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说课稿

回声说课稿

ID:35266080

大小:13.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回声说课稿 _第1页
回声说课稿 _第2页
回声说课稿 _第3页
资源描述:

《回声说课稿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声说课稿一、教材简析《回声》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生动浅显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课文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充满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了解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二、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程理念精神和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本次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做促读,以读促思,读悟结合,来组织教学,多方位组织、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想象、小

2、组学习等活动,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合作,提高阅读能力。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学习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波纹”、“激起”、“荡回来”等词语意思。2、能抓住“奇怪”、“高兴”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3、能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懂得水的波纹与声音的波纹的相似点,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五、课时安排本课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学会五个生字,能正确、

3、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回声的成因。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1、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先请你们看一段录象:用用你的小耳朵。仔细听。(播放课件:一位小朋友爬上山顶,对着高山喊:“我来啦!”“太美了!”山谷中出现相应的回声:“我来啦!”“太美了!”)(创设情境直奔主题,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引入课文学习。)2、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在录象片段中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有趣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3

4、、学生据题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教师应把注意力引导到这两个问题上来: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里能听到回声?(学生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了学生在不明白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跟着老师指挥棒转的现状。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选择一些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欲望和兴趣)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二)学习1、2段教师过渡:有一天,一只小青蛙跟着妈妈出去玩,发现一只小青蛙在跟他学说话呢。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一只小青蛙在学他说话呢?回声说课稿一、教

5、材简析《回声》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生动浅显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课文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充满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了解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二、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程理念精神和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本次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做促读,以读促思,读悟结合,来组织教学,多方位组织、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想象、小组学习等活动,在

6、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合作,提高阅读能力。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学习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波纹”、“激起”、“荡回来”等词语意思。2、能抓住“奇怪”、“高兴”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3、能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懂得水的波纹与声音的波纹的相似点,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五、课时安排本课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学会五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7、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回声的成因。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1、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先请你们看一段录象:用用你的小耳朵。仔细听。(播放课件:一位小朋友爬上山顶,对着高山喊:“我来啦!”“太美了!”山谷中出现相应的回声:“我来啦!”“太美了!”)(创设情境直奔主题,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引入课文学习。)2、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在录象片段中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有趣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3、学生据题质疑:

8、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教师应把注意力引导到这两个问题上来: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里能听到回声?(学生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了学生在不明白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跟着老师指挥棒转的现状。因题质疑,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