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及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两份带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及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两份带答案

ID:35211727

大小:50.74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3-21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及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两份带答案_第1页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及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两份带答案_第2页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及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两份带答案_第3页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及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两份带答案_第4页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及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两份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及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两份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及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两份带答案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联考试卷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

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

3、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A.宣扬民本思想                   B.主张重构秩序 C.追求仁政德治                   D.肯定汤武革命3.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孔子编写《春秋》用来维护君主专制B.“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C.《春秋》奠

4、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D.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4.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B.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C.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D.科举制忽略了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5.《后汉书》的仪礼志中记载,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

5、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这反映出A.推崇承天理物、天人合一         B.阴阳五行思想的盛行C.先黑后红寓意“以汉代秦”       D.上层社会贺冬成风俗6.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7.有学者认为

6、:“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8.1894年出版的《盛世危言》对近代社会发展趋势做出这样的判断:“盖世界由弋猎变为耕牧,耕牧变而为格致

7、,此固世运之迁移,而天地自然之。”其中“格致”是指A.科技      B.民主        C.理学         D.教育9.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人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黄庭坚认为画竹A.需取材于市民生活                 B.注重抒情写意  C.应该学会栽培竹子                 D.揭露社会现实10.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

8、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A.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性劳动     B.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C.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     D.唐代国泰民安富足强盛11.胡适在倡导“整理国故”运动时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这表明胡适A.认为传统思想文化没有系统化      B.力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