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

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

ID:35195692

大小:8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1

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_第1页
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_第2页
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_第3页
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_第4页
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知识堂问答—砌体结构问:QITI砌体结构抗震验算结果,与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无关。日期:2011/6/20答:砌体结构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力。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力时,其大小与总质量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有关。对于砌体房屋、底框砌体房屋,宜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只与地震烈度有关。因此无论怎样修改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其地震力计算值大小不变,相应的抗震验算结果也不变。问:带变形缝砖混结构,不能按照整体方法进行设计。日期:2011/6/20答: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将结构分离成两个或多个独立单元,地震力下各单元独立振动,结构分

2、析应分别建模计算,不能按照整体方法进行设计,因为整体计算不符合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假定。问:半地下室如何输入模型?日期:2011/6/20答:半地下室在<砌体结构建模与荷载输入>中按照一个标准层输入,在楼层组装为一个结构层。问:半地下室作为一层输入,砌体结构如何计算地震作用?日期:2011/6/20答:半地下室作为一层在QITI模型输入时,需要将【参数定义】下“室外嵌固地面到基顶高度(mm)”参数填值。当输入值大于0时,计算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将不计入室外嵌固地面到基顶部分问:提高砌体墙体受压承载力的措施。日期:2011/6/20答:提高块体强度等级、

3、提高砂浆强度等级、增大墙体横截面面积、增加构造柱截面面积、提高构造柱砼强度等级、增加构造柱钢筋面积、提高构造柱钢筋强度等级等措施均可以提高砌体墙体受压承载力。问:砌体结构存在偏心墙体时,其受压验算QITI如何考虑?日期:2011/6/20答:QITI墙体的受压承载力验算按照轴心受压考虑,未考虑砌体受压偏心距的影响。楼层的受压控制截面一般在下部,为轴心受压,而偏心受压一般在上部,多不是控制截面。但是如果是由于墙厚度改变造成偏心,尤其是外墙存在下部墙厚370mm,到上层厚度减小为240mm,由于考虑外墙齐造成的偏心应该引起重视,需要用户根据《砌体规范》

4、附录D有关公式计算影响系数,根据规范公式5.1.1补充验算。问: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如何输入?日期:2011/6/20答:构造柱按照砼柱输入,程序自动在抗剪、受压验算时按照构造柱处理。问:为何提高块体强度等级,墙体抗剪承载力没有变化。日期:2011/6/20答:通过《砌体规范》3.2.2条可知,砌体的抗剪强度仅与砂浆强度有关,而通过《抗震》规范7.2.6、7.2.7以及7.2.8条文及公式可知,抗震计算就是抗剪承载力计算。提高块体强度等级,对于墙体抗剪承载力是没有影响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增加墙体横截面积、提高砂浆强度等级、大片墙两端设构造柱、增加中

5、部构造柱、加大中部构造柱截面面积、提高构造柱钢筋强度等级等。问:砌体结构基础设计是否需要考虑地震力。日期:2011/6/20答:从我国多次强地震中遭受破坏的建筑来看,只有少数房屋是因为地基的原因而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而这类地基大多数是液化地基,易产生震陷的软土地基和严重不均匀地基,大量的一般性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极少发生因地基承载力不够而产生震害。《抗震》规范4.2.1条明确规定当砌体结构的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JCCAD05版可以读取“砌体荷载”和“PMCAD恒+活”(均不含地震力)

6、,08/10版只可以选取“PMCAD恒+活”,而砌体荷载已经取消(关于具体原因以后会详细说明)问:QITI中如何修改柱的钢筋缺省值?日期:2011/8/9答:在“详图设计”菜单中,点击“构造柱”,进入“构造柱参数”,在对话框中修改纵向主筋,并确认。问:为何无法修改构造柱钢筋?日期:2011/8/9答:在建模布置柱时,注意在柱的截面定义对话框中,给构造柱属性打上钩。否则,不能按构造柱修改钢筋。问:为何修改构造柱箍筋,抗震计算结果没有变化?日期:2011/8/9答:抗震计算与构造柱箍筋无关,只与纵向钢筋有关。见抗震规范7.2.7-3式。问:修改端部构造

7、柱纵向钢筋后,抗震计算结果为何不变。日期:2011/8/9答:抗震计算的构造柱钢筋面积与只与中部构造柱有关,与端部构造柱无关。见抗震规范7.2.7-3式说明。问:某段墙增加构造柱后,抗震计算结果为何不变?日期:2011/8/9答:当构造柱间距大于4m时,不考虑中部构造柱作用。见抗震规范7.2.7条第3款。问:梁端下部有构造柱时,为何无局部承压计算结果。日期:2011/8/9答:局部承压是强度高的材料压在强度低的材料上,才有此问题。梁端下部有构造柱时,是混凝土压混凝土,不存在局部承压问题。问:局部承压时,没有圈梁可以计算通过,加设圈梁后,为何反而通不

8、过?日期:2011/8/9答:软件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结果确实如此。问:为何QITI对某些梁下支座没有进行局部承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