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系统报告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

ID:35247983

大小:239.49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22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_第1页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_第2页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_第3页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_第4页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文章具体讨论了主成分分析(PCA)人脸识别算法的原理及实现。它具有简单、快速和易行等特点,能从整体上反映人脸图像的灰度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人脸识别是目前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详细给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人脸特征提取的原理与方法。并使用matlab作为工具平台,实现了一个人脸自动识别的系统原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识别率为100%,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率,可以考虑与其他方法结合。仅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现有的方法一般都不会取得很好的识别效果,将其他人脸识别方法组合是今后研究的一种趋势。也可以考虑改进分类决策

2、的方法。本系统采用的最小距离分类法属于线性的分类器,而利用神经网络这类学习能力更强的非线性分类器对高维人脸识别问题可能会有更好的解决。18目录1.引言12.需求分析12.1课题的来源12.2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22.2.1面部关键特征定位及人脸2D形状检测技术22.2.2面部感知系统的重要内容22.3人脸识别的国内外发展概况32.3.1国外的发展概况32.3.2国内的发展概况43.概要设计53.1问题描述53.2模块设计53.3主成分的一般定义63.4主成分的性质73.5主成分的数目的选取74.详细设计--PCA算法的功能实

3、现84.1引言84.2K-L变换84.3PCA方法94.4利用PCA进行人脸识别105.实验及结果分析116.总结147.matlab源码15参考文献19181.引言人脸识别是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同时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意义。人脸识别技术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它覆盖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如今,虽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FRT在实用应用中仍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因为人脸五官的分布是非常相似的,而且人脸本身又是一个柔性物

4、体,表情、姿态或发型、化妆的千变万化都给正确识别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如何能正确识别大量的人并满足实时性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许多领域中,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脸识别研究开始于1966年PRI的Bledsoe的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就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展述。2.需求分析2.1课题的来源随着安全入口控制和金融贸易方面应用需要的快速增长,生物统计识别技术得到了新的重视。目前,微电子和视觉系统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使该领域中高性能自动识别技术的实现代价降低到了

5、可以接受的程度。而人脸识别是所有的生物识别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近年来兴起的,但不大为人所知的新技术。人们更多的是在电影中看到这种技术的神奇应用:警察将偷拍到的嫌疑犯的脸部照片,输入到电脑中,与警方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比对,并找出该嫌犯的详细资料和犯罪记录。这并非虚构的情节。在国外,人脸识别技术早已被大量使用在国家重要部门以及军警等安防部门。在国内,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安、金融、网络安全、物业管理以及考勤等领域。182.2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2.2.1面部关键特征定

6、位及人脸2D形状检测技术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面部关键特征检测试图检测人脸上的主要的面部特征点的位置和眼睛和嘴巴等主要器官的形状信息。灰度积分投影曲线分析、模板匹配、可变形模板、Hough变换、Snake算子、基于Gabor小波变换的弹性图匹配技术、主动性状模型和主动外观模型是常用的方法。可变形模板的主要思想是根据待检测人脸特征的先验的形状信息,定义一个参数描述的形状模型,该模型的参数反映了对应特征形状的可变部分,如位置、大小、角度等,它们最终通过模型与图像的边缘、峰、谷和灰度分布特性的动态地交互适应来得以修正。由于模板变形利用

7、了特征区域的全局信息,因此可以较好地检测出相应的特征形状。由于可变形模板要采用优化算法在参数空间内进行能量函数极小化,因此算法的主要缺点在于两点:一、对参数初值的依赖程度高,很容易陷入局部最小;二、计算时间长。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采用了一种由粗到细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人脸器官构造的先验知识、面部图像灰度分布的峰谷和频率特性粗略检测出眼睛、鼻子、嘴、下巴的大致区域和一些关键的特征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较好的模板的初始参数,从而可以大幅提高算法的速度和精度。眼睛是面部最重要的特征,它们的精确定位是识别的关键。基于区域增长的

8、眼睛定位技术,该技术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眼睛是面部区域内脸部中心的左上方和右上方的灰度谷区这一特性,可以精确快速的定位两个眼睛瞳孔中心位置。该算法采用了基于区域增长的搜索策略,在人脸定位算法给出的大致人脸框架中,估计鼻子的初始位置,然后定义两个初始搜索矩形,分别向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