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

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

ID:35140871

大小:5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0

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_第1页
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_第2页
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_第3页
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_第4页
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肥市庐阳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为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庐阳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情况,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文件为指导,以促进学校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兴趣为目的,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学校资源,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建设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建设,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

2、,探索优质教育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庐阳区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二、总体目标1.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增强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弥补国家课程地方性不强的情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2.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的特长和爱好、学校传统和优势、当地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进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体系。3.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最大可能提高学校和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三、开发原则1.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建设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尊重学

3、生的差异性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自己所需课程,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追求。2.民主参与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建设。要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参与,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课程资源和课程特色培育,形成学校特色。3.实效性原则。学校课程的编制应致力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关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当地及本校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校课程的组织形式应以专题性教育活动为主,而不

4、是以学科为中心。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等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础。4.可行性原则。学校课程的建设应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学校课程开发时,学校要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水平,积极主动地利用已有条件,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突出学校的优势,确保学校课程开发的质量。条件有限的乡镇学校,可以由几所学校联合开发和共享校本课程。5.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的原则。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谋求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防止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简单重复,防止学校课程成为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的随

5、意加深与拓展。四、开发类型1.直接选用从国家或地方提供的课程项目清单中直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项目,或者从其它图书资料中选用。2.校外引入将外地或其他单位开发的课程项目引入自己的学校,作为自己的校本课程。3.自主开发改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外地、外校引入项目的改造;学校自己开发项目的改进。新编。所有的课程成分都是教师新开发的,不依赖现有的课程材料。五、开发方式1.教师自主开发基本模式为:课程初次设置——学生意见反馈——教师自我反馈——课程二次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完善提高。2.校本组织开发一般由学校领导牵头,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可以是教师首先提出开发设想,领导

6、吸纳后形成开发意见,然后组织骨干教师集体开发;也可以是学校领导首先提出开发意见,骨干教师具体制定开发方案。3.校际联合开发联合前提:办学思想接近,区域跨度小,资源可互补。联合方式:①互补整合式,先各自单独开发,然后相互交流、互补整合;②流线作业式,彼此分工开发课程计划中的某些部分,然后整合,共享成果;③合并交叉式,联合单位人员合并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开发小组,分担不同开发任务。4.专家指导开发可以聘请教科研机构的专家,可以与教科研机构联合,还可以考虑与外地先进单位联合,邀请指导或项目移植。六、开发内容1.基础性课程——与国家课程范围大致一致,由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学习策略课

7、程构成。前者可以是国家课程内容的更新(改编、新编和拓编);也可以是结构改造(包括学科知识分层教学、学科知识横向整合等)。后者包括通用学习策略(注意、记忆、组织学习、精加工学习、元认知学习等策略)和学科学习策略(应用题解题策略、课外阅读策略、快速作文策略等)。2.拓展性课程——目的是拓展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内容涉及保健、博知、怡情、励志、践行、探究等诸多方面,如武术、足球、音乐、美术、舞蹈、书法、体操、摄影、垂钓、插花、集邮、诗词鉴赏、名作欣赏、网页信息浏览、名胜古迹探寻、成功案例分析、挫折调适、意志训练、网页制作、新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