两年全国卷及各单独命题省市的命题导向看,试题体现了对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线索、历史

7、概念及历史核心素养等的逐步渗透。因此在备考时应该立足平时,在课堂上着力夯实古代思想、文化等相关的基础主干知识,厘清相关历史概念,认真梳理好单元核心线索,重视核心素养的自然有机渗透,强调从古代政治、经济及史学理论等角度去融会贯通考点1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1.(2015·全国文综II,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儒家学者的主张。儒家

8、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学者的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