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ID:35116866

大小:109.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18

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荆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荆门市位于鄂中腹地,地处鄂北山区丘陵地带,大洪山南麓的汉江流域,素有“荆楚门户”之称。荆门市东与安陆、应城接壤;南与江陵、天门、潜江毗邻;西与当阳、南漳、远安交界;北与宜城、随州相连,跨东径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东西最大横距15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1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总面积的6.67%。2、地形地貌荆门地势为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簸箕状向南敞开,形成低山、丘岗、平原湖区兼有地形,汉江从北至南横

2、穿荆门市全境,形成“两山(大洪山、荆山)夹一江(汉江)”的地理格局。西北及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岗地,东南部为平原湖区,海拔在27.2—1051.0米之间,最高点位于荆门北部大洪山的斋公岩,海拔1051.0米;最低点为荆门南部的沙洋县境内的长湖湖底和京山县永隆镇的潘家湾河床,海拔27.2米。全市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4.9%,丘陵岗地占59.4%,平原湖区占15.7%。3、气候水文(1)气候荆门市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属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9℃,1月份最冷,平均为3.2℃,7月份最热,平均为27.8℃,极端最高气温为40℃,极端最低气温为—19.6

3、℃。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时数2008小时,热量条件较适宜植物生长。平均降水量950—1073.6㎜30,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6%;冬季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5.7%;城市主导风向为偏北向,风向频率为45%,年平均风速高达3m∕s,最大风速20.7m∕s。主要气象灾害为干旱,暴雨和寒潮。(2)水文荆门市水域面积16.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2.9%。境内有四大水系,东为俯环河水系,南为长湖水系,西为漳河水系,中为汉江水系,大小河流600余条,河流总长2105.1公里。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4条,连接着58个湖泊、560余座大中小型水

4、库和12.2万口堰塘。汉江水系为境内最大水系,总长173公里,流域面积980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9%。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7.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5.4亿立方米,除去重复计算量,荆门市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0.1亿立方米。4、土壤植被(1)土壤荆门市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无垂直土壤带谱。全市土壤有水稻土、黄棕壤土、紫色土、石灰土及潮土类5大类,以第四纪粘土母质为主,其中水稻土、黄棕壤土、紫色土及石灰土四个大类约占荆门市土地总面积的96.0%以上。荆北低山多发育成石灰岩土和黄棕壤,荆北丘陵区形成大面积的紫色土;荆南岗地除地带性土壤黄棕壤外,因开垦为水

5、田,形成人工熟化土壤——水稻土地;荆东南平原湖区形成大面积的潮土;森林土壤以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为主,具有类型多、质地好、等级高的特点。(2)植被荆门市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地带性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林,构成地带性植被的植物主要是壳斗科、樟科、金镂梅科、豆科、桑科等科的植物。原生植被基本破坏殆尽,仅在偏远山区或陡壁危岩上保存有小面积原生植被以及零星分布的鹅掌楸、银杏等珍稀树种。据分析,荆门市的主要植被类型大致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14个植被型,23个植被亚型,35个群系组。30(二)社会经济概况1、行政区划荆门市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和荆门

6、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共5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399个村民委员会,9925个村民小组,48万农户,总人口29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3万人,非农业人口102.6万人,人口密度为238人/平方公里。2、土地资源荆门市各类土地面积124.04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3.24万公顷,占荆门市土地总面积34.9%,农村人均耕地0.02公顷;林地44.47万公顷,占35.8%;水域16万公顷,占12.9%;未利用土地0.87万公顷,占0.7%;其它(城镇、乡村建筑物占地、交通、草地)19.45万公顷,占15.7%。荆门市湿地总面积为44.6万公顷,天然湿地主要类型为河流湿

7、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为4.13万公顷;人工湿地主要类型有灌溉地、水塘、蓄水区、水产池塘。全市石漠化土地总计0.37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3%。其中,轻度石漠化土地0.16万公顷,中度石漠化土地0.08万公顷,强度石漠化土地0.04万公顷,极度石漠化土地0.10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8.60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7%。荆门市矿区主要以磷矿、煤矿、石灰岩矿、石膏矿、采石场等为主,全市矿产开采后造成林草植被破坏后的废弃地近1.0万公顷。3、森林资源2007年,荆门市林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