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桩沉桩施工方案

钢板桩沉桩施工方案

ID:35195574

大小:1.7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21

钢板桩沉桩施工方案_第1页
钢板桩沉桩施工方案_第2页
钢板桩沉桩施工方案_第3页
钢板桩沉桩施工方案_第4页
钢板桩沉桩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板桩沉桩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东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小虎岛造船基地第二标段工程组合钢板桩施工方案组合钢板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小虎岛造船基地工程第Ⅱ标段1#舾装码头、船台1版设计图纸;(2)《水运工程质量检验评标准》(JTJ257-2008);(3)《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4)《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5)《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167-3-2009)(6)1#舾装码头工程技术规格书及1#、2#船台工程技术规格书;(7)国家、广东省广州市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8)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有关

2、管理制度、质量体系文件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广东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小虎岛造船基地第二标段工程1#舾装码头及1#、2#船台采用组合钢板桩体系作为码头前沿挡土结构。组合体系中主桩为Ф1219mm钢管桩(Q345B、δ=22mm),间距为2.54m,长度为29.3m~34.86m,根共174根,其中1#舾装码头130根,船台44根;辅桩为AZ18-10/10和AZ18-9.5/9.5钢板桩(S355GP),长度为20m的96根、长度为20.7m的16根和长度为20.2m的234根,共346根,采用双拼一组,共173组;钢管桩与钢板

3、桩之间采用C9锁扣连接。锁口长度为20.2~21.2m,共有346根。组合钢板桩墙通过高强钢拉杆与码头后方锚碇墙连接进行锚固。高强钢拉杆共111根,有D2Ф95、D2Ф110和D1Ф110三种型号,钢拉杆一端锚固在钢管桩上,另一端与后方结构相连。码头标准结构断面图见图2.1。第24页共24页广东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小虎岛造船基地第二标段工程组合钢板桩施工方案图2.1码头标准断面图为了增长钢板桩和钢拉杆的耐久性,钢板桩体系和钢拉杆均需要防腐处理。钢板桩体系采用表面喷涂环氧重防腐涂料与焊接牺牲阳极保护块结合进行防腐;钢拉杆采用表面刷涂

4、环氧富锌底漆,然后再用沥青麻袋包裹两层。由于地质变化和上部结构形式的变化,钢管桩、钢板桩和钢拉杆的长度不尽相同,根据最新1版图纸,各构件的工程量表见下表。钢管桩、钢板桩工程量表编号型号规格长度(m)根数(根)桩顶标高(m)1#舾装码头钢管桩(d=1219mm、δ=22mm、Q345B)01~04-33.340.805~11-31.3712~112-29.3101113~114-29.82115~117-33.33118~123-32.8612434.31125~129-34.96513033.2611#舾装码头钢板桩(AZ18、

5、S355GP)01~117δ=10mm20.22340.8118~122δ=9.5mm2010123~130δ=10mm20.716第24页共24页广东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小虎岛造船基地第二标段工程组合钢板桩施工方案船台钢管桩(d=1219mm、δ=22mm、Q345B)01~38-32.8380.96a~f-29.86船台钢板桩(AZ18、S355GP)01~38δ=9.5mm20370.96a~fδ=9.5mm2062.2工程地质条件1#码头区域经过强夯和插打排水板软基处理,最后表面铺设一层中细砂,处理完后陆面标高约+3.0。

6、根据中交四航勘察设计院2010年2月出版的《广东新中国船厂小虎岛造船基地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显示,码头区域地质分布情况如下:①1素填土(粉细砂):该层探区不连续分布。平均层顶标高2.80m(0.94~3.91m),平均层底标高-0.41m(-1.70~1.57m),平均层厚3.21m(1.80~4.80m)。N=4.3击,土层松散,为软弱土。①2素填土(粘性土):该层探区不连续分布。平均层顶标高1.44m(-0.79~3.57m),平均层底标高-1.02m(-3.29~0.44m),平均层厚2.45m(1.60~5.40m)。

7、N=6.1击,软塑~可塑,为高压缩性的软弱图~中软弱土。②1淤泥~淤泥质土:该层探区连续分布。平均层顶标高-2.94m(-8.56~1.57m),平均层底标高-15.68m(-18.39~-12m),平均层厚9.35m(5.10m~15.3m)。流塑~软塑,含水量较高、空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②2粉细砂:该层探区连续分布。平均层顶标高-2.49m(-5.43~0.44m),平均层底标高-8.07m(-15.5~-5.46m),平均层厚4.77m(1.6m~7.5m)。N=5.3击,松散,为软弱土。②3砂混淤泥:该层探

8、区不连续分布。平均层顶标高-8.93m(-14.7~-0.48m),平均层底标高-14.67m(-16.77~-6.29m),平均层厚3.02m(1.40m~4.90m)。N=2.0击,松散,为软弱土。③1中砂、粗砂:该层探区连续分布。平均层顶标高-17.87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