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纵深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纵深

ID:35137362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0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纵深_第1页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纵深_第2页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纵深_第3页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纵深_第4页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纵深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纵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辞职信黄钟   我得走人了,原因很简单。   2011年6月27日下午,在《改革内参》编辑部的例会上,不止一人对《改革内参》记者部记者贾存斗和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潘治宏的署名文章“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初见成效”一文提出异议,而我则直截了当说这文章太让人恶心了,不应该发表。这次例会最后形成的意见是暂缓发表这篇文章。可是内参负责稿件签发的层层领导却对这篇文章是一路绿灯。文章还是发表了。在眼下这种时候发表这种文章为重庆当局歌功颂德,无论是否要从权力那里换来金钱,我都认为是一种违背起码的新闻职业道德的耻辱。既然《改革内参》不能减掉这

2、种耻辱,那就让《改革内参》减掉我吧。   2011年7月4日   黄钟,1969年生,湖南麻阳人,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96年到2001年任《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编辑、理论部副主任。2002年4月到2003年12月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2004年起任《凤凰周刊》主笔,后供职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改革内参》杂志。代表作有《游手好闲地思想》等。  【传知行按】:坚守一种尊严的底线,当是一种生活常态。在守住尊严这条底线上,任何时候都是有选择的。学者黄钟从《改革内参》辞职,正是如此。 让黄钟走人的那篇文

3、章: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推向纵深《改革内参》记者 贾存斗潘治宏2011-06-27   2011年5月6日,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对《改革内参》记者表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经过艰难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至于重庆的改革引发理论上的争鸣,他认为是正常现象,任何改革都会经历由不理解到理解,由质疑到认同到支持的过程。同时,“改革没有争论的声音,都是共识,也就没有改革的必要了”。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2010年考察后表示,“重庆有面积广大的的农村,有很多贫困人口,如果统筹城乡改革在重庆获得了成功,中国就没有哪个省有理由说

4、它不能成功”。   户籍制度改革初见成效   2007年国家批准重庆成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后,重庆市把突破口放在了农民工身上。   为什么?城乡统筹的核心就是让农民尽快富起来,尽快让农民通过城市化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制度。而重庆3200万人口,有近900万的农民工。其中50%在重庆市外,50%在重庆市内。而农民工问题在重庆,在中国普遍存在。农民工户口在农村,人在城市,不能享受城市户籍后面的福利制度。以重庆为例,2010年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17532元,农民纯收入5277.9元,城乡收入差三倍。同时,教育资源、

5、卫生资源、文化设施集中在城市,包括养老,2010年重庆城市养老金每月500元,农村农民养老金是国家财政一个月给每个农民55元,重庆市政府增加25元,总共80元。因此,户籍后面隐藏着很多城乡不公平的福利制度。   重庆市有关部门认为,已经具有条件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通过政府引导进入城市,就会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向国务院汇报以后,推出了户籍制度改革。杨庆育指出,户籍制度改革不是单纯改变农民户籍的改革,而是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住房、就业等各个方面城乡统筹的改革。因此,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是综

6、合配套改革,目的是解决困扰中国发展的城乡二元问题。   2010年8月中旬,重庆市全面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到2011年5月5日,191万人农民户口转到城市。这期间重庆市一共出台了23个文件配套户籍制度改革,比如进城农民的土地问题怎么办,农民退出的宅基地怎么办,农民到城里后社保怎么办,中小学学生进入城里后上学么办,大中专学生到了城里后就业问题怎么办等等。   据了解,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预先有六个基本制度文件,后来是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去解决新问题,不断补充文件,不断出台新文件。到目前为止,191万进城农民当中,养老、社会保障

7、、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已实现90%都覆盖了,没有出现农民户籍转到城里,而教育、卫生、就业、社保、养老没有兑现的现象。   现在国内有些省份开始学习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把重庆的改革方案拿过去常常是不加修改。作为重庆市统筹改革办的主任、户籍制度改革办的副主任,杨庆育认为,这种现象说明两层含义:一是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初见成效;二是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具有推广性。   不过,杨庆育认为,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国内其他地方很难学。比如住房问题的解决。始于2001年重庆轻轨规划、公路规划,在执行过程中,控制起来很多周边的土地。政府投资的路修

8、过去,地价迅速上扬。现在,重庆市政府要求国有投资集团把储存的土地拿一部分出来,选在轻轨旁边、公路旁边修公租房,规模是三年建四千万平米,解决重庆中低收入30%人群的住房问题。这一点其他省市就很难学,因为很多城市没有土地,而财政又常常很难支撑巨量公租房的建设。   另外,在统筹城乡改革之前,重庆市有关部门和大型企业集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