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

ID:35264925

大小:14.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2

伶官传序(教案) _第1页
伶官传序(教案) _第2页
伶官传序(教案) _第3页
伶官传序(教案) _第4页
伶官传序(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伶官传序(教案)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组告,抑,忽微,逸豫。B、多义词:与,归,易,告。C、虚词:于,为,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F、古今异义:至于3、能力目标: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1、词类活用2、课文第三段。教学难点:对名句的理解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学法:学生学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时:一课时。教学要点:1.导入。2、简

2、介背景:五代史(放入文中介绍)。3、简介作者:欧阳修。4、阅读课文。5、讲析课文,重点第三段,着重体味语气。6、拓展练习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

3、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二、释题: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三、范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3分钟)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思考本文体裁。学生质疑。师答疑,或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答疑。四、讲析课文:(一)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判

4、断一下本文的体裁?本文是一篇史论。(二)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问:找学生翻译此句。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明确:盛衰在于人事。(三)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明确:例证法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A、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B、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宾呢?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

5、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果写的。(四)读课文二三段及注释,筛选下列信息: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边讲边译,将翻译融入讲析中)明确: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一个是梁,一个是燕,一个是契丹。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翻译,强调函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木

6、匣子装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五)师: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衰逸豫可以亡身。并翻译。强调兴亡使动用法。(六)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A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B师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

7、了人事的作用。(八)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A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明确: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B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九)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哪句呢?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强调抑,本字义。此句为对句,又用了正反

8、对比,句式工整,读之有节奏感。(十)小结:作者采用对比论证(极盛与极衰)和例证法(李存勖的成败)。(十一)学生齐读第四段,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论点。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翻译。结尾一句,以问句结束有何作用?明确: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