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低聚硅氧烷红光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含低聚硅氧烷红光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ID:35177255

大小:4.27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3-20

含低聚硅氧烷红光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1页
含低聚硅氧烷红光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2页
含低聚硅氧烷红光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3页
含低聚硅氧烷红光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4页
含低聚硅氧烷红光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含低聚硅氧烷红光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0614公开中图分类号:密纸UDC:本校编号:讀州交追义肇——硕±学位论文一.'^棠---裏甲一"I一V乂::15.二‘.-if以论规目=含低聚娃氧婉红光鱗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项:研究生挂名:邱晚莉学号:02130695’'身:.-;天智教授:俞职祿学校指导教师姓名:申请学位等级工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〇16年n日2016论文提交日期:6月论义答辩日期:年6月7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

2、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W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也不包含获得兰州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片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兰州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兰州交通大学可^^^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

3、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签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剧币签名:巧巧字曰期;年/月曰签字曰期片^年(月/7曰若硕士学位论文含低聚硅氧烷红光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SynthesisandPropertiesoftheRedPhosphorescentMaterialsContainingOligomericSiloxaneCore作者姓名:邱晓莉学科、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方向:光电材料学号:02130695指导教师:俞天智完成日期:2016.04兰州交通大学LanzhouJi

4、aotongUniversity兰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OLED技术由于其工艺简单、响应迅速、成本低、能同时实现刚性显示和柔性显示等优势,已成为目前显示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OLED手机、OLED灯、OLED电视机已经逐步面市。但是,相比于绿光材料与蓝光材料,红光材料的发展却远远落后,目前报道的外量子效率最高的红光磷光材料仅为20.2%。为了解决红光材料发展的不足,减少分子堆积引起的淬灭现象,我们将红光材料中引入分子水平上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低聚硅氧烷。在该结构中,无机低聚硅氧烷材料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而有机材料则

5、柔韧性比较好。此外,低聚硅氧烷结构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抑制发光团之间的聚集和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光色纯度。本文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主要内容包括:以2-(1-萘基)-苯并噻唑(nbt)作为第一配体,以吡啶酸和载流子传输基团功能化的吡啶酸衍生物为第二配体,合成了3种新型红光铱配合物磷光材料(Ir(nbt)2(pic)、Ir(nbt)2(pic-Ox)和Ir(nbt)2(pic-Cz));引入具有纳米尺寸结构的倍半硅氧烷(POSS),得到了一种新型有机/1无机杂化磷光材料POSS-7Cz-Ir(nbt)2(pic)(POSS

6、-pic)。通过HNMR和质谱分析,确定了所合成材料的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热重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特性、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四种材料的光致发光的主发射峰均在605nm处,并且在650nm有一个肩峰,是典型的红光材料。四种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均在280℃以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采用真空热蒸镀法,制备了材料Ir(nbt)2(pic)的电致发光器件;采用溶液旋涂法,制备了材料Ir(nbt)2(pic-Ox)和Ir(nbt)2(pic-Cz)的电致发光器件。详细地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发光性能。其中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分

7、别为:ITO/TAPC(20nm)/CBP:Ir(nbt)2(pic)(30nm)/TPBi(50nm)/Liq(2nm)/Al(150nm)(器件1);ITO/PEDOT:PSS(30nm)/CBP:Ir(nbt)2(pic-Ox)/TPBi(50nm)/Liq(2nm)/Al(器件2);ITO/PEDOT:PSS(30nm)/CBP:Ir(nbt)2(pic-Cz)/TPBi(502nm)/Liq(2nm)/Al(器件3)。结果表明,三种材料的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均在在1000cd/m以上,发光效率分别为3.8cd/A,3.5cd/A,3.25cd/

8、A。本文旨在合成新型红光磷光材料,简化器件结构,改善红光OLED材料的发展落后的问题,为红光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