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

印发《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

ID:35116405

大小: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8

印发《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_第1页
印发《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_第2页
印发《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_第3页
印发《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_第4页
印发《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发《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锡滨委办发〔2017〕71号印发《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各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各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区机关各部门,区各直属单位:《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实施意见(试行)》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员会办公室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1月16日-7-滨湖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的实施意见(试行)为深入推进我区因病致困家庭深度救助工作,进一步扩大救助覆盖面,加大帮困力度,更好地保障困难家

2、庭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江苏省社会救助办法》《无锡市社会救助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两聚一高”和“最美湖湾新城”建设的总体目标,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以深入推动“连心富民、联企强区”大走访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功能,重点破解重症病患者家庭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等问题,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社会救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二)坚持与其他保障救助

3、制度相衔接;(三)坚持分类、分档救助,切实保障基本生活;(四)坚持救助水平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7-(五)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属地管理和动态管理的原则。三、救助对象(一)深度救助对象具有本区户籍,经民政部门认定的下列人员:1.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城镇“三无”对象;3.孤儿;4.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2倍以内的特困家庭;5.申请之月前12个月内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总额超过其家庭总收入减去家庭必须支出(家庭必须支出指满足家庭最低基本生活需求的支出,按照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

4、障标准计算),且门诊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总额超出3万元或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总额超出5万元以上的因病家庭。(二)以上申请救助家庭的收入、财产核定与赡养、抚(扶)养费的计算,参照《无锡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锡民救〔2013〕7号)相关规定执行。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镇“三无”对象、孤儿不再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核定。(三)不予深度救助的情形:1.申请家庭实际持有2套以上住房;2.申请家庭分户的子(女)分别实际持有2套以上住房;3.申请家庭拥有市场评估市值10万元以上家用车辆;-7-4.申请家庭拥有股票、基

5、金、理财产品等有价证券或其他投资等金融资产超过经济比对的核定有效基数;5.拒绝配合调查、核查,隐瞒家庭真实收入和资产情况,提供虚假收入证明、资产证明、故意转移资产的家庭;6.政府部门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情形。四、救助内容(一)医疗救助1.对城镇“三无”对象和孤儿患病产生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金额给予全额救助。2.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特困家庭患12种慢性病(重症)、门诊特殊病种产生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金额在3万元以内给予70%的救助;个人支付金额在3万元以上5万元以内给予80%的救助;个人支付金

6、额在5万元以上给予90%的救助。该救助原则上实行按季申请,且全年医疗救助的总额度不超过30万元。3.对患病家庭门诊医疗费用个人支付金额超出3万元的部分给予60%的救助;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金额超出5万元的部分给予70%的救助,且全年医疗救助的总额度不超过20万元。4.对患12种慢性病(重症)、门诊特殊病种的鉴定,参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医疗救助办法的通知》(锡政办发医〔2016〕169号)规定执行。5.门-7-诊、住院医疗费用票据以本市医院出具的《江苏省医疗门诊收费票据》《江苏省医疗住院收费票据》《

7、无锡市医疗保险报销单》《无锡市居民医保报销单》原件作为认定。(二)生活救助1.对低保家庭中患12种慢性病(重症)的对象,每月按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0%发放生活救助;门诊特殊病种对象,每月按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0%发放生活救助。2.对同时符合12种慢性病(重症)和门诊特殊病种的对象,按照就高原则发放生活救助。3.对享受生活救助的对象,每年复核一次。(三)社会帮扶积极探索引导“第三方”社会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建立救助对象需求与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救助资源对接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

8、、专业社工、志愿者的独特优势,开展人文关怀、精神慰藉等救助帮扶,真正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的有机结合。五、救助申请审批(一)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或其委托人(以下称为“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工作站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残疾证明、收入证明、学生证明、疾病证明、医疗票据以及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二)社区工作站对申请人提交的申-7-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将申请人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及举报联系方式等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