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

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

ID:35153354

大小:954.73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3-20

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_第1页
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_第2页
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_第3页
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_第4页
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单位代码:10193密级:公开学号:2012066硕士学位论文大豆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StudyofPhotosyntheticCharacteristicsonLeavesinDifferentPartsofSoybeanCanopy作者姓名:朱末学位类别:理学硕士专业名称:植物学研究方向:植物生理指导教师:徐克章教授祁新教授所在学院:园艺学院2015年5月1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所列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

2、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林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学位论文所有内容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一切相关法律责任和后果。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1、本人完全了解吉林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吉林农业大学所有,并同意将本论文的版权授权给吉林农业大学,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

3、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2、本人(同意/不同意,务必打印后填写)吉林农业大学将本论文版权授权给不同媒体进行电子出版、多媒体出版、网络出版以及其他形式出版(涉密学位论文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3、本人声明毕业后若发表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学术成果,必须以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2摘要在大豆品种改良和高产栽培过程中关于其生理特性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北方一熟春豆生态区(I区)主推大豆品种性状上演变

4、的规律,而且为大豆品种改良和高产栽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然而,目前研究方向多集中于同期不同品种间或者同一品种不同器官方面的横向比较,侧重农艺性状和形态性状,而对在长期遗传改良过程中品种纵向间所发生的一些生理特性方面变化的研究倘处于起始阶段,尤其是在品种改良过程中不同时期品种节位的叶面积和光合速率等的变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我们对不同年代所育成的大豆品种性状的生理特性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意在为大豆品种的改良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吉林省1929、1941年选育的两个老品种元金宝和金元1号及1999、2000年选育的两个新品种吉农7号和吉林4

5、5号大豆品种为试材,在相同栽培管理模式下,研究了不同时期育成品种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叶面积的变化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育成品种在不同时间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生理特性均存在差异。1)新近选育出的大豆品种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老品种。生殖生长阶段新选育品种各时期各冠层Pn均高于早期大豆品种。R2时期新老大豆品种的冠层上、中、下部净光合速率均较高,至R4时期达到峰值,在R4时期新老大豆品种之间净光合速率的差异也达到最大。新老品种共同特点是中上层叶片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较高。至R6期,新老品种净光合速率均表现快速下降,但新品种的净光合速

6、率下降速度要明显低于老品种,说明新品种的光合作用时间更长,植株体内有机物的合成和积累新品种要优于老品种,是产量形成差异的原因之一。2)新品种气孔导度(Gs)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新老大豆品种的气孔导度(Gs)到R4期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R2和R6时期,新品种表现为Gs高于老品种,只是在R4时期,早期大豆品种的Gs高于当代大豆品种。这一点可以理解为较早时期选育的大豆品种在R4时期的呼吸作用更为强烈,会影响到干物质的积累;R6时期新品种Gs高于老品种,说明此期新品种叶片蒸腾作用加快,对加速有机物质的合成转移,促进籽粒增重,提高产量有较好的

7、作用。3)新品种叶面积在生殖生长初期阶段增长明显快于老品种。新选育品种叶面积表现为苗期增长较慢,在生殖生长初期阶段增长加快,中后期又趋于平稳,叶面积呈“慢-快-慢”的发育特征,保障了群体结构更趋合理,继而延长了叶片功能持续期,说明叶片光合性能和叶面积发育动态协调,是新品种高产的主要原因。I新品种冠层上部和下部的叶面积小于老品种,但冠层中部叶面积要明显大于早期的大豆品种;在R2时期,新老品种叶面积都进入快速增长期,此时新品种在冠层上、中、下部的平均叶面积表现为超过老品种,但随着叶片继续增长,新品种叶面积的增加速度趋于减缓,到R4期,老品种的冠

8、层上、中、下部的叶面积又超过新品种,主要是冠层上部叶面积明显大于新品种,在这个时期老品种的叶面积达到最大,随后便进入快速下降阶段,进入R6期。在R6期,新老大豆品种冠层不同部位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